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5年第8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5-03-24 -- 2025-04-13)

行业资讯

境内分析报告

  • 新质生产力引领智造升级,政策赋能构建新生态——2025年两会专题系列报告之二:高端制造篇
    相较于2024年聚焦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全球市占率超60%)和人工智能基础创新,2025年突出“传统产业升级”“战兴产业攻坚”“未来产业布局” 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新兴产业攻坚:1、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的广泛应用。2、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境外分析报告

  • 全球汽车驾驶舱模块市场报告(2025-2029年)
    An automotive cockpit module is an assembly consisting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units, ducts, electronic units, wiring harnesses, and instrument panels. The instrument panels include the fuel and engine temperature gauge, speedometer, tachometer, fuel-economy gauges, odometer, infotainment systems, and various indicators, such as seat belt warning, parking-brake-engagement, tire-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TPMS), and an engine malfunction indicator built around the steering system.

投资分析报告

  • 存储大厂涨价,关注存储产业链
    存储厂商宣布涨价,存储价格重新走高。3 月初,Sandisk(闪迪)发布的涨价通知函显示,Sandisk 计划从 4 月 1 日起对所有面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涨价,涨幅将超过 10%。这一动作也印证了最新的存储现货价格走势。据《中国经营报》援引来自 TrendForce 集邦咨询 3 月 12 日最新的现货价格走势报告显示,NAND Flash Wafer(( 圆))现货市场延续涨价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供应商持续的生产控制,工厂收到的库存低于预期,导致现货供应端开始惜售,报价不断上涨。512GB TLC 圆)现货价格在 3 月第一周(3 月 5 日到 3 月 11 日)上涨 2.33%, 报 2.5 美元。
  • 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深海科技,深海配套市场景气可期
    深海为未来重要空间环境,深海科技为重要海洋新质力。此前工信部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深海定义为重要未来空间之一,同时提到要加快各类深海装备的研制应用,除顶层设计外,多地海洋产业发展相关规划也将深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与此同时,深海亦为海洋经济产业重要新质力,根据央视财经 2024 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超过 10 万亿元,深海资源的探索开发为重要发展方向,深海科技为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拉动点。
  • 电子行业:AI和晶圆厂扩建驱动半导体材料市场回暖,高端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半导体材料系列报告之二-光大证券
    AI和晶圆厂扩建驱动半导体材料市场回暖,高端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
  • 电子行业:GPGPU与ASIC之争-算力芯片看点系列-东吴证券
    GPGPU 与 ASIC 性能对比一览 我们梳理各芯片参数,得到如下结论: 1)算力方面,多数 ASIC 较少涉及高精度浮点数数据,聚焦于低精度领 域且拥有相对而言更可观的功耗控制与能效比,但尽管在低精度领域, 算力性能部分指标仍难以与同时期的 GPGPU 相媲美。2)存力方面, ASIC 算力密度高,算数强度迭代快,但在显存带宽和容量上与 GPGPU 仍有较大差距,近期表现亮眼的 LPU 则通过超高内存带宽突破性化解 传统 GPU 的内存瓶颈。3)互连方面,英伟达 NVLink 所能实现的 Scale￾up 互连能力一骑绝尘,挑战英伟达 NVLink 的难度较大。ASIC 在特定 性能上表现突出,但整体来看仍较难超越英伟达的市场地位。
  • 半导体材料市场景气上行,各领域头部企业受益于国产化浪潮——半导体材料系列报告之三
    根据SEMI与TechInsights合作编制的《2024年第四季度半导体制造业监测(SMM)报告》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Monitor (SMM) Report,2024年,电子板块销售额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上半年销售额有所下降,但下半年逐步回升,最终实现全年2%的同比增长。其中,第 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销售额同比增长4%。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电子板块销售额预计将实现1%的同比增长。集成电路(IC)领域在2024年第四季度表现强劲,销售额同比增长2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需求,持续推动高性能计算(HPC)和数据中心存储芯片的出货量。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IC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3%。
  • 2028 年全球万亿美金 Capex 可期,关注 CPO、正交背板等新技术趋势
    过去五年,重点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图像、资产的翻译与转换,人工智能检索方法也大变。以往侧重存储、获取多版本数据,如今 AI 像主动助手,能理解请求上下文与含义,动态生成响应,这一转变近年对技术各层面影响重大。现在是生成计算模型,不像过去提前创建、存储多版本内容再取用,AI 能理解我们提问并生成所知,必要时检索信息、加深理解并给出答案,不再是检索数据,而是生成答案,彻底改变计算方式,过去几年尤其是两三年内,计算的每一层都发生了变化。
  • 汽车功率持续升高,碳化硅渗透率稳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功率200kW以上的主驱占比由22年的9%提升至25年1月的28%,电驱最高峰值功率由22年255kW升至25年1月的450kW。整车情况: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2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89万辆(YoY+87.1%,MoM-5.5%),产量88.8万辆(YoY+91.6%,MoM-12.5%),单月新能源车 渗透率为41.9%。主驱功率模块情况:主驱IGBT模块主力厂商芯联集成、时代电气、士兰微、斯达半导领先优势逐步确立,海外厂商份额逐步下降,未来行业格局将逐步收敛,竞争主要来源于头部厂商的份额切换。
  • 人形机器人高速发展,带来连接器市场巨大成长空间——机器人行业跟踪报告之六
    在 2021 年 8 月召开的 Tesla AI Day 上,特斯拉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原型机 Optimus,并展示了它在汽车工厂中搬运箱子、浇植物、移动金属棒的能力。特斯拉第二代 Optimus 最早于 23 年 12 月 13 日首次亮相,相比前代产品,其改进包括如下方面:采用了全部由特斯拉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执行器和传感器;整体外观设计更加精细;行走速度提高了 30%;重量减轻了 10 公斤,同时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得到改善;配备了全新的双手,能够抓握更重的物体并进行更加精细的操作。在特斯拉 2024 年 10 月召开的“werobot”发布 会现场,22 自由度灵巧手首次亮相,在屈曲/伸展的基础上,展示了外展/内收的全新姿态。2025 年 1 月 9 日,马斯克表示,如果 Optimus 今年一切进展顺利,2026 年的产量将增加 10 倍至 5 万到 10 万台,2027 年,Optimus 的产量将再增加 10 倍。
  • 供需改善下NAND价格拐点趋近,高端存储和端侧创新带来增量需求
    存储行业不同细分领域表现明显分化,高端存储器价格表现较好,消费类产品价格跌至周期底部;但伴随 HBM 等高端存储器需求持续旺盛,叠加减产效应下整体供需格局明显改善,部分 NAND 产品价格拐点显现,存储模组等厂商盈利能力亦有望得到修复。供给侧,伴随海外存储原厂针对性减产和去库存,部分 NAND 等产品价格拐点显现。需求侧,一方面多家云厂商未来资本开支指引较好,HBM、eSSD 等需求旺盛,国内存储 IDM 厂商和配套供应链公司加速国产替代;另一方面算力下沉趋势确立,嵌入 AI 大模型的手机/PC/可穿戴等产品存储容量持续提升,边缘侧算力要求带来存算一体等创新加速。
  •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擎天柱计划明年登陆火星,重视特斯拉产业链——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
    智元发布灵犀 X2,优必选推动群体智能进化:1)智元发布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推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灵犀 X2”,实现运动、交互 与作业智能一体化。2)优必选完成全球首例多机器人协同实训,发布全尺寸科研机器人“天工行者”(定价 29.9 万元),推动群体智能进化。3)谷歌 DeepMind 发布机器人 AI 模型 Gemini Robotics,越疆推出工业级人形机器人 Dobot Atom(精度±0.05mm)。
  • GTC2025表明AI发展迅速,看好英伟达及ASIC产业链
    本周申万电子细分行业普跌。申万电子二级指数年初以来涨跌幅分别为:半导体(+6.14%)/其他电子Ⅱ(+2.33%)/元件(+11.54%)/ 光学光电子(+2.38% )/ 消费电子(+5.50% )/ 电子化学品Ⅱ (+2.69%);本周涨跌幅分别为半导体(-4.62%)/其他电子Ⅱ(- 3.60%)/元件(-3.73%)/光学光电子(-3.55%)/消费电子(- 3.62%)/电子化学品Ⅱ(-2.89%)。
  • 国内算力需求爆发,供应链扬帆起航
    全面论述国产算力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本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国产算力需求端和供给端展开分析,探讨国产算力自主可控的必要性以及国产算力的需求爆发趋势。第二部分从具体产业链环节入手,国产算力的自主可控将为多个产业链环节带来增量,主要包括芯片、先进封装、组装、电源、散热、连接、交换机&光模块等方面,第二部分具体探讨国产算力爆发将为哪些产业链环节带来增长。
  • 腾讯小米联通移动发布财报,AI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光大证券科技行业跟踪报告之六
    小米集团发布 2024 年全年及 Q4 业绩报告,营收利润创下历史新高。小米 2024 年全年营收 3659 亿元,同比增长 35.0%;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 272 亿元,同比增长 41.3%。Q4 来看,首次实现单季度营收破千亿,达 1090 亿元,同比增长 48.8%,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强劲增长。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 83 亿元,同比增长 69.4%。
  • 重视杭州新剑产业链
    我们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10万台,空间约3146亿人民币;其中灵巧手、行星滚柱丝杠、减速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预计2030年市场空间将达到1022亿人民币,2025-2030年CAGR=141%。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展加速:3月18日,越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正式发布并预售;3月15日,Figure推出BoTQ全自动机器人产线,马斯克表示星舰将于明年年底搭载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前往火星; 3月11日,智元发布新品灵犀X2。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量产渐行渐近。
  • 原厂开启涨价,NAND有望迎拐点
    全球存储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周期性波动,通常 4 年为一循环。2023 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在周期底部,受益供应原厂减产及 AI 需求增加,2024 年开始同比大幅回升,相比以往存储周期,此轮周期复苏更快。根据 CFM,2025 年 NAND 芯片行业或处于价跌量增时期,随着 AI 需求增加的边际效应减弱,2025 年 NAND 芯片行业或呈现温和下滑态势。 
  • 电子行业:偏光片行业:解码偏光片国产替代加速与中大尺寸增量机遇-泛半导体材料研究系列之二-东兴证券
    偏光片是显示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液晶显示中,偏光片主要起到光开关的作用,将光源发出的散射光线转变为偏 振光,加上液晶分子的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通过与否的作用,从而控制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形成明暗产生显示画面。
  • 手术机器人行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明珠_,重构现代外科手术体系-华安证券
    第一,手术机器人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明珠”,正在重构现代外科手术体系,将外科手术带入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时 代。手术机器人具有微创操作、灵活度高、三级高清成像、滤震、学习周期短、减少辐射等优点,能切实解决医疗的临床 需求。手术机器人通常应用在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和心外科等领域,应用场景也正从普适 性手术向专科化、高难度术式延伸。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