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率、科学与公平:高考制度现代化的内部动因
纵观高考制度现代化历程,效率、科学与公平是其三大核心价值取向,它们从不同维度驱动着高考制度的持续现代化。其中,效率是高考制度人才选拔的功能追求,它推动高考录取制度历经“分数为主选拔”、“兼顾志愿选拔”再到“双赢性选拔”三个发展阶段;科学是高考制度平稳运行的优化诉求,它推动高考测评制度历经“传统化测验”、“技术化测验”再到“综合化测验”三个发展阶段;公平是高考制度社会价值的基本要义,它推动高考制度历经“追求形式公平”、“注重实质公平”再到“强调制度正义”三个发展阶段。展望未来,高考制度的全面现代化需要坚定地推进新一轮高考制度综合改革,并且注重平衡高考制度改革中的效率、科学、公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而非某种单一价值取向的侧重或优先。
-
三螺旋理论视域下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刍议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存在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指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存在科研导向有偏差、政策体系欠完善、体制壁垒尚未打通、金融支持不充分、服务支撑能力不足、转化链条和评价标准亟待加强等问题,提出特色发展、产教融合的战略定位,以及服务团队专业化、技术成果信息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和转化合作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并利用三螺旋理论协同机理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探索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融合新机制。最后提出强化顶层设计、组建专业团队、畅通转化渠道、突出需求导向和开展国际合作等对策建议。
-
专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及其治理专业化
专业集群是专业(群)的一种群落状组织形态和集约化发展形式,具有时空集聚、交互协同、动态均衡的典型集群特征,其中的每一个专业(群)就是专业集群的一个子系统。由于专业集群以区域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因而常常与产业集群交织在一起,但因组织制度的不同,二者的目标意义、核心主体和组织要素都各不相同。专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涉及到内生性或内源性的动力系统、资源支撑、制度及其安排,且与集群本身的治理专业化密切相关。为此,实践中需要加强内源性动力系统培育、促进内部资源积累与提升、强化内部治理专业化,政策层面需要清晰界定专业集群关联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形成产教并重、适切人才协同培养和科技协同创新等规律的制度安排。
-
“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院校教育的理念与路径
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对“工匠精神”的推崇,既彰显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又展现了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坚定信心。高职院校学生责任心的缺失,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满意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加强校园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有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改革浪潮。
-
基于职业化教育趋势下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文章在分析我国会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职业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着实践教学课时比重不足、实践内容相对单一,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不完善、硬件设施匮乏,校外实践基地不稳定、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师资队伍匮乏、任课教师实战经验不足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贯彻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具体教学方案、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对策,以期提高职业院校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
-
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及建设路径研究
按照“双一流”建设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的目标要求,在界定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对样本院校的初步考察,发现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具有以下五个鲜明特征:办学理念上以“经济匡时、补益社会”为愿景;人才培养上以培养素养全面的商业领袖、学界翘楚为目标;学科布局上以强化经济学、商学与支撑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导向;国际交流上以充分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带动合作交流为方略;办学经费上以商科主体培养项目为学校经费来源的主要贡献者。标杆学校办学经验对我国财经特色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是:一要顶天立地,守正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二要通专结合,“一体两翼”培养一流人才;三要保持定力,执着于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的发展;四要抓住机遇,以国际化战略助力实现“弯道超车”;五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
-
“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要求、重点领域与推进举措
“十四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在服务广度、深度、态度和效度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要在以下七个领域着重发力:围绕创新能力,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集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围绕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围绕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实际问题解决,促进跨界协同创新;围绕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师生合作,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等。为实现这些重点领域任务,要着力强化教育责任意识,提升教育服务领导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实践体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加强科研组织运营等。
-
新时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职业教育政校协同机制和校企协同机制的双重缺失则是制约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围绕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构地区、校区、园区、社区、战区“五区联动”和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居委会、参谋部“六位协同”的发展机制,集中各主体优势资源协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保障思考与建议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布局的教育新部署。其本质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总体要求是系统化整体提升。核心在质量,目标在提升,重点在体系,关键在经费投入保障。着眼于2035年远景目标,着重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未来教育经费投入要以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成本分担主体多元化与方式合理化为基本路向,谋求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相适应的经费投入体系。以教育经费投入的结果为导向,系统化建设相应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在重点举措上,坚持按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及以上进行分解施行并持续提高,针对性出台社会资金支撑教育的正向激励办法,健全以教育类型细分为基础的动态学费制度,以项目设计拉动新增教育经费向战略重点领斜。
-
俄罗斯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及成效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凸显,大学与企业关系空前紧密。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促进创新创业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高校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激励和支持高校发挥作为国家创新创业体系重要环节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
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的演变及我国的选择
世界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和举措是建立开放的教师培养体系,确立大学系统中教师教育的专业地位,实现专门化师范教育向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比较当前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历程发现,教师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开放式”与“混合式”两种发展模式。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我国已由“老三级”师范教育体系转向“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从政策导向与发展趋势看,坚持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成为当下选择。这样既有利于综合性大学以学科综合优势来支撑教师教育以提高学科专业的学术性,又可以促进师范大学强化多学科优势以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