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行业:上海车展进一步强化板块中期趋势
特斯拉23Q1 实现营收233 亿美元,同比+24%,环比-4%;毛利率19.3%,同比-9.8pct,环比-4.5pct;营业利润率11.4%,同比-7.8pct,环比-4.6pct;盈利能力下降主要因汽车业务降价;non-GAAP 净利润为29.3 亿美元。23Q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25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4 亿美元,现金等价物224 亿美元。Q1 特斯拉全球生产电动车44.1 万辆,交付42.3 万辆,其中, Model S 和Model X 合计生产1.94 万辆,交付1.07 万辆;Model 3和Model Y 产量为42.1 万辆,交付量为41.2 万辆。1 月初公司开启的全球范围内降价,有利促进了销量反弹,但降价导致盈利能力有所回落。
-
领航辅助自动驾驶奇点时刻到来-产业策略自动驾驶系列
由于技术与法规限制,L4 自动驾驶落地仍需时日,高阶辅助驾驶则可通过 OTA逐步拓宽 ODD 域和提升用户体验,对乘用车企而言具备更可预见的商业化价值。作为高阶辅助驾驶中最具代表性的功能,领航驾驶已成为各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其中高速领航已经完成从 0 到 1、今年开始进入从 1 到 10 的放量阶段,而城区领航则从今年开始逐步上车,预计需要 2-3 年实现“从有到优”。我们认为,中短期来看,随着今年车企价格战的打响,前几年一味堆料的趋势将告一段落,务实和性价比将是决赛圈存活的关键词。也因此,车企智能化策略或因产品定价出现分化:低端车型追求极致性价比,提供传统 L2 功能,部分或可满足基本高速领航体验;中端车型因品牌特性而异,高速领航渐成标配;高端车型由用户价值驱动,持续发力城区领航。而长期来看,车企在内部研发方向上追求更高智能化、更优用户体验的趋势是确定的。
-
汽车行业:特斯拉,专注产量快速提升,单车盈利承压保障增长
2023Q1 特斯拉实现营收233.29 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24.4%/-4.1%,实现净利润25.13 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24.3%/-31.8%。汽车业务营收为199.6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18.4%/-6.3%。特斯拉本次未公布汽车业务毛利率,公司整体毛利率19.34%,同比-9.77pct,净利率10.88%,同比6.61pct,创两年来公司最低季度毛利率,主要原因系去年年底以来,特斯拉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市场频繁降价所致。特斯拉表示其汽车业务有望持续降低成本,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公司将专注于产量的快速提升,定价策略更多考虑单车长期盈利能力,在衰退期间可以牺牲其行业领先的利润率来实现销量增长。
-
汽车行业:从价格战观,乘用车周期与竞争格局变化-系列深度报告四
3月初,部分新能源及燃油车企降价引发关注,市场对汽车行业竞争加剧较为担忧,我们认为,价格战反映出在自主车企产品 力、品牌力不断提升的时代,合资车企长期以来销量承压,品牌力在不断被削弱。2023年新能源进入抢份额攻坚期,供给加速 推出,车型在配置、价格方面不断“内卷”,合资车企转型速度慢、产品竞争力降低,进一步承压。
-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电池景气复苏中,尚未实现满负荷生产-动力电池三月数据点评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 年3 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27.8GWh(+29.7%),环比增长26.7%;2023 年1-3 月累计装机量65.9GWh(+28.4%)。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度相关,步调基本一致。由于去年末补贴退出前集中抢购透支需求,开年后新能源汽车销售骤冷,这是可以预见的。春节后新能源汽车销量爬坡中,带动三月装机量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但是如果对比往年同期,前两年三月装机量基本可以恢复至上年高位,而今年三月装机量仅为上年四季度月均装机量82%,反映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苏节奏慢,考虑主要是近期汽车价格战扰乱车市所致。
-
汽车行业:新车密集亮相上海车展,Q2行业增长可期-专题研究
多款新车亮相上海车展,行业电动化转型是主线。自主车企是本次车展的主角,各车企纷纷聚焦电动化,发布新能源新车:长安深蓝首款SUV 车型S7将亮相车展,持续丰富深蓝的车型品类;长城将亮相哈弗枭龙/枭龙MAX,Hi4 系统上车亮相;吉利将亮相银河L7;比亚迪旗下三大品牌均有新车亮相,海鸥扩充海洋网产品谱系,腾势N7 主打猎跑姿态SUV,仰望U8、U9 车型彰显易四方技术实力;广汽推出插混MPV 车型E9,并同步开启预售;上汽名爵Cyberster 敞篷车预计将亮相车展。新势力方面:蔚来推出全新ES6,改款提升产品竞争力;小鹏亮相G6,优化产品结构;理想将公布纯电方案。合资方面:大众、本田、福特、别克均有重磅新车发布,合资车企电动化转型亦在加速。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新能车前沿技术之七,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是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一样承担着在正负极之间传输锂离子的作用,传输机制有所不同。通过引入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可以本质上保证安全性,同时兼容高能量密度正负极,可以满足快充、循环寿命长、高温性能好的要求。从技术路线来看,将从固液混合电池渐进式到全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中,硫化物全固态潜力较大,固液混合电池采用氧化物与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已有量产。
-
计算机行业: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新势力全面领先-汽车科技渗透率和市占率跟踪报告
智能座舱(传统车厂):2022 年全年按渗透率提升速度(景气度)排序,液晶仪表>中控屏> HUD>行车记录仪;2022 年底上述产品渗透率分别为43%、92%、9%、18%。(1)液晶仪表:2022 年全年液晶仪表渗透率提升10.98%至42.96%,渗透率提升幅度最大;(2)中控屏:渗透率最高的座舱电子产品,全年渗透率提升1.73%至91.73%。(3)HUD:渗透率全年提升1.36%至9.44%,渗透率处在高增临界点;(4)行车记录仪:渗透率提升0.45%至17.59%,市场基本饱和。(5)其他:流媒体后视镜和后排液晶屏2022 年底渗透率分别为3.76%和0.24%,提升幅度分别为0.59%和0.02%,增量装配意愿弱。
-
汽车行业:季报回顾再望格局,特斯拉季度毛利率承压但整体可控
2023Q1 汽车上市公司的业绩让我们想起了2018 年后的那个行业寒冬。当初大量的供应链由于主机厂此前乐观的预期而进行了快速而大规模的资本开支。但这样的经营杠杆在后续到来的行业下滑周期中却成了零部件企业的一笔沉重的负担。但这次行情却不同,我们仍然有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以及自主品牌的稳步向上。但行业内卷下的结构性分化也将牵连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始掉队。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当口,我们更应自下而上优选具备自身强α能力的企业,亦或是强绑定了优质客户的公司,才有望在乱世中走出自己独立的行情。当下看,自身强α的确定性来自多条主线,包括技术降本、轻量化、域控集成、舒适性配置提升产品溢价等。其中我们看好的公司包括爱柯迪、英搏尔、保隆科技、科博达、继峰股份等企业。而特斯拉、比亚迪的需求相对最为确定,他们的供应链同样值得在合适的价格下注。我们相信需求必将回暖,此刻无需更加悲观。
-
汽车行业:全球产能加速扩张,产业链迎来新机遇-特斯拉系列报告2
中国工厂:产能进一步扩张值得期待,产业链短期存降价压力。上海工厂目前是特斯拉生产主力,2020-2022年分别生产15.4/48.6/72.5万辆,占全球产量30%、52%、53%。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产业链95%国产率、极低的生产成本,使得上海工厂仍是下一步扩产的主力。欧洲工厂:规划产能达到100万辆,覆盖欧洲市场需求。欧洲柏林工厂是美国本土外第二个海外工厂,2023年3月25日周产量达到5000辆,积极爬产之中。政策支持下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增长,2017-2022年CAGR达56%。伴随欧洲市场需求扩张,我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带动中国零部件厂商纷纷建厂配套。其中,德国为主要目的地,吸引宁德时代、均胜、宁波华翔、继峰、敏实等多家企业投资。
-
中大排量摩托车行业:大排量方兴未艾,行业龙头率先受益
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方兴未艾,处于行业爆发期。中大排量(排量≥250cc)摩托主要用于玩乐和通勤,偏可选消费品,在对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的追求、禁摩令放松和疫情期间抖音传播共同作用下,2020 起开始爆发式增长,2021年销量约33.3 万辆,近三年CAGR 约为43%。但目前渗透率低于10%,经测算2026 年市场空间约625 亿元,对应160万辆销量,在消费品中具备较高增速。
-
电气设备行业:硅料价格缓跌,上海车展开幕
4 月19 日,PVInfoLink 发布最新光伏供应链现货价格,硅料价格维持缓慢下跌态势,与下游价格拉锯博弈明显。近期硅料价格持续下跌,致密块料主流价格范围跌至每公斤180 元-192 元区间,均价降至每公斤189元水平,主流硅料企业价格均呈现更加明显的降幅,另外颗粒料与块料之间的价差保持承接更大压力。整体来看,由于买方各家的实际需求纯度、体量、时长等因素有所不同,用料需求各有差异,显现出在硅料价格下行的长坡过程中,阶段性购料成本或出现价差,但是不影响整体价格向下走势。目前买方的买涨不买跌情绪较为浓重,行业预测下半年硅料或面临产能过剩情况导致的硅料价格下跌会引发恐跌情绪,可能导致硅料销售短期内难度有所提升。
-
汽车行业:3月新能源渗透率达31.1%-新能源3月月报
行业景气度跟踪:产批零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乘联会口径:3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7.9 万辆(同比+13.8%,环比+24.9%),批发销量实现198.7 万辆(同比+9.3%,环比+22.9%)。交强险口径:3 月行业交强险口径销量为158.5 万辆,同环比分别+12.3%/+22.0%。中汽协口径:3 月乘用车总产销分别实现214.9/201.7 万辆,同比分别+14.3%/+8.21%,环比分别+25.3%/+22.0%。出口方面:3 月中汽协口径乘用车出口30.4 万辆,同环比分别为+151.2%/+12.2%。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出口同比上升明显。展望2023 年4 月:我们预计4 月行业产量为197 万辆,同环比分别+103.8%/-5.0%;批发为195.5 万辆,同环比分别+106.6%/-1.6%。交强险零售预计158.5 万辆,同环比分别+64.7%/+0.0%。新能源批发预计64.7 万辆,同环比分别+131.2%/+4.9%。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新车型有望激活需求,自主&新势力加速跑马圈地-上海车展专题(前瞻篇)
上海车展50 多款新车型,有望通过新车供给拉动需求。3 月国内销量中下旬超预期。受各地方政府、车企联动,促销发力,3 月下旬放量明显。根据乘联会数据,3 月乘用车批售预计195.5 万,同/环比+7%/+22%;一季度502万辆,同比-7.7%,较1-2 月收窄7.7pcts。电车3 月批售预计59.9 万,同/环比+32%/+21%。一季度149 万辆,同比25%,较1-2 月+4pcts;上海车展新车型50 款,供给驱动需求,终端有望向上。
-
汽车行业:销量同比转正,看好4月汽车需求恢复及上海车展催化-3月乘用车销量点评
3月乘用车销量同比转正。3 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 198.7 万辆,同比 +9.3%,环比+22.9%;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58.7 万辆,同比+0.3%, 环比+14.3%。分品牌看:(1)自主品牌零售77 万辆,同比+2%,环 比+9%;(2)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4 万辆,同比-9%,环比+11%;(3) 豪华车零售27 万辆,同比+17%,环比+35%。我们认为,3 月前两周 主要由于国六老款车型促销清库引起消费不旺和价格混乱,消费者观 望情绪强导致销量偏低,3 月下旬车市走势已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