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020年第29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0-09-21 -- 2020-09-27)

行业资讯

境内分析报告

  • 电力-第812期
    9 月 4 日,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对《华东区域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的时间为 2020 年 9 月 4 日至 2020 年 10 月 4 日。
  • 电力-第810期
    增量配电网原则上是指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电网。自 2016 年底以来,已分 4 批次合计启动了 404 个试点项目。第五批试点新增 79 个。
  • 电力-第811期
    8 月 27 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关于公开征求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明确分类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建设
  • 电力-第809期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日前发布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与市场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规范开展,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决定从 2020 年 7 月至 12 月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与市场秩序专项监管工作。

投资分析报告

  •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1-8月累计用电量增速转正,水电增幅扩大,火电增速转正
    8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9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1-8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767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由负转正。
  • 电气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翘首十四五风光储融合发展,电动海内外景气度共振-9月报
    2020 年为十三五收关之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次提前交出漂亮的成 绩单。根据 2020 年以来的新增装机情况预测,截至今年底我国光伏和风 电合计装机预计从2015年的174GW增长到480GW,超过规划的320GW 高达 50%。
  • 电力行业:数说电力2020年9月刊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72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66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8小时。
  • 电子行业:MOSFET供需紧张,国产厂商迎量价齐升机遇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功率半导 体用量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加将大幅推动功率半导体用量提升。
  • 锂电池行业:销售增长符合预期,短期关注龙头-月报
    8 月锂电池板块指数略跑输沪深300 指数。2020 年8 月,锂电池指数下跌1.29%,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78%,而同期沪深300 指数上涨0.94%,锂电池指数跑输沪深300 指数。
  • 电力行业:用电增速创年内新高,火电出力复归增长-2020年8月电力统计数据点评
    8 月用电量同比增长7.7%,增速环比强势修复并创年内新高,预计9 月用电量增速维持中高单位数增长。火电中报普遍高增,电价风险出清,估值安全且股息率具备吸引力;水电汛期来水普遍大发,全球降息环境下,类债属性的核心资产估值有望提升。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能源领域的“下一站天后-储能“十四五发展专题
    回顾“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国内政策补贴方向主要为风光及新能源 汽车,风光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补贴的帮助下迅速崛起。对于储能领域, 尽管国内也出台了较多支持的政策,但补贴及指标性政策仍然不足。对比海 外,多个国家、地区或州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德 国等,成效显著。展望“十四五”,我国风光将全面进入平价阶段,新能源 汽车补贴也将逐渐消失,储能或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
  • 电气设备行业:创新驱动未来,异质结引领光伏技术发展
    异质结的高潜力和高性能决定了未来光伏技术地位,各环节成本降低将推动异质 结电池技术更快量产落地。异质结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已达 26.7%,国内企业中 试量产效率已接近 24%(2019 年底主流 PERC 电池效率为 22.5%),并且异质结 电池量产效率还在进一步提升。异质结电池技术降本路线清晰,设备方面国产化 后单位 GW 设备投资有望从 10 亿元左右下降到 6 亿元甚至更低,同时辅材银 浆、靶材等方面也具有很大降本空间。从产品方面异质结相对于 PERC 在转换效 率和光衰减方面具有优势,因此享有一定溢价。所以随着成本降低,产业有望逐 步进入渗透率快速提升临界点。
  • 电气设备行业:从充放电本质看材料创新,龙头共进化-锂电池行业深度系列报告(二)
    终端新能源车对动力电池的诉求主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三个方面, 当前产业界围绕这三大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锂电池创新,我们认为其中最核心的 创新在于锂电材料。锂电材料体系的创新基于电池充放电本质,其中正负极选材 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的关键,电解液添加剂是改善电池循环寿命的有效手段。对 于锂电产业链而言,往往是具有强大研发基础与资金实力的头部企业引领行业的 技术创新与工艺进步。在技术持续迭代的背景下,我们推荐具有强大研发实力的 锂电龙头宁德时代。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