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研专稿]关于建立健全父母育儿假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近几年我国生育水平下滑明显,父母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这是推动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的重要措施。父母育儿假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制度,要真正发挥好其在生育支持和劳动者权益保障上的作用,必须要在充分考虑家庭内部、性别之间、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雇主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制度方案。我们建议,父母育儿假应为带薪假,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同时由生育保险基金对雇主进行补贴。父母育儿假应主要定位于满足临时性照料需求,应鼓励父母共享,并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据我们测算,生育保险的缴费水平的轻微上浮即可实现筹资的可持续,不会加重企业负担,反而会增强企业的参保意愿。
-
[国研专稿]更好实现校外培训新一轮治理的思路和建议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导致的“校外培训乱象”属于社会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校外培训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学校走向市场,从校内补课走向校外培训,从线下延展至线上、融合和数字化转型,以及从零散走向普及的发展过程。治理校外培训并不是要让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消失,而是引导其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既不是超标超前、以“应试”为导向,也不是简单复制学校教育体系,而是回归教育初心,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助力于学生差异化的教育服务。短期来看,要重点解决校外培训市场运行不规范问题;长期来看,要推动学习内容回归校园,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
教育“双减”政策落地 险企热情意外点燃
我国正经历经济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变,由此引发的保险消费需求全面升级,保险不仅需要扮演风险兜底者的角色,还要能提供与健康管理、养老等相关的多样化服务,满足人们日趋个性化的保险需求。需求的变化给保险业供给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人力方面,提升销售从业人员的素质,打造专业化、年轻化的销售队伍、提升销售产能已成为保险公司发力的重点。各上市险企日前先后发布半年报显示,人力队伍大规模缩减,优质的保险销售人员是各家险企必争的“资源”。面对寿险转型和年轻人保险需求的新变化,近期,我国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市场又有哪些新变化?本期报道围绕上述话题展开分析,敬请关注。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份又称“双减”政策的落地,在毫无意外的直接影响了教培人员“饭碗”的同时,却意外地点燃了人身险公司的热情。
-
[国研专稿]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公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政府举办的公办幼儿园致力于向公众提供公平普惠的服务,在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等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是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重要支撑。当前,公办幼儿园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快速发展面临着编制管理的严格约束;在编教师和非在编教师的待遇保障差距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投入和管理体制不明确,机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建议正确认识公办幼儿园的地位作用,合理确定规模和布局;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健全公办幼儿园财政支持体系;多措并举,整体提高公办幼儿园教师待遇水平;明确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性质地位,建立支持保障制度;加强公办幼儿园内涵建设,示范带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
[国研专稿]山村幼儿园对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机制——青海省乐都区“一村一园”调查
本报告通过对青海省乐都区“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受益儿童及其家庭、幼儿园教师的实地调研,将农村家庭处境不利的维度划分为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此四项,各维度的风险因素对儿童发展都存在负面影响。然而,山村幼儿园通过环境和师资等方面,可以对儿童提供情感支持、环境支持,还可以为家庭提供养育支持,以补偿家庭中的风险因素带给儿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建议:积极推进村一级学前教育;招聘培养本地的村级幼儿园教师;注重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家校共育;加强学校对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监测辅导;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对农村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帮扶工作;完善极端家庭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