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除电动汽车行业地方保护的五点建议
地方政府积极发展电动汽车的很多做法已经扭曲为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并进而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地方保护的形式很多,如以市场换取或要求外地企业在当地设厂,只给本地企业提供补贴,制定地方标准以保护本地企业等。建议从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打造电动汽车全国大品牌出发,加快破除地方保护。
-
商用汽车政策·数据/商用汽车企业·动态
距离2009年初次颁布黄标车淘汰政策过去了7个年头,淘汰还在进行当中。随着政策的步步紧逼,黄标车的行驶范围愈加收缩。随着国家愈加严厉的尾气排放标准开始执行,停留在早期排放标准的“黄标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淘汰“黄标车”是大势所趋。根据国家有关通知,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
-
从沃德评选看发动机未来趋势
一年一度的“沃德十佳发动机评选”2016年12月14日出炉。作为世界知名的发动机评选,业界将其视作判断未来技术趋势的一个途径。此次评选结果有七款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三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入围,而往年的“特邀嘉宾”——大排量发动机此次不见踪影。业内人士认为,它失去了北美最后一块“乐土”。
-
两会视角:汽车圈下一个风口在哪?
每年三月召开的两会都成为举国瞩目的焦点,两会代表委员的声音也涉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汽车作为推动经济的强大引擎,在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每年两会的议案提案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5日在京召开。早在两会开幕之前,就已有不少提案被媒体曝光,其中,汽车以及交通出行类的提案热度不减。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提案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新能源、智能化以及交通出行。
-
大变革时代服务是商用车后市场的核心
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94亿辆,目前国内大致有34万家汽车配件零售商,2.4万家汽车4S店,46万家主体维修保养企业,以及数字更为庞大各类“路边店”。在这样庞大的规模下,如何做好整个后市场的服务,尤其是比乘用车更为独特和专业的商用车服务,是摆在相关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道可大可小的题目。
-
万向造车梦的危与机
2016年即将结束之际,第六张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落落户万向集团,意味着年产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批。不过,对于在零部件领域驰骋多年的万向而言,成功升级为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企业仅仅是其造车计划的开始。
-
共享汽车投放数量亟需提升:不能仅仅看上去很美
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铺开,“共享经济”的概念迅速普及,共享汽车也随之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记者在苹果手机“APPstore”里检索“共享汽车”,立即就出现了TOGO、宝驾、有车、众行EVPOP等共享汽车平台。这些共享汽车平台也像共享单车的发展模式,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布局,虽然各家平台投放车辆以及网点的数量有多有少,但均已在市场上引起一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