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够了还是加多了_美联储暂停加息那些事-宏观点评20230503
对照当前美国整体情况,与第一种情形更为相似。虽然市场押注第二季度开始衰退 的“共识”在升温,但基准情形下未来3 个月衰退应该不会发生。一是劳动力市场 稳健,消费复苏动能仍在延续;二是长端利率破4%回落带动抵押贷款利率下降, 房地产市场企稳;三是银行业危机传染性不足,本次是流动性问题,尚未触发信用 风险。综合上述三种原因,年内衰退风险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通胀压力迟 迟未解,本次暂停时间将长于历史平均。因此将支撑美联储在本次加息后维持利率 “更长,更久”。 衰退与降息或在2024 年同步出现。
-
出口保持韧性,新格局稳中向好-2023年4月出口数据点评
5 月9 日,海关总署公布4 月进出口数据,4 月中国对外出口金额2954.2 亿美元,同比增速8.5%,4 月出口增速回落幅度小于市场预期,出口表现具备韧性。重点出口产品方面,出口份额占比最大的为机电产品,4 月出口金额为1706.26 亿美元,占比57.76%,同比增速为10.4%;其中主要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总额151.8 亿美元,同比增速-17.02%)、集成电路(110 亿美元,同比-7.33%)、手机(89.9 亿美元,同比-12.75%)、汽车及零配件(83.1 亿美元,同比+195.75%)、家用电器(80.4 亿美元,同比+2.24%),汽车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其他重点出口产品多数为我国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出口品。
-
收入端边际改善,基建支出发力明显-3月财政数据点评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边际改善,当月同比增长5.5%,增速较1-2 月加快6.7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6%,增速较1-2 月加快 9.0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税收错期入库、基数效应以及3 月经济基 本面修复。税收方面增值税对3 月税收收入的贡献仍然明显,其余主 要税种增速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月非税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原因在 于去年大规模盘活国有资产背景下,2023 年继续盘活国有资产的空间 收窄,非税收入增速在高基数下明显放缓。
-
中国必需消费行业:HTI消费品成本指数,铝材现货底部回升,白糖价格再创新高
本周HTI 跟踪的六类消费品,成本指数多数微降或持平,啤酒期货成本下跌2.75%。具体来看,包材部分,铝材现货价格开启回升,涨幅超过7%, 期货微跌1.06% , 塑料现、期双降, 跌幅达2.28%/1.36%。本周纸浆期货上涨2.25%,现货持平,二者价格较年初均有20%以上的跌幅,玻璃现货持平,期货大跌6.53%,现、期价格分别较年初上涨30.41%/0.96%。直接原材料涨多跌少,大豆期货震荡上行, 涨幅达4.92% , 棕榈油现货、期货上涨4.23%/4.38%,白糖现货涨幅收窄至1.30%,期货回落1.83%,小麦现货下跌2.55%。能源方面,本周布油期货上涨2.81%,柴油现货价格持平,环比上月下跌9.02%、上涨4.86%。
-
为何复苏强度不算差,市场反应却平淡_-宏观专题报告
生产端、需求端表面看上去均不算差。从工业增加值和发电量来看,生产端处于趋势水平之上,特别是3 月份的数据边际仍在进一步改善。需求上,外需强于内需,投资也位于趋势水平之上。衡量内需的消费品零售数据3 月份同比高达10.6%,高于市场预期。与外需相关的出口3 月同比14.8%,远超市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也显著强于趋势值,其中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均在趋势水平之上,而房地产尽管低于趋势值,但也明显修复,拖累也相对较小。
-
高基数与弱复苏,债市的明线与暗线交织-4月通胀数据点评
债市观点方面,我们在上周提出——当前债市的明线是“数据环比走弱、复苏被重新审视、政策不强加刺激”,而暗线则是利好债市的供需大格局——实体融资偏弱、存款利率下调带动资金加速继续流向债市。随着通胀、社融数据披露,基于明线的交易已相对充分,胜率与赔率正发生倾斜,而埋在暗线中的供需逻辑仍将延续。面对较为平坦的曲线,考虑到当前净值化的市场的抢跑、快调倾向,我们认为提前对久期和杠杆进行适度再平衡是一个重要选项。后续建议一方面关注由实体需求走弱带动的广义流动性宽松,另一方面留意货币政策影响下的狭义流动性变化。
-
内生动力不足,不宜单靠自我修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中共中央政治局4 月28 日召开会议,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 础上,结合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对经济政策作出新的部署。研读会议 通稿,我们有三点理解:第一,2023 年以来,向常态化恢复的积压式 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但是内生动力不强。第二,要推动经济持续 好转,需要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第三,今年稳增长的重点 是就业。对于市场,今年可在两个方向切换,当对于顺周期信心不足 时,宜看向未来,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相结合(主要是工 业母机方向)、平台经济、新能源(主要是氢能领域)、大农业、网络 安全等方向;而当外力加持效果显现时,则关注顺周期行业,尤其是 产业链链主的“中”字头企业。
-
促内需迫在眉睫,去库存长路漫漫-PMI点评(2023.4)
4 月制造业PMI、建筑业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报49.2、63.9 和55.1,制造 业新订单大幅下行拖累PMI 显著回落2.7,结束了一季度的连续走强后再度降至荣 枯线以下。建筑业、服务业小幅回落但仍处于明显扩张区间,显示服务消费复苏仍 在继续,基建投资稳定于高位,但也侧面显示商品消费等内需恢复不可持续。
-
始于足下-2023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展望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今年主要依靠消费与服务业修复。 此次调高2023 年GDP 增速预测至6.1%(去年12 月10 日预测为5.8%);调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至9.8%(此前预测7.5%),但调低全年CPI 至1.2%。预 测5 月PPI 在-3.0%见底,年底恢复至0.1%(此前预测年底+2.0%)。
-
探索期把稳确定性-2023年第三期长城策略行业观点速递
国内市场:4月进入业绩披露期,之前市场有部分观点认为TMT板块热度过高,4/10-4/24期间市场处于调整期, 期间上证指数下跌1.57%,科创50指数下跌5.57%,深证成指下跌5.44%,创业板指下跌5.95%,国内消费复苏 整体还是处于冷热不一的状态,目前国内经济动能逐渐在发生变化,市场的博弈已经不在成长和价值、大盘 和小盘之间,在此期间可以选择确定性最强的高股息央企标的,“一带一路”概念股也是值得期待的。
-
通胀如期回落,Q2加息收尾-美国5月通胀数据传递的信息
本月CPI 对联储政策节奏扰动有限,预计Q2 加息收尾6 月不再加息概率较大4 月美国CPI 同比增速4.9%,相较前值5.0%小幅回落;环比增速0.4%,相较前值0.1%有所反弹,主要源于能源分项的驱动,本月能源分项环比上行0.6%(前值-3.5%)。4 月核心CPI 同比增速5.5%,相较前值5.6%小幅回落,与CPI 的缺口继续扩大符合我们前期判断;环比增速0.4%与前值持平依然具有较强粘性。整体来看,本月CPI 走势小幅低于预期,通胀压力小幅回落对未来联储的政策节奏影响有限,我们认为本轮美联储加息进程将于Q2 结束,6 月不再加息的概率较大;Q4 有望启动降息,缩表可能在全年延续。如果期间受到金融稳定问题的剧烈扰动,不排除降息提前至Q3、缩表提前暂停的可能性。
-
供需两端持续修复-宏观深度报告
消费的提振在需求端仍有较大发力空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大幅提高。消费是经 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随着消费市场 复苏、消费活动的恢复,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的整体复苏,同时销售端的恢复也将促进制 造业利润修复与投资回升,进一步带动失业率的下降与人均收入的上升,从而促进社会 整体预期好转,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良好运行。 强化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居民储蓄率的核心在于,降低经济不确定性,通过稳增长、促 收入相关政策手段,推动经济复苏,使经济保持稳健增长,降低失业率,提升各行各业 景气度,重点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纾困,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将有利于带动居民 信心修复,促进居民储蓄意愿降低,消费潜力逐步释放。
-
美国通胀的高不成低不就-宏观点评20230510
虽然美国4 月通胀自2021 年首次放缓至5%以下,但却是个“高不成也低不就”的结果。在美联储不断加息下,通胀及核心通胀同比仅放缓0.1%,通胀环比出现反弹。不仅如此,由图1-2 可以看出,当前左右联储作出判断的: 剔除住房的核心服务回落幅度小且继续处于历史高位,而且构成通胀的核心商品及服务均有上涨压力。失业率再探底,薪资动能对放缓通胀效果有限。4 月失业率继续探底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就业市场中的重新再入者抵消激增的失业人数。二是大龄劳动力劳动参与率尚未在疫后改善,并且黄金年龄参与率继续修复空间有限(图4-5)。再而从薪资增速来看,如图6 所示,通过时间来衡量同工种的工资增长继续维持历史高位,且倘若职位空缺/非临时裁员的比例不能继续减半,工资通胀上升的担忧将难以消散。
-
新老经济兼顾,关注中特估、AI主题-2023年5月公募港股通及QDII基金投资策略
港股市场分析及港股通基金&港股QDII 投资策略:预计港股趋势性上涨动能受阻但下方具备保护空间,有望围绕“中特估”、“AI”两大方向衍生出的结构性机会进行演绎。盈利端来看,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政策层面也并未出台新一轮增量刺激举措,港股趋势性上涨动能仍将受到盈利增速不足的约束。流动性方面,美国经济韧性仍在,通胀指标有所分化,对降息预期的博弈恐将贯穿二季度,对港股资金面或有短期扰动,且需重点关注中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估值层面,港股重归历史中枢附近,下方具备保护空间。投资主线:1)港股成长风格的科技互联网板块具备稀缺性优势,且对流动性更为敏感。人工智能主线已在A 股全面扩散至软硬件多个领域,而港股有资金有技术有场景的大模型公司聚集,但港股投资者认知度不够充分,后续有望发挥估值优势来接力演绎这一主题;2)“中特估”相关低估值高股息优质央企国企,兼具防御属性与估值重构机遇的双重优势,其中周期股尤其偏上游的材料及资源品,需求端随宏观经济修复提升但供给端难有大规模产能释放,是股息回报较为确定的资产。
-
国企改革成效与中特估值下的投资思路-宏观经济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创历史之最的91次。2021年全球安全指数小幅回升,美国、俄罗斯、中国排名居前,分别为0.57、0.55、0.46。中国经济、民生、外贸安全较高。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在公用事业、基建、房地产、能源等领域占主导地位。凭借自身特点,国有企业在稳定性、技术能力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且在危机时刻能发挥助企纾困作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企业增质提效取得重大进展,央企和地方国企改革完成率超98%。传统估值体系下国企估值偏低,主要有三点原因:(1)市场不看好其盈利能力和成长性;(2)除传统周期行业外,国企净利润率普遍低于民企;(3)央企与地方国企资产负债率偏高,不过近年已逐渐下行。
-
市场在交易什么转向前的红绿灯-2023年第四期
展望未来过于乐观的宽松预期修正下,衰退交易正逐步发酵,未 来可能会出现good news is bad news and bad news is worse(好 消息是坏消息,坏消息更是坏消息)的交易环境。当前市场对衰退预 期带来的宽松交易的利好已较为充分,但是对紧缩的交易与联储的指 引仍有些差距,而资产价格对衰退带来的EPS 下滑并无反映。因此未 来无论是超预期的good news 带来的紧缩预期还是bad news 带来的 EPS 下行预期都会对资产价格走势带来负面影响。目前领先指标和纽 约联储的模型皆指向美国经济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走弱。部分资产已 有开始定价衰退交易的端倪,如油价整体维持back 结构跌至接近 OPEC+宣布减产前,文华商品指数技术面破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