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河水运的第二次窗口期
本文阐述了工业革命之前内河水运的第一次窗口期,论述了过去十多年内河水运快速发展的逻辑,指出当前内河水运面临的瓶颈约束以及未来内河水运来自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进而形成内河水运的第二次窗口期的概念。
-
韩水:超低排放全面加速
2015 年 12 月 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全面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 2014~2020 年)》相比,东部地区 2017 年基本完成改造工作,提前 3 年;中部力争 2018 年基本完成;西部地区 2020 年前完成。在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速扩围”的大背景下,全国地方政府、发电企业积极响应,全员加速,努力打造煤电产业升级版。
-
可再生能源的3.0时代来了──点击德国新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案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 2016 年将对可再生能源法案( EEG3.0)进行改革,其中为保证可再生能源能够迅速发展,自 1990 年就开始实施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 Feed-in-Tariff,FIT)将正式退出德国能源政策的历史舞台。作为接替政策,目前实行的竞拍系统将更加明确地控制德国每年即将增加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引入市场化元素来支持可再生能源投资。
-
我国海水抽蓄电站发展初探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海洋的特殊性,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阐述了海水及海洋生物对设备的腐蚀与浸袭、电站对于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技术问题,介绍了世界上首台试验性电站——日本冲绳海水抽蓄电站的基本情况,详细分析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了我国的海水资源分布和建设电站的适应性条件,并对海水抽蓄电站的选址提出了建议。
-
“一带一路”战略下淮河入海水道通海模式研究
淮河入海水道作为江苏省内的东西向水运通道,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干线,它的通航对于加强“一带一路”与国家“沿海开发”战略联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淮河入海水道船舶出海主要运输模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淮河入海水道在沿海地区海河联运的可行性路线。
-
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互动关系研究
协调好能源、经济和碳排放三者的关系意义重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为此,基于我国 1990~2013 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数据预处理以消除不平稳性,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将处理后所得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测算三者之间的冲击效应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1990~2013 年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短期内受到碳排放的冲击影响较大,三者的主要贡献因子均为碳排放。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强化低碳意识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