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产行业:二手房“限价效果显著,试点城市有望扩围-地产杂谈系列之十
随着深圳等地出台二手房价格参考机制,“限价”政策从新
房扩散至二手房市场,考虑深圳政策效果良好,不排除后续在更多热点
城市落地,未来全国房价或呈窄幅波动,行业逐步迈向“管理红利” 时
代,更加考验房企成本及效率管控、产品议价等能力。板块投资方面,
由于拿地毛利率未见企稳,短期开发类房企估值仍将承压;中期关注资
金端压力下,二、三批次集中供地降温带来的开发类房企估值修复。
-
房地产行业: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园区受益-跟踪报告
首先,本次《意见》将
促进张江等浦东园区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有助于推动浦东新区内园区在更高层面的
转型升级,提升园区综合价值。第二,本次《意见》通过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
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将促进浦东区域内的园区转型
发展。第三,本次《意见》将推动浦东新区向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拓展,从而有
利于该区域园区的更高水平开放和企业能级的提升,并推升园区价值。
-
房地产行业:全面梳理首批集中供地的质量、规则、竞争格局-专题研究
全年供地小幅增长,近六成集中于下半年。根据各地规自局,21 年22 城涉宅用地计划供应1.83 亿平,同比20 年增长4.6%,其中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占70%,增速约为9.2%,预计全年22 城供地量小幅增长。截至6 月30 日,22 个重点城市均已完成首批宅地供应,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整体增速不高、首批供地量较小使得竞争加剧,预计二三批次实际供地高峰在8 月、11 月。
-
地产行业:年中冲刺供应放量,百强销售弱于预期-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但预计本轮降准对于房地产行业助推作用或远不及过往;二手房指导价城市扩容,二手住房价格监测及调控趋于精
细化;地市热度高企下多地持续完善土拍制度。房企6月冲刺中期业绩,取证推盘整体放量,但重点城市成交及百强房企销售均弱于预期。6月处
于供地“断档期”,土地成交量价齐跌,房企拿地力度亦有所回调,随着更多城市纳入土地限价行列,多维度、高精度的土拍机制设立,预计下半
年土拍市场或将有所降温,行业拿地隐含毛利率有望逐步企稳。投资建议方面,由于拿地毛利率仍未见企稳,短期开发类房企估值仍将承压,下半
年关注二、三批次集中供地可能降温带来的开发类房企估值修复。
-
恒大地产:冻结到蒸发-专题研究报告
7 月19 日,“15 恒大03”和“19 恒大02”跌超10%,“20 恒大02”及“19 恒大01”跌约9%,“20 恒大01”跌超8%。与此同时,恒大系股票也集体遭受重挫,中国恒大最大跌幅超16%,恒大汽车跌近16%,恒大物业跌超11%。恒大大跌疑与某银行地区分行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冻结恒大1.32 亿元存款有关。单日恒大系市值蒸发约740 亿元。
-
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公司研究方法交流
由于各企业情况不尽相同,复杂程度不一,因此决定企业整体价值的因素较多,但是无论买方还是卖方,都是基于对企业现有资产获利能力的认同,也就是说,人们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企业现有的资产状况,更多的是基于现有资产的未来利润。因此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不应是某几项资产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对企业资产综合体的整体性、动态的价值评估。实践中,公司估值的常见方法有重置成本法、比较价值法和净现金流折现法。
-
地产行业:首次集中供地与50强房企上半年拿地观察-地产杂谈系列之十一
在房企年初补货等因素作用下,22 城首批集中供地维持较高热度,监管要求下各地政府预计后续将进一步优化土拍规则。上半年50 强房企拿地强度持续收缩,国企、绿档房企表现相对积极。考虑拿地销售金额比40%上限要求,前期激进型房企或适度放缓拿地节奏。叠加全国销售放缓、资金监管限制,预计后续集中供地热度将有所下降,带来项目盈利端逐步企稳。后续关注点仍在于二、三批次集中供地降温带来的开发类房企估值修复,建议关注万科A、保利地产、新城控股、龙光集团等;相比开发类房企,我们更看好行业空间广阔、短期中报业绩有望高增、估值经历调整的物管板块及商管板块,建议关注具备规模及资金优势、在增值服务各细分领域率先发力的物管龙头,如碧桂园服务、新城悦服务、融创服务、金科服务等,以及占据购物中心优质赛道、轻资产输出实力强劲的商业运营商,如星盛商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