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丝绸要应势而起——专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祥平
来源:中国纺织 发布日期:2015-02-05
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四大名锦之首——蜀锦、四大名绣之一——蜀绣的发源地,四川在中国丝绸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丝绸也成为四川省最具传统历史、最具文化内涵的名片。陈祥平,一个在纺织丝绸工程领域深耕30余年的老丝绸人,在他背后,有着多重身份,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丝绸科学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国家级核心期刊《丝绸》专家编委等,所有这些身份,都离不开
-
蓝天海:踏上防护产业新征程
来源:中国纺织 发布日期:2015-02-05
2015年1月10日,在中纺院江南分院特种面料研发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浙江蓝天海发展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纺院江南分院继续签约展开下一个五年的合作,至此,已有两个功能性面料研发中心——中纺院江南分院特种面料研发中心和中国产业用防静电纺织品研发中心落地湖州,并实施有效的运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科学院院长赵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任树奎,中国劳动防护产品联盟副秘书长米建英及湖
-
“新常态”下产业转移的“新探索”
来源:中国纺织 发布日期:2015-02-05
"综合来看,中国的竞争力,并不输于东南亚地区。在未来的10~20年内,我国依旧是国际采购的首选地。"在近期召开的"2014年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总结当前纺织工业产业转移工作的情况时表示,目前行业产业转移主要是以我国东部、中西部以及部分海外地区为三个主要的发展极,对比2013年1~11月和同期2014年行业运行的各项指标分析发现,尽管产业转移
-
“多元色纺休闲面料”填补国内外空白
来源:毛纺科技 发布日期:2015-02-05
近日,"多元色纺休闲面料精准设计及集成加工技术"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同时认定其加工技术具有广泛适用性,为原液着色与染色纤维的推广应用以及色织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开辟了新途径。"多元色纺休闲面料精准设计及集成加工技术"由南通东帝纺织品有限公司、南通大学和江南大学共同研发,项目运用多元色彩空间混合原理,通过多元色纤
-
教育·动态
来源:纺织科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5-02-05
首届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召开2014年12月21日,"首届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研讨会暨教育部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深圳召开。会议中,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阐述了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指出做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是纺织服装教育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则从五个方面对中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具体诠释,得到与
-
纺织业:协同发展新思维
来源:商周刊 发布日期:2015-02-02
错位融合、协同发展将是京津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打造贯穿三地的高效产业链,形成京津冀三位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生态圈成为必然之举。2015年1月15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的匾牌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手中郑重递到了衡水工业新区管委会主任刘玉华手中,自此,衡水工业新区成为河北省首家承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的试点园区,这标志着衡水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刚刚过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年度工作总结会指出:2014年纺织行业进入中速发展期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5-02-02
1月29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年度工作总结会,全面总结了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并对2015年行业经济运行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会议指出,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质效指标稳健,行业从中高速发展过渡到中速发展。
-
谢立仁:中国纺织缺的是创新
来源:商周刊 发布日期:2015-02-02
未来青岛纺织,就是要把纺织谷作为我国差别化、多功能化纤维和保健纤维的一个平台和销售基地,再现青岛纺织昔日的辉煌。青岛、上海和天津曾是中国的"三大纺织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社会形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纺织工业辉煌不再。如今,随着"纺织谷"的应运而生,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复兴的希望。为此,本刊记者就青岛纺织这些年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主任助理谢立仁。商周刊
-
有条文脉叫纺织
来源:商周刊 发布日期:2015-02-02
评论参照美国"硅谷"的青岛"纺织谷",可谓开启了一片新空间,其图谋显然不仅是青岛纺织业的"创意"与"智造",而是在试图编织一个具有多重国际化色彩的中国纺织新蓝图。解析历史终将回到文化的原点。地处黄海岸边的青岛,虽然历史不长,但总能让人对她爱恋有加,包括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常常感怀自己的造化。百余年来,那些曾经的文学大家,那些匆匆过客,那些身处城市的人们,都在试图找寻青岛之所以能够吸引人、能够让人为
-
210家企业成为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5-02-02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下发了《关于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称号的决定》文件。据了解,为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支持和投身教育事业,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加强企业和各类专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和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4年开展了"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