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金融业(2017年第17期)
(报告加工时间:2017-05-02 -- 2017-05-07)

境内分析报告

  • 保险汇编-第809期
    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严防金融风险和腐败。当前,金融领域存在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金融违法违规和腐败行为时有发生。对金融风险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金融领域腐败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要统筹抓好金融领域防风险和反腐败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理顺职能关系,健全协调机制,增强监管合力。
  • 非银行金融行业:平台公司如何放大协同效应?-“金融平台公司系列深度研究之五
    非银金融平台集团是由保险、资管或券商等非银金融企业出于融融协作的动机而主导创立的综合性金融集团。由于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强大,国内金融集团多以银行为主导;尽管如此,部分实力突出的非银金融机构仍有同商业银行同场竞技的实力。本文以安联集团为例,分析银保协同的协调与取舍,之后以平安集团为例,梳理综合金融集团的构建过程,试图对非银金融平台集团如何放大协同效应做出解答。
  • 银行行业:地方政府金融平台公司,驱动金融引擎,共谋协同发展-“金融平台行公业司深...
    地方政府金融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发起设立的,以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促进地区产业发展为目标的金融控股集团,根据母公司是否经营业务将金融控股公司分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不从事特定业务)和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从事具体的经营业务)。依据不同的设立主体可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控股公司分为四类——央企系、地方系、民营系和互联网涉足的小金控,地方政府金融平台公司属于地方系。除了具有一般金融控股公司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特点外,地方政府金融平台公司还具有以下特点:(1)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2)大多为纯粹型控股模式;(3)致力于融融协同、产融协同发展.
  • 保险行业:利率的风与NBV的帆-2016年回顾及2017年展望
    四大上市险企2016年业绩情况动态改善,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年利润受资本市场波动和利率下行影响,同比下滑;但下半年资本市场回暖,11月债券市场进入利率上行通道,投资收益反弹,利差修复、基本面增强。从季度业绩表现上看,国寿、太保Q4单季度净利润恢复性增长,同比利润增幅分别为5.5倍、20%,环比利润增幅分别为79%、20%。而新华保险Q4单季度实现净利润1.6亿元,与2015年Q4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
  • 银行行业:银监监管全面加强,同业去杠杆影响委外赎回-金融监管研究系列一
    自上而下推进监管加强,落实节奏与执行力度乃是关键。自3月底以来,银监会连续密集发文,剑指银行业各类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现在回顾来看,近期监管加强态势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自上而下推进监管、加强问责将是今年的主旋律。我们详细梳理了近期银监会发布的比较重要且广受市场关注的六大监管相关文件,各项政策文件内容基本全面涵盖银行业各类风险点和监管问题。因此,判断监管实际影响的重点,在于这一轮趋严监管以怎样的执行力度和进度来推进。值得关注的是在6月12日银行机构需按监管要求统一提交自查报告,监管在这之后的后续整改要求可能会对市场方向有所影响。

投资分析报告

  • 银行行业:银行利润增速归因分析及预测,17年增速略高于16年-16年报系列深度4
    我们元旦后推荐银行板块,2 月初从交易角度推荐次新银行股;但我们从 2 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坚定推荐大型银行,一直未改变(3、4 月中泰金股分别是农行、工行)。因为我们相信这是个长逻辑:信用收缩周期,相对利好于资金端有优势的银行,大银行中负债端最有优势的是农行和工行。持有大行,可同步分享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收益。
  • 金融行业:监管中转型时,利好金融长远发展-动态跟踪
    一季度国寿、平安、新华、太保利润增幅分别为17%、11%、-8%、-9%,业绩表现良好,新业务价值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利差提升的影响下,短期利润将得到改善。流通市值较小、弹性较大的龙头寿险——新华、国寿将优先受益。
  • 证券行业:PPP资产证券化蓝海启航,券商ABS业务驶入快车道-专题报告
    基建模式新焦点,政策利好助力PPP 项目增长。国家大力支持PPP 的収展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缓解地方债务,事是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截至2016 年12 月末,国家示范项目合计743 个,项目投资额合计1.87 万亿元,全国入库项目合计11260 个,项目投资额合计13.5 万亿元。
  • 银行行业:去杠杆辩证看,预期需要重建-周报64期
    之前金融去杠杆只有一个声音,降低金融杠杆率,上周,监管层和市场层面才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确保合适的杠杆;同时也开始担心去杠杆可能诱发:“债务——通缩”风险。我们认为:金融去杠杆需要辩证的来看,去杠杆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之前风险是金融机构加起来的,监管过快去杠杆,存在监管加大金融风险的概率,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就体现在这里。
  • 银行行业:不良拐点,业绩平平-上市银行2016年年报暨2017年一季报综述
    016 年整体上市银行归母公司净利润平均增速 1.85%,与 2015 年 1.98%的增速相比,下滑 0.13 个百分点。部分股份行仍然保持强劲增速,如招商,兴业等。2017 年 1 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回升至 2.78%,大行 1 季度增速大幅回升功不可没,如建行。
  • 银行和信托行业:监管因素抑制向上弹性,估值有底防御配置-月报
    近期密集出台的监管新觃对银行板块的风险偏好形成明显打压,主要来自对未来监管细则的负面预期。我们认为在行业强监管背景下,对于银行各类创新业务的収展的确会造成不利影响,在监管细则明确前,板块估值依然将受到抑制。不过仍基本面来看,在 17 年资产质量持续转好的背景下,拨备压力的缓释将能够对业务结极调整带来的潜在压力形成对冲。板块目前估值已经回归到 17 年 0.8xPB 附近,安全边际较高,站在全年角度,不良压力的改善将支撑板块估值的提升。
  • 银行行业:宽度上谋求协同,深度上掌控风险-“金融平台公司深度研究系列之一
    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是个常话常新的主题,近3 年以来,银行在综合化上的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银行综合化经营主要从宽度和深度两个纬度展开,宽度上就是非银子公司的牌照的获得,而深度就是银行和非银子公司在业务上的参与范围和参与规模。我们最终的结论是:银行和非银子公司需要在宽度上谋求协同,在深度上掌控风险。
  • 证券行业:股权质押业务增长明显,资本中介业务有空间-周报
    上周两市大盘呈现一阴四阳的走势,盘中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沪指、深成指和中小板指数分别下跌 0.58%、0.77%和 0.77%,而创业板指数上涨 0.64%。沪指虽然 4 连阳未能收复周一的大阴线,但是周四大幅探底回升,使得出现的第三个向下跳空缺口,当天就得到了回补,短线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创业板指数因前期持续下跌,故反弹较为明显。热点方面,经过之前连续下跌,雄安新区、次新股等热点出现技术性反弹,在事件消息刺激下,军工、一带一路等热点一度表现活跃,保险、银行、券商等金融股较为稳健,而白酒、食品、家电等蓝筹股周五出现补跌。 
  • 银行行业:同业去杠杆持续,委外赎回冲击情绪-周报
    同业和理财业务增速双双放缓,开启银行同业去杠杆。根据银监会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披露,3 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余额分别为21.7 万亿元和30.3 万亿元,比年初分别下降1.4 万亿元和1.9 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和12.6%。
  • 银行行业:监管组合拳影响有多少?-银行业系列监管文件深度报告
    从3 月23 日到4 月10 日,银监会连续下发8 项文件,矛头直指金融风险防控。文件思想是对银行业内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排查,引导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对下一步的监管工作进行部署。文件主要针对当前银行存在的三大风险:交叉金融业务、理财业务和关联方问题。其实监管改变的只是业务的模式,而影响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实体经济的状况。监管层对灰色地带的全面规范,将有利于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