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宽信用何时显成色_-宏观深度报告
“宽信用”历史中的特征事实:其一,中长期贷款增速自底部回升的拐点往往比社融拐点滞后两到三个季度,它的起量往往意味着宽信用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实效已现。其二,2010 年以来的三轮宽信用中,宽信用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推动往往是通过刺激居民购房需求、而非加大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实现的,基建领域贷款则呈现较强的逆周期托底属性。其三,工业领域在前两轮宽信用中受到来自基建与房地产领域的挤压,但得益于MPA 考核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自2019 年以来工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显著提升。
-
从投融两端探究绿色激励是否存在-绿色债券专题报告之二
海外绿债相关激励政策经验的启示:与国内偏单一的激励手段相比,部分欧美及亚太国家配套的绿债支持政策种类更多元化,包括财政补贴计划、货币政策支持、信用增级、税收优惠等。通过加深对海外政策的学习,或可对我国从投融两端制定有效的“绿色”激励政策大有裨益。
-
风投脉搏_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风投趋势分析报告
2021年是全球风险投资市场的丰收年,风险投资交易宗数及交易额、全球企业风投交易宗数及交易额、退出交易宗数及退出额、全球基金募资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尽管今年下半年,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掀起新一轮的旅行限制及防疫,但在美洲和欧洲多国强劲表现的带动下,2021年第四季度的风险投资额仍然居高不下。尽管亚洲风险投资额不及2021年第三季度创下的历史纪录,但对比历史发展趋势,表现仍可谓强劲。
-
资管行业:财富管理需求高涨,资管市场百花齐放-季度跟踪
管新规实施以来,各金融子版块在去杠杆、去通道的指引下推动主动管理转型,银行理财步入净值化时代,保险资金维持稳健的投资风格,信托计划在压缩通道阵痛期后已实现规模企稳回升,公募基金净值持续创新高,私募基金规模也在稳步提升。截至2021 年末,非去重统计下的大资管行业总规模约为140.8 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占据前三甲,占比分别为20.6%、18.2%、16.5%,紧随其后的分别为信托计划和私募基金,占比为14.6%、14.4%,以上五大资产管理方向共占全市场84.2%。本文将作为系列跟踪报告的开篇对此五大板块的阶段性变化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探寻大资管行业潜在的投资价值。
-
保险行业:银保渠道补位个险,增额终身寿险或爆发-研究框架及投资逻辑
个险渠道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代理人数量及人均产能。2021年前,个险主要施行“人海战术”,通过不断招募新人,以“缘故单”销售模式获取保费增长。但随着外灵活就业兴起及人口红利消退,保险代理人吸引力大不如前。此外,叠加疫情影响,客户保险需求下降,面对面销售困难,线上保险兴起等因素影响,代理人数量不断下滑,拖累新单保费。2020年起,各险企纷纷开启渠道改革,逐步将驱动因素从人员数量转变到提高人均产能上。
-
银行行业:回归基本面逻辑-投资观察
上周金融委专题会议关于“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的定调明确,预计下阶段包括货币、信贷、监管、地产等政策有望形成“稳增长、稳预期”合力。对于银行板块而言,从外资流出到国内绝对收益资金赎回的股票流动性压力期已经过去,目前股价与估值已充分反映由金融数据不力引发的房地产风险预期影响,静待政策发力改善资产质量预期。
-
海外顶流中国股票持仓大解密-外资那些事系列3
当前包括A 股和港股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持续放大,尤其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资在近几个交易日呈现出大幅净流出A 股的状态(可参考3 月9 日《外资最近在A 股干嘛》、3 月14 日《六次外资流出复盘》)。本篇中,我们在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以及资管机构这三类全球投资机构中的“顶流”中挑选了10 家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就其中国股票市场配置情况进行梳理。
-
2015年以来的复盘启示附标的池超跌反弹买什么-专题报告
将2015 年以来5 次市场大幅下跌前个股阶段性涨幅按照百分位数分组,并与各组后续在市场下跌及反弹时期的跌(涨)幅进行对比,对比显示下跌时,前期强势个股跌幅较弱势个股更大,反弹时涨幅也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在市场下跌前阶段性涨幅较高(60-100%分位)且在市场下跌期间跌幅更大(0-40%分位)的个股后续反弹通常更为强劲。
-
银行行业:稳预期利于银行股估值修复
周度来看,重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成都银行股价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6.75%、3.87%、1.66%和1.04%。月度来看,重庆银行、南京银行、交通银行和成都银行股价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9.84%、3.59%、2.30%和1.46%。年初至今,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常熟银行实现了10%以上的涨幅。
-
银行行业:银行转债对正股行情的催化作用分析-转债概念股投资专题
目前共有17只银行可转债已发行,其中14只进入转股期,另有3只银行可转债拟发行。过往触发强赎转股的6只可转债大致可分为三类:a)依托板块行情,由β贡献正股价格涨幅,例如中行(2010)、工行(2010) 、民生(2013) ;b)业绩释放配合,基本面驱动独立上涨行情,例如平安(2019) 、宁波(2017) ;c)下修转股价,强赎难度显著降低,例如常熟转债(2018) 。
-
ST新亿退市,制度建设成效再下一城-资本市场制度分析系列1
退市数量自2018 年后大幅增加。PT 水仙是我国第一家被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自2001 年至2021 年共111 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2008 年至2018 年各年退市数量均不超过4 家,自2018 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退市制度后,退市速度明显加快,2019 年至2021 年每年分别为10 家、19 家和20 家。
-
核心通胀高位盘桓;联储紧缩压力不减-动态点评
美国2 月核心PCE 环比+0.4%(前值0.5%),持平彭博一致预期;同比增速+5.4%,较前值上行0.2pct。2 月整体PCE 环比+0.6%、同比+6.4%(前值+6.1%)。核心通胀继续高位盘桓,但环比可能已见顶、而同比3 月份见顶的概率较大——我们维持在3 月11 日《核心通胀高企,联储仍然“被动”》当中的判断。然而能源、农产品等“短期”涨价因素使得整体通胀压力较大——3 月议息以来,联储迅速回归控通胀为最大的政治压力,金融条件可能加快收紧、未来一次性加息50bp 概率上升,利率“钟摆”可能继续向上。
-
银行行业:估值水平仍处低位,修复行情有望持续-2022年4月银行业投资策略
我们预计2022 年行业基本面将保持稳定,考虑到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以及后续稳增长、宽信用的政策取向,看好板块后续表现,维持行业“超配”评级。个股方面继续推荐成都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无锡银行。3 月份中信银行指数下跌1.5%,跑赢沪深300 指数6.3 个百分点,月末银行板块平均PB(MRQ)收于0.71x,平均PE(TTM)收于5.7x。首推组合月算术平均收益率-0.8%。
-
风再起,国内外ETF布局情绪升温-基金观察系列第三十期
海外方面,美国申报能源转型、数字资产、ESG、经济趋势等多只主题ETF,美联储加息日Vanguard ETF 规模迅速增长。国内方面,本周基金发行数量小幅回升,跨境指数型产品发行申报持续火热。资金方面,北向资金结束连续8 日净流出,短期情绪有所修复;中概股“罕见”暴涨,ETF 资金继续流入光伏、恒生科技、中概互联板块。
-
3月LPR利率与前持平-事件点评
市场预期浓烈的LPR 降息落空,或意味着基准性利率工具不再是首选。主要原因有:一是LPR 的创设定位是基于信贷客户资质等级所建立起来的信贷定价锚,本身并不体现信贷投向的差异性,因而具有全市场的普适性,这使得央行在引导LPR下调时顾虑颇多,而且在精准性上难以把握实际效果;二是从历次下调后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变动情况来看,在LPR 下调后的信贷利率传导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和粘性,与政府报告要求的切实降低融资成本仍有差距;三是从对实体预期传导来看,LPR 降息对企业的利好程度可能不及对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利好程度,这对目前已经取得的地产调控成绩可能会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干扰。
-
加息之后的缩表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美联储紧缩政策研究系列2
①美联储加息、缩表工具影响流动性的路径不同:加息加“价”、直接抬升美债短端利率;缩表减“量”、可能抬升长端利率。②2015 年美联储首次加息,之后时隔两年才缩表。本次受通胀压力影响,加息后缩表或紧随其后,对美债长端利率推动作用或较上一轮更强。③美联储紧缩对中美股市扰动偏短期,缩表相比加息影响更小,股市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