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产能合作研究
本文通过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产业和市场情况,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一带一路”汽车产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实施路径,对指导和加强我国汽车产业“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2017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及未来展望
2017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周期性回落,终端零售1 194.7万辆,同比下滑1.41%,增速创近年新低。其中乘用车实现累计销量1 023.9万辆,同比下降4.4%;商用车实现累计销量170.8万辆,同比增长21.1%,乘商分化显著。从结构看,SUV仍表现较好,自主品牌借势SUV份额持续上升。随着我国汽车换购高潮来临,二手车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下半年汽车市场增速为8%~9%,全年有望实现4%左右的增速,短期市场处于调整期,中长期市场潜力依旧可期。
-
2016年各省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简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及范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方配套补贴受当地的客观环境制约。对补贴政策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得出在GDP总值、人口数、温度平均值以及人均GDP等因素中,人均GDP与补贴强度的相互影响关系较大,这可作为未来各省市制定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与国家补贴比例额度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
中国汽车行业的垄断与反垄断
本文介绍了中国汽车行业垄断的成因和表现,梳理了国家出台的行业新政、经销商的集体抗争与自救和反垄断执法风暴,阐述了我国汽车行业反垄断进入常态化和法制化阶段的三个重要制度《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和“二手车国八条”。随着我国汽车反垄断进入常态化和进入深水区,汽车销售模式将向着“多元、共享”的方向转变。
-
基于轿车平台打造SUV车型的方法探讨
本文依托第三代自主M平台,讨论轿车平台在开发SUV车型过程中为了满足四驱车型通过性和越野性要求提高最小离地间隙和接近角,在这过程中涉及到前后悬架选型、底盘硬点调整、车身地板重新开发以及油箱重新选型等复杂过程,最终通过试制可动样车验证前后悬架和地板的可靠性、四驱布置可行性,从而使设定目标值满足预期要求。
-
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认知使用现状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天津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情况,以及新能源汽车车主购买和使用情况,得出目前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认知度和使用满意度均较高,但仍受限于充电设施、续驶里程和安全性能等因素,影响市民购买和使用的积极性。从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车辆安全运行和售后服务保障以及加大新能源汽车宣传引导力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市民对新能源汽车认知认同感、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基于柔度曲率差的汽车三维空间结构损伤识别
本文针对汽车三维空间结构损伤识别问题,提出根据模态参与比例系数的大小将柔度曲率分解到三维方向,求取柔度曲率差;最后以数值计算的例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汽车三维结构可以用对应的柔度曲率的三维分解对其损伤进行识别。
-
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发展现状及国际比较研究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私人及公共领域推广并驾齐驱,推广呈现区域性特征;在产品经济性、电池技术、充电设施方面,国内外尚存差距;地方保护现象,动力电池产品性能,充电设施盈利性等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进行产业的统一协调管理,规范电池生产及评价标准,创新充电设施盈利模式。
-
B汽车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
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一直是B汽车公司质量保证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公司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品牌形象的基础和保证。本文旨在结合B汽车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实际案例,总结出一套较为优化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体系和评价标准,为提升汽车行业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一些独特见解和做法。
-
对于生态商业模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探讨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变暖”跃然于大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投向与环境保护。通过近几年各国陆续推行的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来看,不难发现,未来以传统燃油作为的动力的汽车将逐渐被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所取代。虽然近几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探讨发展商业生态模式,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将有利于产业体制的完善和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