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汽车制造业(2018年第33期)
(报告加工时间:2018-09-10 -- 2018-09-16)

行业资讯

境内分析报告

  • 2013-2017年汽车用发动机市场评估及2022年综合预测报告
    2017 年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保持景气,销量首次突破 9000 万辆大关,其中中国和美国销量构成第一梯队,日本、印度、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市场的销量也超过 100 万辆。前十大市场份额超过全球份额四分之三。中国独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 2017 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 2888 万辆,这个数据排名全球第一,且已经连续 9 年蝉联销冠,远远超过了美国 1724 万辆的成绩,占据全球市场大约三分之一的份额。当然值得担忧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在下滑, 2017 年汽车销量同比只增加了 3.04%,相比 2016年增速下滑非常明显,这让中国汽车市场冲击 3000 万辆的目标再次延迟。

投资分析报告

  •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化持续,龙头集中-产业链2018年中报总结
    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销量:新能源汽车2018 年1-6 月抢装,累计销量41.2 万辆,同比增长111.6%,车型升级趋势明显;中游:1)上游钴价先扬后抑、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至8.5 万/吨;2)锂电池装机龙头强者恒强,CATL 占比达40%;三元电池占比提升,锂电价格趋势下降;3)材料:三元正极价格跟随钴价波动,先扬后抑;LFP 与三元电池价格趋同。负极材料价格微降;湿法隔膜大幅扩产,CR3 行业集中度提升至47.6%,但价格下降压力仍存;电解液,随着上游碳酸锂及6F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降,电解液竞争加剧,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 汽车行业:行业分化加剧,龙头优势明显-2018年半年报综述及投资策略
    到宏观经济、中美贸易战持续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整体表现低迷。截至2018 年9 月11 日,汽车(中信一级)行业下跌28.72%,在中信一级29 个行业中排名第22 位。2)截至2018 年9 月11 日,汽车(中信一级)及其7 个子行业(中信三级)的估值均处于近五年行业中低位,安全边际较高。基于低估值+优标的逻辑,部分业绩稳定、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公司有望修复估值。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从数量向质量发展,结构性变化中寻找投资机会-中报总结
    我们选取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具备代表性262家公司作为统计样本,划分为9个子行业,并针对风电、光伏、核电、新能源车进行了更进一步上下游拆分。2018H1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538.87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归母净利润394.61亿元,同比增长4.5%。从各子行业来看,电站设备利润增速最高达138.7%,增速最低的新能源车仅为-25.4%,共有风电、一次设备、电源、新能源车共4个行业出现了负增速。
  • 汽车行业:企业财务报表格式修订,关注对应收项目、管理费用、减值损失的影响
    2018 年6 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8 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对尚未执行新金融准则和新收入准则的企业、已执行新金融准则或新收入准则的企业分别制定了新的财务报表格式。
  • 汽车零部件行业:坚持独立自主开发,成就韩国汽车工业-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深度报告
    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属于产业主导型发展模式,以自主开发、自主建设、自主生产、自主销售为指导思想。尽管在整个产业建立之初,韩国汽车工业并不拥有完整的汽车设计制造技术,只能通过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但为了保证民族汽车工业的独立发展,韩国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企业的独立性和话语权底线,形成自己独立的技术研发能力,2017 年韩国民族品牌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全球销量超700 万辆,为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我们认为,坚持自主开发成就了后来居上的韩国汽车工业,中国自主车企需坚持走自主开发的道路,可关注优秀自主品牌整车和零部件企业。
  • 汽车行业:行业整体承压,内部分化加剧-2018汽车行业半年报综述
    18H1板块调整较大,整体跑输大盘。今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战,主机厂股比放开,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汽车板块今年以来调整较多。2018.1.1-2018.8.31 SW汽车指数下跌28%,其中乘用车/货车/客车/零部件分别下跌25%/33%/38%/28%, 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8%,深证成指下跌24%。个股表现来看,剔除次新股,今年以来仅星宇正增长,其余个股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
  • 电气设备行业:新能源车趋势向上,电气设备及工控稳健增长-1H18业绩回顾
    新能源车产业链18H1营收及净利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2.2%;行业销售毛利率为20.8%,略有下降。18H1营收增长最快的核心子板块为上游原料(52.4%),四大材料(24.4%)。动力电池增长19.4%,与产业链持平。扣非净利方面动力电池下滑较大(-128.7%),隔膜(-10.5%)与电解液(-11.2%)同样下降,上游原料及其它四大材料净利正增长。电力设备产业1H18板块内综合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0%,保持相对稳健回温。收入同比增长22.5%,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长。
  • 汽车行业:龙头增长依然稳健-7月整车管家之企业篇
    从车企角度来看,车企之间销量增长差异较大,7月优质的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速,例如自主品牌中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分别同比增长29.8%、31.9%,合资中广汽丰田、上汽大众分别同比增长23.2%、15.2%

综合分析报告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分析
    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可持续发展必然趋势。研究新能源汽车政策使我们深入了解整个行业。本文结构为(1)国家政策分析;(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说明;(3)波特五力模型;(4)总结。
  • 新形势下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深圳作为先行者,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推广拥有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还是不均衡,面临较多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入手,并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以使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
  •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经营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重大挑战。新时代呼唤新的追求,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尽管大还不强,面对汽车产业的新变革,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近些年快速发展,走出国门,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然而与国际上欧美等国家的品牌汽车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还是存在出口同质化严重、售后服务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 浅析中国纯电动汽车品牌如何拓展海外市场
    电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两种。前者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起到颠覆作用;而后者是对传统燃油车进行改良。我国作为目前全球纯电动汽车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国人对纯电动车赋予极高的期望,其被视为是我国民族汽车工业赶超欧美日韩汽车品牌的良机。笔者认为,衡量我国纯电动汽车是否能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国内销量指标外,更应该考虑国际销售情况。因此,本文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品牌如何进行海外市场拓展进行了分析。
  • 基于博弈论的汽车企业“双积分”政策问题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稳健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针对工信部2017 年9 月出台的CAFC、NEV 双积分政策,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汽车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两阶段博弈模型。提出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替代程度的概念,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双积分”政策对汽车企业以及汽车市场的影响,同时研究在节能减排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目标下政府的最优决策问题。针对研究结果,给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政府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
    在国家政策指导与全球能源战略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运用SWOT 理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为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 基于DEA 模型的汽车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评价
    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已经逐步形成,为了评价其技术效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CR 和BBC 模型作为评价指标的依据,对各个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研究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得到我国汽车产业在投入产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 基于智能服务网络的电动汽车充电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其产销量节节攀升。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的主要方式,其规划和建设必须兼顾产业发展进度和经济性。根据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可以构建智能充电服务网络,主动响应充电需求,通过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和电网之间的主动协同实现有序充电。同时,基于智能充电服务网络可以拓展多元化业务,创新商业盈利模式,保障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基于专利分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内外科技实力竞争的关键。以专利分析为基础,从关键部件、整车和配套设施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提供参考。
  • 全球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认知飞速提高。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已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各自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逐渐加大全球范围的布局与投入,到2025 年,各国主要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划销量合计将达到570~820 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资本投入和市场体量上都领先于欧美。未来,全球市场将随着我国积分制考核、美国特斯拉产能提升以及全球主流车企的新能源车型集中投放而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我国必须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加强政策衔接、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制造业跨越发展、抢占先机的突破口。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