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卫生和社会工作(2022年第5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2-02-28 -- 2022-03-13)

行业资讯

境内分析报告

  • 从数量到结构:新发展阶段中国的就业问题
    在概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工作及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本文就后工业化时期中国就业问题作了六个基本判断:一是城镇已成为吸纳就业最重要的“蓄水池”,就业压力主要存在于城镇劳动力市场;二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就业总量性压力会逐步减轻,就业结构性矛盾相对凸显;三是就业岗位在产业间的配置继续分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将继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有提升空间;四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劳动分工发展也带来了职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职业结构在不断向现代化、高级化方向演进;五是就业雇员化程度越来越高,就业在不断正规化,劳动报酬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六是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是持久而深远的,将加速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使用和劳动者收入也会带来深远影响。本文还探讨了新发展阶段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技能水平、人力资本配置、青年就业、劳动力市场化等方面。最后,本文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 中国产业安全评价及安全指数研究
    本章针对中国产业展开产业安全指数研究,主要从产业安全现状、产业安全界定与特征、产业安全评价逻辑及安全评价因素、产业安全指数编制、对策建议五个模块进行标准化展示。
  • 北京市金融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
    本报告对2010~2020年北京市银行、信托、债券、股票和基金业务的总体情况和主要城区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搜集与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模块在持续成长过程中呈现了波动、回落和曲折,但总体稳步前进,实现了金融产业安全、快速和良性的发展。2020年,疫情对北京中小微企业造成较大冲击,经过全力抗疫,北京中小企业在2021年普遍迎来恢复。面对疫情,北京金融业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的作用,为北京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形式的金融资源,助力中小微企业抗疫与发展。

政策环境报告

  • 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新发展阶段的人口要素贡献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与内外部经济环境迫切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正式进入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人口要素红利转换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本文首先测算了1995~2019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进而结合人口要素指标在同一时期的变化趋势,深入考察了人口结构与人口质量对国内各地域层次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工业化水平在研究时段内有较大提升,部分区域目前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但地区差异依然显著。与此同时,各地依赖人口要素发展的重心正逐步由人口结构向人口质量转化。在此过程中,由于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性,未来较长时期内,上述转化过程将在各区域分别呈现不同特征,这为发挥人口要素作用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提出了挑战。为此,各地应一方面坚持保有人口结构优势,利用好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大力发掘人口质量优势,发挥好人才红利,同时因地制宜把握人口特征,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地人口要素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以高水平人口优势助推工业化高质量增长。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