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行业:业绩增长乏力,不良有望企稳-16年年报及17年一季报总结
2016 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1.85%,2017 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2.78%,城商行表现好于大中型银行。受净利息收入拖累,营收增长普遍比较乏力。上市银行 2016 年计提拨备规模达到 7858.19 亿,同比增长 16.72%,虽然拨备增幅低于上年,但拨备的力度并未减少。
-
证券行业:正本清源,资管业务收入增长有压力-周报
上周两市大盘震荡下跌,股指连续破位下行,跌势难止。尤其是周五,在券商等权重股重挫之下,沪指盘中一度下探至 3092 点,创下近三个多月以来的新低,市场情绪十分不稳。热点方面,雄安新区表现最为突出,虽有其它少数热点的短暂活跃,比如次新股、高送转、国企改革等,但其脉冲式的表现,使得雄安新区热点处于曲高和寡的局面,其中部分资金出现兑现出逃迹象,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股在周五出现大跌,反映管理层在对市场保持强力监管的同时,监管的对象也愈加具有针对性。
-
银行行业:分化的未来-2016年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总结
2016 年 25 家上市银行归属净利润增长 1.85%,较 2015年(1.98%)继续下滑; 2017Q1 小幅回升,增速达到 2.78%。其中大银行的归 属净利润增速仍旧最低,但回升最明显,2016 和 2017Q1 同比增长 0.24%/1.67%;股份行增速基本保持平稳,分别为 4.76%和 4.68%;城/农商行的利润增速则继续下降,分别为 10.7%和 9.04%。一季度拨备反哺利润和所得税节约成为部分银行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
-
银行行业:分化,稳健者行远-2016年报回顾及2017年展望
2016 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实现触底反弹,增速 2.7%高于 2015 年 0.6个百分点,但归母净利润增速 2016 年仍微跌 0.2 个百分点到 1.8%,预计2017 年会有所提升。净息差收窄和拨备计提是影响利润增长的最大负面因素,依托生息资产的扩张和业务费用的改善,净利润得以维持增长态势。上市银行经营思路出现分化。五大行风格稳健,股份行、城商行多依靠规模支撑利润增长,农商行净息差优势显著。
-
证券行业:股基交易额清淡,自营业务面临浮亏-深度分析
2017 年 4 月 1 日至 5 月 5 日,受市场交易整体偏清淡的影响,上市券商股“跌多涨少”,WIND 券商板块整体下跌 6%,分化现象持续。我们重点推荐的宝硕股份区间涨幅 17%,排名上市券商股第 1 名,推荐以来最高涨幅 66%。在建设雄安新区的过程中,投融资项目机会增加,为华创证券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
证券行业:底部蛰伏,伺机而动-二季度策略报告
自 2017 年初以来,券商板块估值经过一段平稳下行,目前市净率略高于 2倍,大券商估值在 1.4 倍,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开年来大盘不温不火,不足以提升券商基本面的安全边际;伴随近期资金池业务收紧,金融监管边际放松的预期落空,强监管下券商净资产仍有向下压缩的空间。
-
银行行业:年报及1季报回顾、分析与展望-专题研究
16 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 2.69%。 17 年 1 季度,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为 3.40%,增速环比回升。 1 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平稳,净息差降幅收窄,中间业务增速放缓,不良反弹趋缓。从业绩驱动因素看,生息资产规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及拨备反哺利润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息差表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及拨备支出是银行间业绩分化的主要因素。
-
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推进行业整改,加速信用体系建设-周报
本周,中共中央政治局4 月25 日下午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要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
银行行业:资金面持续承压,同业拆借利率创新高-周报
要求各省级政府组织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融资担保行为摸底排查,全面改正地方政府不规范的融资担保行为,于 2017 年 7 月 31 日前清理整改到位;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管理;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合作行为;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和防控机制;继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制度。
-
金融行业:监管强化,节奏趋稳-动态跟踪
通过调研测算,预测4 月新增信贷约7500 到8500 亿元。我们判断未来信贷投放的节奏将和金融去杠杆的监管政策相配合,维持稳健作风,规模大幅扩张的可能性不大。银监会的专项整治当前处于自查和摸底阶段,后续操作细则预计将在下半年开始落地。在MPA 考核和银监强监管的影响下,控规模+调结构+夯实资产质量将是今年银行业发展主基调。从稳健和成长性出发推荐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