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行业:以史为鉴,监管利于中国保险行业长期向好
经历二战后期的快速发展后,1999 年起日本经济降速。然而,日本主要寿险公司的平均预定利率仍维持在 3.0-4.2%,而资产平均收益率却维持在 0.5%-3.3%,造成 4 年内 7 家寿险公司接连破产。
-
证券行业:双轮驱动-港股中资券商
A 股市场日均交易量由 2016 年的 5160 亿元人民币降低至 2017 年的4,569 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 10.6%,然而与此同时,沪深 300 指数在 10月突破 4000 点,并在 2017 年底达到 4031 点(2016 年底指数为 3310点)。融资融券余额在 2017 年底达到 1026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是 2016 年以来的最高点,为 A 股总市值的 2.3%。IPO 融资额达到2,30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3.8%,再融资规模达到 12,705 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 24.9%。
-
证券行业:期权市场,未来可期
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初具规模表现在:1)场内金融衍生品稳步扩容:50ETF 股指期权交易金额逐年以近 2 倍速度增长,据 2017 年底深交所网站消息,深交所将稳妥推出股票 ETF 期权试点,场内期权市场稳步扩容;2)场外金融衍生品增速提升:收益互换在“去杠杆”、“减持新规”等严监管下回归理性,交易规模相对稳定;随着套期保值需求提升和个股杠杆投资需求拉动,机构客户大量进场促进场外期权市场规模扩容。
-
证券行业:从统计角度研究震荡市中券商买点-专题报告
对于证券行业的研究,我们通常会考虑到业务、业绩、监管、市场情绪以及短期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仍而对股价趋势迚行判断。而券商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其同质性较强,券商业务主要包括经纪、投行、自营、资管、利息收入等,都会面对相同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因此其涨跌往往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个股想走出独立行情相对存在一定难度,仍对券商指数迚行判断再落实在个股上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
银行行业:流量为王,以用户为中心-海外互联网银行专题
海外互联网银行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互联网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顺势而生,至今已走过近 30 年的历程。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产品服务和渠道特征。
-
银行行业:银行股估值,合理中枢与国际比较
目前美国银行业 PB 是中国内地的 1.78 倍,香港的 2.15 倍。从PB 看,从 2007 年到 2017 年,美国银行业估值在 0.8-1.5 倍波动,相对比较平稳,自 15 年以来呈上升趋势;中国内地和香港银行业估值变动相对一致,均呈下降趋势,目前在 1 倍以下,且近年来香港银行股 PB 下降更快。
-
银行行业:坚定价值金融,把握银政保龙头-2018金融动态第4期
本周银行指数大涨超过 6%。在当前时点银行股要怎么看?首先当前估值提升并未超预期,对得起基本面。其次上涨逻辑没有被破坏。融资需求表外转表内,银行议价力提高。今年银行业利润释放无需担心。第三严监管不改行情结构。今年全行业资产质量将稳步改善。
-
证券行业:寻找新时代的证券新龙头-深度研究
证券行业,最熟悉的陌生人。产业研究迷失于长远空间和方向,股票投资胶着于短期利好与利空。诚然,发展之路道阻且长,但成长是螺旋式的、脉冲式的,向上方向是确定的。唯有跳出一朝一夕的盈利波动,放眼长周期、大格局,才能解惑产业发展和二级投资。其实,证券行业的改革发展已在路上。如若对改革发展的微澜之变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终将来不及乘上行业大发展的浪潮。本篇报告是证券行业系列研究的开篇破题之作。
-
非银行金融行业:图说券商12月份营收数据及投资建议
上市券商12月累计营收业绩同比改善,在股债市场回暖和部分AFS浮盈释放之下,12月数据环比数据大幅改善,符合预期。部分龙头券商有望迎来创新政策驱动,关注边际改善机会:鼓励大券商先行先试、控制创新风险有望成为主流;受市场回暖,券商自营业务份额反超经纪业务,成为业绩弹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