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7241台,同比增长12.9%!
来源:机经网 发布日期:2020-04-20
-
2020年3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4-1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3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恢复。在生产端,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据我会掌握的23家企业集团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整车生产基地全面复工,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去年平均水平的75%。在消费端,由于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因此仍有部分市场需求被抑制,但3月的企业销售情况已明显好于2月。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各地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4-0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属有关单位,中国质量协会、有关行业协会:为贯彻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工信部科〔2019〕188号),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0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统计局: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8.3%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3-27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07.0亿元,同比下降38.3%(按可比口径计算)。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65.4亿元,同比下降32.9%;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58.8亿元,下降3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6.3亿元,下降53.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8.3亿元,下降36.6%。 1—2月份,采矿
-
工业互联网当前也是“三期叠加”,如何解?
来源:中国电子企业协会 发布日期:2020-03-26
航天云网天智公司总经理纪丰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仍然是工业互联网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和抢占主导权的机遇期,但随着“新基建”的提出,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被进一步加速,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侧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而工业互联网产业需求侧将会享受更多政策带来红利,这对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早日形成规模和格局将是非常有益的。
纪丰伟告诉
-
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3-24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制造强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绿色技术产品推广,加强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打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绿色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工业绿色高质量
-
四大包装成行业发展趋势 推动包装工业进入“新时期”
来源:机经网 发布日期:2020-03-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政策解读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3-20
1.3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二十条”,工业和信息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了《通知》出台的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的通知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3-0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现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年2月27日 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有关要求,更好推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GB/T 36073-201
-
国家发改委:一些经济大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50%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0-02-20
2月19日讯目前全国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国家发改委运行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今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当前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复工复产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唐社民介绍,从区域来看,广东、江苏、上海等一些经济大省(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从企业看,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