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汽车制造业(2021年第13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1-04-12 -- 2021-04-18)

行业资讯

投资分析报告

  • 汽车行业:小米官宣造车,特斯拉21Q1产销再创新高
    小米官宣造车,未来10 年投100 亿美元。近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 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继百度、华为、苹果、索尼之后又一家消费电子企业进入造车领域,小米硬件配置领跑、超高性价比等产品形象已深入人心,同时公司软硬件实力、产品生态等优势领先,构筑产品强大护城河。科技巨头纷纷入主电动智能汽车领域,电动智能时代大趋势势不可挡。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淡季不淡,高起点奠定全年高增长-新能源汽车数据月报
    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 12.4 万辆,同比增长 1141%,总销量 11.0 万 辆,同比增长 749%,走出高同比低环比趋势,有望进入平稳增长模式。2 月动力电池总装机量 5.58GWh,同比增加 833%,环比下降 36%。2 月材料企业排产维持高位,部分环节主动做库存,保障今年三四季度稳定 供应。2 月充电桩总量增加 4.2 万台,全国累计 175.8 万台,同比增加 41%,环 比增加 2.5%。
  • 汽车行业:3月乘用车销售平稳,特斯拉Model+Y涨价8000元
    3 月前三周乘用车批发/零售数据表现平稳,乘用车消费韧性较强。根据乘联会数据,21 年3 月1-21 日乘用车日均批发/零售销量分别4.43/4.02 万辆,同比19 年3 月同期分别增长-2%/+3%,整体上3 月前三周乘用车销量表现与19 年保持基本持平的状态。同时根据乘联会数据,19 年3 月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分别196.5/178.1 万辆,如果最后一周的销量情况延续,21M3 乘用车销量水平依然保持较强韧性。整体厂商批发销量受芯片短缺的影响处于相对可控的范围,同时终端需求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景气程度。
  • 汽车行业:低基数+需求恢复,产销同比高速增长-月度数据分析及4月展望
    2021 年3 月,沪深 300 涨跌幅-5.60%,汽车行业涨跌幅-5.17%,中信一级 29 行业排名第24 位。细分行业中卡车(7.33 %)排行最前,专用汽车(-9.87 %)排行最后。
  • 电动车行业:A00及高端车型需求强劲,销量超市场预期-3月销量点评
    电动车3 月销量超市场预期,环比翻番以上。根据中汽协数据,国内3月电动车销量22.6 万辆,同环比+239%/+106%,超预期。3 月新能源汽车车产量为21.6 万辆,同比增长247%,环比增长75%;销量为22.6 万辆,同比增长239%,环比提106%。1-3 月累计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3.3万辆,同比增长318.6%;销量为51.5 万辆,同比增长279.6%。3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1.2 万辆,同比上升250.1%,环比上升100%;产量为20.1 万辆,同比上升255.1%。1-3 月累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9 万辆,同比增长298.4%;产量为50.7 万辆,同比上升337.1%。3 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1.4 万辆,同比提升127.1%,环比提升287.3%;产量为1.5万辆,同比提升167.2%,环比上升277.8%。1-3 月累计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2.5 万辆,同比增长96.8%;产量为2.6 万辆,同比提升130.8%。
  • 轮胎行业:海外轮胎企业2020年度业绩总结-跟踪之六
    全球轮胎市场需求于2020年下半年回暖。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球轮胎总销量15.77亿条,同比下滑11.7%。其中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分别实现3.99亿条和11.78亿条,同比分别下滑14.7%和10.6%。下滑幅度在下半年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后收窄。2020年下半年全球轮胎销量回升至9.06亿条,环比增长35%,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 电力电气设备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产业资本布局有望加速氢能平价,应用端或迎更大发展空间
    近期,氢能上下游公司正加快对氢能产业的布局,光伏行业巨头隆基股份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氢能业务,产业资本加速投入将加快氢能降本与平价进程,助力燃料电池迈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 汽车汽配行业:科技巨头入局,激活造车新动能-前瞻研究-科技造车系列深度
    在多数基础科学之上的应用科学,落实到产品端,多是围绕提高人类社会运行效率所展开,其中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传导等多方面的效率提升,自20 世纪末起基于解决该类效率提升而诞生的众多海内外企业,短短数十年间纷纷进入全球市值排名的前列(亚马逊、苹果、阿里巴巴、腾讯等)。汽车作为运载工具(人流、物流)和生活空间(信息流),拥有逾10 亿全球存量用户,是具备巨大开发潜力的处女地。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国内Q1销量略超预期,欧洲3月环比大增
    春节后新能源汽车板块调整较大,目前行业龙头2021 年估值大多已降至40-60 倍PE,短期看行业内标的21Q1 业绩表现优异、确定性高,2021 年排产均较为饱满;中长期角度看,预计未来5-10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持续高增长,行业成长空间巨大;需求确定,格局日渐清晰,看好新能源汽车板块。
  • 汽车行业:3月月报,2月乘用车复苏、重卡高景气趋势持续-21年数据点评系列之六
    行业概况:据中汽协统计,21 年2 月份我国汽车批发销量约为145.5万辆,19/20 年同期销量为148.2/31.0 万辆。其中,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15.6 万辆,19/20 年同期销量为122.0/22.4 万辆;商用车批发销量为29.9 万辆,19/20 年同期销量为26.2/8.6 万辆。
  • 汽车行业:拜登力推电动化,美国电动车市场增长可期-海外电动化专题报告之二
    1)2020 年美国电动车销量32.8 万辆,2011-20 年复合增速达39.65%,整体快速增长。2)奥巴马政府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发展,期间销量快速增长;而特朗普政府则对电动汽车发展缺乏重视,叠加特斯拉与通用税收抵免退坡,2019 年美国电动车销量下降2.19%,增长势头停滞,2020 年受疫情影响仅增长1.66%,对应渗透率已明显落后于中欧。
  • 电气设备行业:六氟企稳关注电解液盈利提升,风电结构性机会凸显-简评报告
    新能源车领域,六氟环节建议关注多氟多,电解液环节建议关注天赐材料和新宙邦,正极建议容百科技、德方纳米以及中伟股份,隔膜建议关注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负极领域建议关注璞泰来,锂电池环节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风电、工控及电网设备推荐明阳智能、国电南瑞,建议关注金风科技、日月股份、禾望电气、天顺风能、 泰胜风能、东方电缆、新强联、汇川技术、良信股份、思源电气、派能科技、三花智控、宏发股份、亿华通、国网英大。光伏建议关注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中环股份,福斯特,福莱特,京运通,上机数控,爱旭股份,天合光能,固德威、锦浪科技。
  • 电新行业:2月装机量同增109%-2021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跟踪
    全球新能源车行业保持高景气度。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7万辆,同增136%。全球三大新能源市场中,国内和欧洲市场继续保持高增,美国市场2月销量同比增速也达到69%。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增,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征求意见
    国内平价项目储备充足,海外需求快速恢复,碳中和目标引导中长期需求向好,光伏需求景气无忧;HJT 产业化大幕拉开,设备国产化有望加速HJT渗透。主流车企电动化进程持续加速,有竞争力的车型密集推出,有望刺激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高增长;中游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加速导入。电力设备方面,新能源装机比例提高拉动特高压、信息化等领域投资需求,“十四五”景气有望提升,核心供货企业有望显著受益。
  • 电气设备行业:光伏上游涨价持续,新能源车产业链有望持续高景气
    锂电:持续推荐动力+消费双逻辑龙头亿纬锂能,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小型电池业务、48V 系统、投资收益成长性可期,看好公司长期发展。(2)隔膜:持续推荐隔膜双雄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恩捷目前产能33 亿平米,今年在消费电池、国内动力、海外动力持续发力,公司计划在2025 年达到50%的份额。星源在国内外龙头电池企业订单爆发,全年成长可期。(3)负极:持续推荐负极双雄璞泰来、中科电气,璞泰来一体化布局效果明显,涂覆膜全年预计高增长。中科电气主攻国内动力电池龙头,订单爆发,同时公司石墨化配比也在提升。(4)正极:持续推荐正极龙头,技术布局全面、海外订单充足、盈利能力领跑同行。(5)前驱体:持续推荐全球龙头格林美,公司全年10 万吨前驱体+2.4 万吨四氧化三钴支撑高成长,客户为海内外电池龙头,长期成长可期。
  • 汽车行业:芯片短缺持续影响,蔚来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周报第10期
    福特在3 月25 日表示,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公司位于密歇根州的一座工厂将暂停F-150 皮卡的生产直至3 月28 日。通用汽车也受芯片短缺影响,延长了在北美地区的减产计划,其位于密苏里州Wentzville的组装工厂将从3 月29 日开始停产两周。另外,公司位于密歇根州兰辛工厂的停工时间将延长两周,该工厂自3 月15 日以来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通用受此次减产影响的车型包括中型皮卡、雪佛兰Colorado 和GMC Canyon,以及凯迪拉克CT4 和CT5 以及雪佛兰Camaro。
  • 新能源汽车行业:顺势而为,把握“碳中和机遇-2021年二季度策略报告
    新能源汽车基本面强劲,连续 8 月销量刷新当月历史新高。“碳中和”带来广阔市场空间,碳汇交易增厚新能源车企业绩。优质供给刺激 C 端消费,全面冲击燃油车市场。主线一:Model Y 产能爬坡,关注特斯拉产业链。主线二:把握行业结构变化,关注高镍三元和磷酸铁锂。
  • 乘用车行业:乘用车消费新趋势:性价比到个性化-专题报告
    新消费群体和需求的出现,让“个性化”正在成为消费趋势。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成本控制”,向精准定位、营销能力、品牌运营转移。同时,新品牌的进入和软件付费模式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汽车企业的估值框架正在重构。本篇报告尝试从消费研究的视角解构乘用车行业的新趋势。
  • 汽车行业:复苏与成长,持续推荐四条主线-4月投资策略
    科技大时代,谷歌、苹果、华为等参与造车,百年汽车变革加速,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创造更多需求。特斯拉鲶鱼效应,颠覆传统造车理念,推动电子电器架构、商业模式变革,带来行业估值体系重估。特斯拉、华为、宁德等成当前汽车技术升级和投资关注重点。未来汽车变革的影响将类比并超过手机智能化,投资机遇值得期待。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