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汽车制造业(2021年第9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1-03-15 -- 2021-03-21)

行业资讯

境内分析报告

  • 《智能制造月度监测报告》2021年第2期
    本监测报告内容覆盖智能制造装备总体产业,包括智能测控装置、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化高端装备和重大集成智能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细分产业;以关键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和以网通互联为支撑。包括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各类智能机器人等。

投资分析报告

  • 电气设备行业:行业景气度持续,调整之后迎来新的买点-简评报告
    本周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要在能源供给侧最大限度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并举,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通过多种技术和政策手段扩大新能源消纳空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连发两文明确本年度风电、光伏开发的顶层框架设计、落实方式和责任主体。《关于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确立了“中央确定消纳责任权重+地方确定新增新能源规模”的新能源发展机制,建立了“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的消纳多元保障机制。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经营再上台阶,智能新车催化可期-造车新势力4Q20
    近期,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发布4Q20 业绩完毕。其在季度交付量和收入上均再次实现了同比和环比的大幅提升,经营再上台阶。
  • 新能源行业:2月装机景气度持续-新能源汽车及锂电系列之四
    我们认为2 月动力电池产销同比大幅增长验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市场已恢复正轨并进入增长快车道,为2021 年市场高景气度打下了基础。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磷酸铁锂较同期呈现明显复苏趋势,建议关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的【德方纳米】;在我国“碳中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的大基调下,预计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高增速带动对动力电池需求提升。
  • 新能源汽车行业:国产特斯拉20年销量回顾-周报
    随着政策端和车企端的加力,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正迎来新一轮提速,行业景气不断上行。建议关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主线,以及大众等新车型的追赶进程,推荐龙头和二线弹性标的。整车方面,推荐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电池材料方面,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电机电控方面,建议关注卧龙电驱、汇川技术;锂电设备方面,建议关注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锂钴方面,建议关注华友钴业、盛新锂能。
  • 汽车行业:除了低基数,还应关注什么?-乘用车2月销量点评
    乘联会发布数据:2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113.5 万辆,同比+409.7%,环比-44.1%;零售销量117.7 万辆,同比+371.9%,环比-45.5%;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0.0 万辆,同比+640.2%,环比-39.5%。
  • 汽车行业:重卡延续高增长,新能源车继续刷新当月纪录-2月汽车产销分析
    2 月总体水平与2019 年2 月销量持平:据中汽协3 月11 日发布的数据,2021年2 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0.3 万辆和145.5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7.1%和41.9%,同比分别增长4.2 倍和3.6 倍。2021 年1-2 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9.0 万辆和395.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8.9%和76.2%;与2019 年同期相比,产销均增长2.9%。
  • 电气设备行业:欧洲电车淡季不淡,减排压力下PHEV迎放量
    欧洲八国2 月新能源汽车注册量合计9.4 万辆,同比增长69%,环比上升6%,其中欧洲电车龙头德国注册量同比高增143%,环比+9%。1月下旬,特斯拉下调欧洲多国M3 售价,降幅最高7190 欧元,致使本月德、法注册量激增1876、1175 辆,同比增长多倍,3 月料将有冲量表现。
  • 汽车行业:产销恢复正常,推荐汽零细分龙头-动态点评
    中汽协发布的2 月销量数据显示:2 月销量145.5 万辆,同比增长365%;1-2 月累计销量395.8 万辆,同比增长76%,同比2019 年1-2 月的385.2万辆增长2.8%,汽车销售逐步正在恢复。其次,第一商用车网公布的1-2月重卡销量达29.3 万辆,同比增长90%,比2019 年1-2 月增长66%,延续了2020 年高增长的态势。我们继续重点推荐受益于国内外汽车销量复苏的优质汽零供应商,主要有科博达、岱美股份、继峰股份、拓普集团、均胜电子和旭升股份。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2月车市平稳复苏,双长广汽表现亮眼
    乘联会发布2 月产销数据,狭义乘用车产量113.2 万辆(同比+472.8%,环比-39.2%),零售销量117.7 万辆(同比+371.9%,环比-45.5%),批发销量113.5 万辆(同比+409.7%,环比-44.1%)。
  • 电气设备行业:销量、业绩均表现亮眼,开启新战略周期-造车新势力2020年报点评
    销量方面蔚来最为强势,小鹏和理想稍弱:蔚来Q1 销量预计2 万至2.05万辆,1-2 月分别为0.72 万/0.56 万,3 月估计为0.72-0.76 万;小鹏Q1销量1.25 万,1-2 月分别为0.6 万/0.22 万,3 月估计为0.43 万;理想Q1销量1.05-1.15 万,1-2 月分别为0.54 万/0.23 万,3 月估计为0.28-0.38万。此前销量基本都能超指引,故而3 月销量有望略超预期。
  • 汽车行业:排放标准升级,后处理增长爆发-商用车深度研究系列3,后处理
    2021年柴油车国六排放升级,2022 年底非道路移动机械四阶段排放升级, 孕育后处理零部件增量机会。细分来看 重柴后处理空间最大,细分零部件中 DPF 带来的增量空间最大,增速方 面 DPF、EGR、DOC、载体、涂覆的复合增速较高。不同后处理零部件格局不同,外资企业整体领先,自主品牌开始国产替代。
  • 汽车行业:关注量价齐升的方向-月度报告
    投资策略:从2021 年2 月初至今,新能源车板块经历大幅回调,主要是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的上行对高估值的新能源车板块有一定的压制。我们维持前期观点,2021 年行情会呈现结构化的情况,建议优先关注量价齐升方向。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天赐材料、蔚蓝锂芯、亿纬锂能、多氟多、天际股份等。
  • 电气设备行业:2021年风电、光伏建设方案开始征求意见,2月欧洲电动车销量环比提升
    2021 年3 月2 日,根据北极星发电网的报道,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对2021 年新建的风电光伏项目进行管理和指导。本次《征求意见稿》从消纳出发,通过竞争性配臵方式来分配保障性并网规模,通过发电企业配储能的方式来分配市场化并网规模,都旨在继续提高风光技术实力,推动储能技术降本增效,让有技术实力和有经济性实力的业主优先并网。对于十三五期间核准的项目,如果在今年年底并网,直接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这些项目包括:1)去年陆风抢装但未并网的项目;2)2020 年光伏竞价未在2021 年上半年并网的项目;3)2019、2020 年风电竞价目;4)2019、2020 年风电、光伏平价项目。对于存量项目而言,在今年并网可以不用参加竞争性配臵,经济性有所保障,存量项目有望加速在今年完成并网,2021 年全年需求确定性强。推荐多晶硅料和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组件龙头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大硅片龙头中环股份、晶盛机电;光伏辅材:福斯特、福莱特、德力股份;技术路线的爱康科技、迈为股份、捷佳伟创、东方日升、中来股份。
  • 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专题报告
    行业需求变化带来的降本压力+疫情冲击下的行业出清,中国零部件企业有望加速走向全球市场。随着欧美汽车需求的逐步复苏,零部件企业的出口业务有望快速反弹。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低基数放大行业复苏趋势-2021年2月汽车销量跟踪报告
    2021 年2 月汽车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叠加去年疫情影响下的低基数效应,2 月产销量实现大幅同比增长。受春节长假影响,2 月产销环比有所下滑。1-2 月累计销量同比+76.2%。若对比2019 年历史数据,2021 年1-2 月累计销量实现增长3.3%,市场复苏向好。其中商用车1-2 月累计销量较2019 年增长24.5%,维持旺销之势,乘用车较2019 年下滑1.2%,市场需求仍处于修复过程。
  • 电气设备行业:高端车型需求强劲,整体销量符合预期-电动车2月销量点评
    中汽协数据,2 月电动车销量11 万辆,同环比+584.7%/-38.8%,符合预期。根据中汽协数据,2 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4 万辆,同比增加723.6%,环比降低36.2%;销量为11 万辆,同比大增584.7%,环比下降38.8%。2 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12 万辆,同比增长739.1%,环比下滑35.6%。销量为10.6 万辆,同比增长627.4%,环比下滑38.3%;新能源商用车产量为4000 辆,同比提升424%,环比下滑50.4%。销量为4000 辆,同比提升149.9%,环比下滑51.7%。新能源汽车1-2 月累计产量达31.7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86.6%。累计销量达28.9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19%。
  • 汽车整车行业:广汽埃安“弹匣电池“技术发布,攻克三元锂电池安全难题-重大行业事件点评报告
    3 月10 日,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发布了新一代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行业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攻克了公认的行业难题,有效解决了三元锂电池安全性的技术难题。
  • 新能源行业:低碳经济全球共识,短期扰动不改长期趋势-2021年春季策略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通过供需双向发力,景气度不断提升。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持续改善,优质供给层出不穷,C 端市场逐步打开。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成长空间大、确定性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要求2025 年实现渗透率20%的宏伟目标,推动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我们预计2025 年国内新能车产销有望达520-540 万辆,“十四五”期间CAGR 将高达34%-35%。同时,双积分政策、地方补贴(路权)政策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短期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自去年Q3 迈过拐点之后景气度拾级而上:国产特斯拉引领电动化潮流,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热门车型销量节节攀升;动力电池产业链排产积极,行业整体需求淡季不淡。随着2021 年全球传统车企巨头携新款旗舰车型入市,国内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渗透。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