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综合(2022年第17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2-05-16 -- 2022-05-22)

投资分析报告

  • 全球粮价_还会上涨吗_-宏观专题报告
    今年以来,尤其是俄乌问题爆发后,除了油价飙升引发关注以外,全球的农产品价格也在大涨。那么驱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本轮涨价可能会持续多久?对于我国食品价格来说,又会输入多少的涨价压力?需要关注哪些风险?本篇报告重点关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 莫尼塔研究-宏观经济-快评-CPI升破2%,核心CPI走弱:4月物价数据点评
    4 月PPI 继续下行,CPI 上行突破2%,PPI 与CPI 进一步收敛,但核心CPI进一步走弱。这也意味着食品和能源仍是影响通胀的最大因素,在俄乌冲突持续演绎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的情况下,PPI 虽然在翘尾因素影响下同比维持下行趋势,但下行速度放缓。加之疫情致使国内供应链承压,生猪产能去化,推动CPI 上行,但居民部门承压的情况下居民消费疲软,致使核心CPI趋弱。从全年来看,PPI 仍维持下行趋势,但中枢抬高,CPI 下半年或将触及3%左右的高点,但大幅走高的压力不大。
  • 结构性通胀压力不减-2022年4月物价数据简评
    4 月CPI 同比增速较上月提升0.6 个百分点,背后的原因有三:1)疫情 推升物流运输成本和居民囤货需求;2)国际粮油、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依然较大。3)PPI 向CPI 的价格传导也有助推。当前CPI 增速的上行仍 是结构性的,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同比下滑0.2 个百分点,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就业偏弱抑制着居民非必需消费需求,疫情防控进一步冲击 线下服务需求。
  • 内外部扰动增多,国内稳物价压力加大-2022年4月价格数据点评
    4 月,CPI 加快上行,PPI 延续回落,疫情成为影响国内通胀走势的主要变量。 一方面,疫情导致囤货需求增多、运输成本上升,推动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涨, 导致4 月CPI 同比加快上行;另一方面,疫情又导致生产、建筑、服务需求转 弱,带动PPI 环比涨幅回落,服务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
  • 收支虽回落,力度不会减-2022年4月财政数据点评
    2022 年4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同比增速分别为-41.3%、-2%。收入大幅回落,除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还更多与留抵退税政策效应的集中释放有关。这一点可以从增值税明显下滑得以充分体现。受疫情的持续影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均处于负增区间。在政策的推动下,出口退税增速有所回升。
  • 国防军工行业:业绩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估值低位投资价值凸显-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综述
    我们选取军工行业 91 个标的观察行业年报整体情况。1)回溯指标:2021 年军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87%。毛利率提升0.29pct 至19.96%;净利率提升0.76pct 至6.98%。费用率控制良好,研发投入加大;现金流改善明显,资金利用效果向好;资产周转率提升,回款能力回升。2)前瞻指标:合同负债持续增长;存货维持高位,备货生产积极。
  • PPI同比回落速度趋缓的三点启示-【宏观快评】4月通胀数据点评
    今年以来,PPI 同比回落速度较缓,且慢于市场预期。这种情况在过去PPI同比维持高位的时期也一直存在,在上行期,市场倾向于低估PPI 同比上行的斜率,在下行期,倾向于高估其下行的速度。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定价商品的高频价格尚不全面,也与对应的PPI行业价格难以匹配,使市场低估了国内涨价因素对PPI 的支撑。
  • 供应链受阻对出口的拖累在4月最显著-2022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3 月以来疫情带来国内供应链受阻,3 月当月由于港口有货源储备出口未受到显著影响,但疫情对4 月出口的拖累较为显著,随着物流逐步恢复和企业复产复工的持续推进,预计5 月将有所改善。今年随着强劲的外需逐步转弱,出口增速也将出现边际放缓,但除需求因素外,近期市场担心越南对中国的出口替代而看空后续出口,我们认为该因素对出口的拖累作用并不强,中美潜在的部分商品关税取消反而利好出口增长。
  • 供给减少猪价回升,建材需求仍待提振-行业景气度观察系列第47期
    下游景气边际回暖,中游建材需求待提振,上游煤炭价格仍有支撑。上周下游景气边际回升,地产端30 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周环比明显上升;消费端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产能去化下生猪价格迎来上涨。中游需求尚未得到明显提振,钢材表观需求明显上升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建材需求疲软下玻璃、水泥价减库增。上游资源方面,上周煤炭限价细则落地,国际煤价大涨持续支撑国内煤价。
  • 检测行业:第三方检测市场方兴未艾,稳中求进穿越牛熊
    海内外经验借鉴,检测行业的规律在于并购扩张,逻辑在于先并购后管理。检测行业在海外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验证了通过不断并购扩张实现马太效应的行业规律,海外巨头Eurofins 、SGS、BV均是通过大量并购与扩建达到相对垄断地位,其中Eurofins自2009年以来大幅并购306起,2021年营收超越SGS成为全球第一,股价自2009年以来涨幅达27倍,已成为全业学习标杆。国内华测检测成长路径证明逻辑在于先并购后管理,并购实现扩品类、扩地区,精细化管理实现净利率提升,最终达成利润兑现。
  • 提振消费_现状、掣肘和哪些政策值得期待-宏观深度报告
    消费已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但受疫情多点扩散、中国家庭部门实际偿债负担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和就业的不确定性上升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压制,国内消费内生恢复动力不足,亟需政策进一步发力。目前已有多地发放消费券,但总规模在百亿之内,难以扭转消费低迷的趋势。目前来看,有必要出台更大规模的促消费政策,汽车和家电等大件消费可能是重要抓手。
  • 防范多米诺骨牌效应-2022年十大监管挑战
    在投资者的巨大需求以及各种自愿披露框架推动下,金融服务公司正在采取行动,计量、监测和缓释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监管机构在这方面的期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趋势将持续至2022年,监管机构的管辖权限亦将扩大。联邦金融机构必须制定并执行相关战略,以量化、披露和缓释气候变化对公共和私人资产造成的财务风险。政府政策目标是推动金融机构以“清晰、一致、准确、易于理解且可比较的方式披露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并“采取行动减轻风险及其驱动因素,同时考虑如何解决金融犯罪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对弱势群体和有色人种社区的不同影响。”
  • 四个维度再度审视湖北-城投区域研究与分析系列
    截至2022 年4 月30 日,湖北省城投债余额共计6842 亿元,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黄石、襄阳等地市中。从一级发行及二级估值来看,湖北省城投债总体受市场青睐,一方面与低利率环境下市场进一步挖掘收益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省内相对较好的信用环境有关,虽部分地市存在负面舆情,但总体表现尚可。
  • LPR调整空间或已打开-1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解读
    但今年以来我们反复强调过,今年央行货币政策重点并不在于频繁降息,降息幅度或相对有限,重点在于宽信用,尤其是结构性宽信用。央行再推出三大专项再贷款,包括2000 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00 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 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门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还表示,尽快推出1000 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加强对货运经营者帮扶。结构性宽信用工具在不断发挥作用。
  • 通胀上行,但疫情下价格传导减速-2022年4月通胀点评
    4 月通胀回升,翘尾因素贡献较大。4 月CPI 同比上涨2.1%,PPI 同比 上涨8.0%,均超过wind 一致预期的2.0%、7.8%。4 月CPI 环比0.4%,据 此推测,三季度个别月份CPI 突破3%的概率进一步提升,但全年PPI 波动 下滑态势预期不改。4 月CPI 上行主要源于食品项翘尾因素,扣除食品和 能源的核心CPI 同比下降至0.9%(前值1.1%)。
  • 美国就业小幅慢涨-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美国就业水平几乎恢复至疫情前,疫情影响持续下降,部分线下消费行为或存在长期改变。后续新增就业将保持小幅增长步 伐。薪资增速下降但仍高于过去30 年高位。由于薪资增速持续不及通胀增速,后续消费增长或有降温,但对2 季度整体消费 影响尚可。维持美股中性、美十债上限3.25~3.5%的观点。
  • 降准降息或遇制约、局部纾困可期-动态点评
    央行近期表态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强调稳物价,显示短期内降准降息的空间不大。虽然近期名义利率小幅下行,但在经济基本面和核心通胀(包括资产价格)预期较快下行的背景下,真实利率仍在快速攀升。当前货币宽松力度明显不及2020 年1 季度,叠加疫情仍未出现明显缓解、以及财政主动扩张空间受限等多重制约,我们重申对本轮疫情冲击曲线为U型的判断。
  • 机械行业:持仓规模下滑,景气上行赛道获青睐-2022Q1基金持仓分析
    2022Q1机械板块基金持仓规模大幅减少,持仓占比略有下降。选取截至2022 年3 月31 日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性、平衡混合型人民币基金共5943 支公募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合计总规模8.21 万亿元,分析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机械行业公司的变化情况。今年一季度,受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和全国多地疫情反弹的双重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3 月份制造业PMI 自去年11 月以来首次回落至荣枯线以下,部分企业供需两端受到抑制,供应链效率下降,制造业短期承压。
  • 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点评_宽信用,重结构-宏观经济报告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表述更加谨慎。相较去年四季度,本次新增“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4 月下旬开始急跌,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尤其是美联储加息缩表的预期愈演愈烈,10 年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5 月9 日盘中升破3.2%,创2019 年以来新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 把握后疫情时代投资新秩序-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逻辑之策略篇
    新冠疫情自2020 年在全球爆发并延续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各产业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和冲击,并逐步塑造新的社会格局。本次大流行还远未结束,但新旧产业的更替已经开始,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投资成为不得不深刻思考的课题。在本系列研究中,我们以后疫情时代为着眼点对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相应的投资机遇与风险。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