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双碳“目标夯实长期空间,巨头入局加速产业爆发-系列报告(十)
行业处于0 到1 阶段,原来市场仅聚焦在车用,FCEV 相比BEV 并不性感。碳中和+近期能源巨头入局夯实前景,上升到能源层面,想象空间更大。氢能应用节奏预测:2021-2025:汽车示范,技术完善,规模降本;2025-2035:应用拓展;2035-2050:氢能取代传统化石能源
-
电动汽车行业:何解汽车“缺芯”
根据草根排产数据确认芯片对电动车影响小于5%,预计2021Q2 - Q4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4、56、66 万辆,全年销量225 万辆,全年商用车+乘用车预计销量落在250-260 万辆区间。在目前主动补库存、电动车增势旺盛的行情下,持续看好电动车中游,首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看好天赐材料(化工组)、星源材质(化工组)、新宙邦(化工组)、璞泰来、宏发股份、科达利等。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进入主动补库,高景气度延续-2021年3月汽车销量跟踪报告
2021 年3 月汽车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叠加去年疫情影响下的低基数效应,3 月产销量实现大幅同比增长。由于2 月受到春节影响,3 月产销环比也大幅增长。1-3 月累计销量较2019 年同期实现增长2.1%,市场复苏向好,其中商用车增长26.98%,维持旺销之势,乘用车下滑3.5%,市场需求仍处于修复过程。乘用车中,3 月MPV 复苏节奏领先其他乘用车型。商用车方面,排放升级、治超治限、基建开工等多重因素推动卡车延续增长态势。客车内部延续分化,大中型客车同比增速弱于轻型客车。
-
电气设备行业:Cerence,人工智能助力未来出行-车智能化海外公司系列报告
汽车行业迎来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车载语音将成为智能座舱的重要交互入口。目前语音识别能力已大幅提升,服务集成与个性化定制将成为语音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建议关注:科大讯飞。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580 万辆以上,细分赛道龙头将受益于转型过程中的单车价值量的提升。持续看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三花智控、宏发股份、拓普集团、伯特利、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新宙邦、先导智能、亿纬锂能、中鼎股份、克来机电、孚能科技等。
-
汽车行业:当下和预期的分歧仍在影响板块行情
对于燃油车、新能源产业链以及重卡等板块而言,近期的销量数据很好但股价相对较弱,主要是因为市场对未来一两个季度销量数据的担忧,静待预期最悲观的时点过去。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百年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电动智能化提速
行业周期景气上行叠加上海车展车企电动智能化新品上市,短期有利于板块估值提振。目前处于行业补库周期,该阶段汽车股业绩具备较大弹性,估值震荡或者收缩,建议配置估值与业绩匹配性较好标的。包括①受益于华为Inside 子品牌相关公司中,推荐估值在乘用车板块内相对低位的广汽集团(2238.HK)和长安汽车,建议关注北汽蓝谷;②电动智能化方向,高端智能车放量有望带动天幕玻璃、HUD、空气悬挂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推荐中鼎股份,建议关注福耀玻璃和华阳集团。③无人驾驶方向建议关注汽车制动龙头亚太股份。
-
汽车行业:波动中坚守选择的信念-重大事项点评
乘联会发布3 月狭义乘用车数据,产量:182 万,同比+86%、环比+61%;批发:184 万,同比+83%、环比+62%;零售:175 万,同比+67%、环比+49%。
-
新能源汽车行业:3月销量超预期,行业持续高景气,新能源汽车产业跟踪系列
根据中汽协数据,3 月新能源车销量 22.6 万辆,同比+238.9%,环比+106.0%。两端市场持续打开,据乘联会数据,3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 18.53 万辆,
同比+244.4%,环比+92.0%。电动化加速渗透,驱动因素切换进一步验证。自主电动化加速,合资品牌电动化即将爆发。全球电动化在欧洲碳排放政策叠加超强补贴、中国双积分政策及供给端
优质车型加速、美国新能源高额投资规划下,未来行业产销仍然维持高增速。
-
汽车行业:海外财报总结,2021年的中局思考-深度研究报告
坚定看好中国自主车企、零部件的份额恢复和提升;电动智能上中国车企紧随特斯拉,正在把握弯道超车机会。继续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自主乘用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H/A、比亚迪、长安汽车;零部件推荐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的:豪能股份、精锻科技、贝斯特、新坐标,建议关注福耀玻璃;电动智能产业链:拓普集团,建议关注银轮股份;“瑕疵股”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一汽富维、富奥股份、均胜电子、广汇汽车等。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华为赋能智能汽车,首款车型发布
华为全栈赋能智能汽车,助力打造精品智能电动车。华为HI 五大新品发布,加速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华为凭借深厚的ICT 研发能力和强执行力,加速汽车智能化转变。而车企则与华为协同,运用整车制造、供应链管理、渠道营销等方面的积累,实现优势互补。我们认为,与华为合作将有利于相应车企,打造高端电动智能品牌,打开成长空间;同时,其高级别自动驾驶加速落地,将带动智能硬件先行放量。
-
汽车行业:3月交强险销量超预期,芯片影响有限-月报
业绩为王,优中选优。鉴于市场风格转变+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行业处在百年变革中,2021 年汽车板块投资策略从全面看多转为优中选优。符合优中选优的个股标准:1)已经积极应对变革能够在未来产业中有明确地位;2)2021-2022 年处于明确向上的业绩周期;3)业绩增长能够很好消化估值。整车板块优选新车周期明确向上且积极应对电动智能转型的优秀民营企业:推荐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零部件板块优选未来在电动/智能赛道有自身位置且业绩向上周期:推荐福耀玻璃+拓普集团+中国汽研+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关注星宇股份。
-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全栈式布局,华为有望后发先至-智能汽车系列(一)
汽车行业万亿级市场,在新四化发展浪潮下正经历颠覆式变革,华为依托其深厚的ICT 技术储备切入智能汽车领域,有望后发而先至。2020 年10 月华为正式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定位汽车界的Intel,实现Huawei Inside。HI 全栈解决方案集芯片、操作系统、感知硬件、决策融合算法、云计算等优势为一体,打造1(CC 架构)+4(智能驾驶等四大系统)+N(激光雷达、AR-HUD 等全套智能化部件)的汽车技术闭环。其中,CC 架构与特斯拉等车企的区别在于其采用分布式网关而非集中式,将所有执行器和传感器接入分布式网关并组成环网,在减少对中央计算平台依赖的同时保证了高速、安全的网络数据传输。华为通过全栈式布局,从根出发来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华为智能汽车产品渗透率提升,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华为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构架。华为智能汽车产品渗透率提升,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五大智能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是布局重点之一。智能驾驶:全产业链自研,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量产。从投资策略上看,随着华为智能汽车产品渗透率提升,其供应链上相关公司配套量也将提升。
-
全球科技产业:三星电子2021Q1营收65万亿韩元,特斯拉3月在华销量35478辆,多款车型售价上调
中信证券研究部前瞻研究团队持续跟踪全球科技前沿。“全球科技产业”周报重点关注中美科技互联网巨头变化,以及全球科技产业前沿动态。我们重点关注的科网巨头公司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特斯拉、奈飞、英伟达、华为、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小米、三星等。
-
汽车行业:上海车展火热,自主新旧势力全面向上-点评报告
车展最大亮点来自华为全栈式解决方案,配套北汽蓝谷αS 上市。整车自主整体表现优于合资。整车方面:自主品牌新车发布数量更多,量产阶段超前。新车发布数量+新车智能化水平/外观设计/电动化”等多个维度下,自主品牌车企关注度远超外资品牌。自主品牌中长城汽车新车数量最多。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3月重卡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4月行业景气度仍高
根据中汽协数据,3 月重卡行业销量23 万辆,同比+91.7%,环比+94.4%,超市场预期,销售数据创历史当月新高。1-3 月重卡行业累计销量53.17 万辆,同比+93.9%。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华为Inside汽车,中国Tier1崛起,产业链重构进行时
汽车行业由1.0 进入3.0 时代:中国加入WTO 至今,经历过两轮完整的朱格拉周期,汽车主要产品形态的变化由1.0 时期的轿车过度到2.0 时代的SUV。2022年电动智能网联技术带动汽车进入3.0 时代。预计高端化趋势延续,行业竞争格局经历先分散、再集中过程现阶段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价格竞争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