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7年第11期)
(报告加工时间:2017-09-04 -- 2017-09-17)

境内分析报告

  • 钢铁行业:8月份盈利环比继续改善-月度跟踪报告
    8 月至今钢铁板块上涨 7.09%,沪深 300 指数上涨 2.25%,钢铁板块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83 个百分点。 8 月板块涨幅最大的三家为凌钢股份(49.60%)、安阳钢铁(43.20%)、韶钢松山(40.55%),跌幅最大的三家为西宁特钢(-13.60%)、河钢股份(-13.41%)、抚顺特钢(-4.85%)。我们在 5 月 11 日央行表态打消系统性风险后,开始底部推荐钢铁板块,目前基本面和股价走势符合我们判断。
  • 行业月度报告-钢铁201707
    7 月份,钢厂生产积极性依然高涨,钢材需求淡季不淡,钢材价格三连升,投资则延续回落态势。7 月,全国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 7402.1 万吨、9667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0.3%、 2.7%;平均日产粗钢 238.78 万吨,环比 6 月小幅回落 2.18%;钢材表观消费量为 9069 万吨,同比增长 4.53%;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6.49 点,环比上涨 5.4%。1~ 7 月,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045.94 亿元,同比下降 11.8%。

投资分析报告

  • 钢铁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看好钢铁行业投资机会,焦炭自供比例越高成本控制能力越强
    焦煤矿生产出炼焦烟煤经过洗煤、焦化等流程生成焦炭。捣固炼焦技术已成为焦化企业的首选炼焦技术,炭化 室高度逐步由 3.8m、4.3m 逐步发展到目前主力的 5.5m,主流出焦时间为 24 小时;焦炭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金属 冶炼和化工,其中 86.7%用于冶炼生铁、4.8%用于生产电石等化工产品、3.0%用于有色金属冶炼; 截止 2017 年 1 月 11 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进行了 11 批次的焦化企业准入认证工作,累计对 371 家焦化 企业的 3.51 亿吨焦炭产能进行了认证。根据 2015 年底数据及焦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假设十三五期间焦炭 准入产能占比匀速提升,则 2016 年底预计焦炭准入产能占比约为 54%
  • 钢铁行业:秋收在望,钢企Q3盈利或超上半年
    京唐港炼焦煤库存为 155.4 万吨,较上周大幅减少 37.4 万吨。焦炭库 存略微下滑,天津港库存为 93 万吨,环比减少 2 万吨,上周焦煤焦炭价 格虽然有所下滑,但整体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铁矿石港口库存连续五周 下滑,继续下探 13000 万吨,不过下滑速度有所减缓,上周仅减少 55 万 吨。钢厂方面,开工率略微下降,本钢高炉起火爆炸,多处高炉在近期迎 来检修,钢材社会库存方面,上周螺纹库存持续增加,其他品种变动不大。
  • 钢铁行业:环保限产预期攀升,盈利增长推升估值
    钢材现货价格稳定 本周螺纹钢价格稳定,上海地区下降 10 元/吨至 4120 元/吨。本周高线价格大幅上涨,上海地区上涨 30 元/吨至 4520 元/吨。本周热卷价格回升,上海地区上涨 30 元/吨至 4150 元/吨。 本周中板价格上涨,上海地区上涨 30 元/吨至 4000 元/吨。本周冷 轧价格稳定,上海地区 4630 元/吨与上周持平。本周镀锌价格稳定, 上海地区下降 10 元/吨至 4980 元/吨。

综合分析报告

  • 钢铁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营模式的探索
    在钢铁企业生铁成本的构成中,原燃料成本占据90%以上,因此,由原燃料使用单位拥有原燃料采购权、配料结构决定权,对钢铁企业降低生铁成本极其重要。模拟市场化运营即按照市场资源现状、以高效快捷、反应灵敏为原则,实现成本管理模式的转变,有效降低生铁成本。山东钢铁股份莱芜分公司在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营中成立了炼铁关键团队,把握原燃料采购权、配料结构决定权,以矿料结构、炉料结构持续优化为着力点,实现了可掌控资源范围内的生铁成本最低。
  • 关于新常态下钢铁企业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
    众所周知,钢铁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很多钢铁企业都面临着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益获得市场生存等巨大压力,因此也对钢铁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尤其对钢铁企业团队凝聚力和建设提出高要求,更需要加强员工队伍思想观念。本文则从转变思政工作方向、坚持三个协调统一以及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等分析钢铁企业思想文化措施,望给予钢铁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也逐渐加大,钢铁行业步入了“低价格、低效益、高压力”的新常态。同时,各钢铁企业又面临着地区布局、产业集中度、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增大、资金紧张等诸多问题,企业经营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在重重困难交织下,钢铁企业要想在新一轮竞争潮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做精做强做大钢铁主业的基础上,围绕钢铁主业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发展非钢产业,积极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空间,以获取更好的效益和更大的发展前景。这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更是钢铁企业适应新常态的重要途径和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钢铁行业市场产能改革与员工安置平衡研究
    通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营业收入、行业利润率以及产能利用率等方面所体现的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绩效差的现象中所潜藏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探寻如何达到产能结构改革与员工安置之间的平衡,解决产能结构改革与员工安置之间的矛盾,以小(武钢产能结构改革与其员工安置之间的平衡)见大(全国钢铁行业企业产能结构改革与其员工安置之间的平衡),找出面对当前钢铁行业企业产能结构改革与员工安置之间矛盾,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及可以考虑的措施。
  • 我国不锈钢管发展三十年回顾
    近30年来,我国不锈钢管的生产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产量、质量大幅提高,品种不断扩大,标准进一步完善。为此,本报特组织“中国不锈钢管30年”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 “供给侧改革”解读及其政策影响下的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侧改革”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进行需求侧改革的同时,加大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中国在目前的形势下,寻求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是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促进供给方面的改革,不仅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于钢铁行业而言,供应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相关政策,既是新的挑战又是新的机遇。
  •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信息化研究
    钢铁企业资源利用率较低,消耗量大,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管理好企业成本是钢铁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目前钢铁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
  • 钢铁行业新常态下营销体制改革与模式创新探究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国社会上的钢铁需求量日益提升,已经进入到峰值弧顶区,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当中,很多钢铁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反复性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总结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模式,因此本文主要对钢铁行业新常态下营销体制改革与模式创新进行探究和分析,以下为详述。
  • 钢铁企业如何强化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钢铁企业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针对钢铁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和各类钢材选购进行相关的管理和分析,完善内部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的钢材采购控制体系,从而达到降低钢材采购成本,实现钢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