-
探索软实力提升新渠道 中纺政研会与上海纺织集团党委缔结战略合作关系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6-03-21
3月15日,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与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纺织集团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和上海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共同为战略合作揭牌。中纺联副会长、中纺政研会常务副会长杨纪朝,上海纺织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朱勇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据了解,此次合作是中纺政研会服务基层的又一创新之举,上海纺织集团也是全国首家和中纺政研会共同签署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战略
-
门富士推出新型涂层解决方案
来源:纺织机械 发布日期:2016-03-15
德国门富士最近开发了一种新型树脂涂层技术,可应用于轻量化复合材料结构的生产,该技术的一大特点便是磁辊涂层。新型涂层技术为了响应复合材料和产业用纺织品后整理市场对于涂层的需求,加之最近又收购了涂层专家Timtec公司,门富士引进了完整的涂层工艺和生产线,作为创新型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来源。
-
那些与纺织息息相关的两会之声 给行业发展注入催化剂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6-03-07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美好的目标需要科学布局,需要坚定必胜信念,需要保持苦干实干。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年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家大事,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起探寻努力的着力点。代表、委员的背后是亿万人民,而人民
-
感知一线需求 把脉行业未来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6-03-07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大调研也正式拉开帷幕。从2月末开始,由中纺联领导带队,分市场需求、产能规模、成本结构、品质提升、品牌建设、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产业转移等9个小组奔赴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河南、湖北等地,通过座谈、走访企业,就行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本次调研预计将持续到3月中上旬。
-
产业用织物涂层厚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印染 发布日期:2016-03-01
产业用涂层织物是一种重要的技术类织物,用途广泛。简述了生产产业用涂层织物时,影响涂层厚度的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对张力控制、新型刮刀、刮刀参数优化、树脂黏度控制方面的研究概况;提出从织物涂前整理、张力控制、刮刀选型与参数优化、树脂黏度控制等方面入手,精确控制涂层厚度。
-
2014年德国化学纤维产量下降
来源:国际纺织导报 发布日期:2016-02-25
2014年,全球化学纤维产量增长超过4%。但与往年不同,2014年德国化学纤维工业产量没有实现增长,相反,化学纤维产量下降了6%,降至63.4万t。2014年德国化学纤维工业的营业额与2012年持平,为21亿欧元,雇员数量再次减少近100人,仅剩7 400人。所生产的化学纤维中,70%为合成纤维,30%为纤维素纤维。占31%的聚酯纤维持续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
-
中国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纺机阔步新征程
来源:纺织机械 发布日期:2016-02-15
随着针织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针织工业整体装备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但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周边国家纺织工业的快速崛起、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的显现,给针织行业的研发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期系列报道将对针织机械"十三五"发展方向及思路进行分析、解读。针织机械:绿色、智能须提速"十三五"期间,针织机械将以提升针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为战略目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主线,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开展针织物联网
-
贝宁格:纺织后整理“生态化”大有可为
来源:纺织机械 发布日期:2016-02-15
贝宁格的后整理设备一直被行业企业所熟知,作为瑞士纺织机械制造商协会(Swissmem)发起的"Factor+推广活动"中的一员,瑞士贝宁格集团已将该活动的"卓越品质+经久耐用"、"杰出实力+可靠伙伴"、"高性能+可持续性"等准则贯彻到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并凭借着自身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水平,用极具优势的装备技术服务着全球纺企。做纺织印染和后整理专家针对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贝宁格
-
十年坚守:社会责任的本源在于提升竞争力
来源:WTO经济导刊 发布日期:2016-02-15
访谈嘉宾: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十年前的2005年1月份,当时的中国纺织协会会长杜钰洲带着我们到北美进行社会责任第一站的出访,想想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充满活力的青年,而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中年。人终将老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我们的职业生涯里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去推动事业的发展。"2015年12月10日,
-
扬誉机械:每一步都不同
来源:纺织机械 发布日期:2016-02-15
一个规模不大,产能不大的企业,却在操持着一个应用"面广"的产品。一台设备,一个品种,对于人们熟悉的"走量"、"标准化"的经营模式,绝对属于恐怖级的经营路子。不过扬誉机械一直这么干着。"没想到,扬誉已经能把这个产品做得这么好了!" 接连不断的赞叹源自第一次来到扬誉机械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许福军教授,他手里拿着的是一款客户拿样,这是在扬誉设备上试织成功的产品,厚度约两厘米,每根纤维都如同牙签般粗细,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