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5年第6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5-03-03 -- 2025-03-16)

境外分析报告

  • 全球计算机显示器市场报告(2024-2028年)
    A computer monitor is a visual display device that presents digital information generated by a computer in a visual format. It typically consists of a screen that produces images and text, allowing users to interact visually with the computers output. Monitors come in various sizes and resolutions and are essential for viewing, editing, or creating digital content, browsing the internet, playing games, watching videos, or working on documents. They are connected to the computer through a video cable and display the computers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pplications, and multimedia content.
  • 全球联网摩托车市场规模和份额分析增长趋势和预测
    The base currency is considered the United States Dollar (USD). The conversion of other currencies is based on the average exchange rates of the respective review period years. The exchange rate conversion for the forecast period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base year’s conversion rates.
  • 全球数据中心精密空调市场报告(2025-2029年)
    Data center precision air conditioning refers to specialized cooling systems designed to maintain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evels within data centers and other environments housing sensitive electronic equipment. Unlike tradition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which focus on general room cooling, precis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provide targeted and efficient cooling directly to high-heat-generating equipment, ensuring that the ambient conditions remain within strict thresholds.
  • 全球计算机配件市场报告(2025-2029年)
    Computer accessories are devices that enhance the features of the computer. They can be connected externally or internally to the computer system. Computer accessories are categorized into audio speakers, mouses, modems, web cameras, microphones, and keyboards.

投资分析报告

  • 模拟芯片:工业+汽车拐点已至,AI拉动高增
    德州仪器发布 24Q4 业绩:营收超出指引上限,汽车与工业市场拐点将至。TI 24Q4 实现营收 40.1 亿美元,略超指引上限(24Q4 指引为 37- 40 亿美元),环比下降 3%,同比下降 2%。其中,模拟业务 24Q4 占比为 79%,营收 31.7 亿美元,在经历了八个季度的下滑后,同比增长 2%。展望 25Q1,公司预计营收在 37.4-40.6 亿美元之间,中值为 3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6%。24Q4 工业、汽车分别环比下滑低/中个位数百分点,但公司认为,客户越来越多地采用模拟和嵌入式技术,推动了每个应用中芯片含量的长期增加,有望继续驱动工业和汽车市场实现更快增长。
  • 先进封装高密度互联推动键合技术发展,国产设备持续突破——半导体键合设备行业深度
    半导体封装技术不断发展,键合种类多元。键合(Bonding)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两片表面光滑且洁净的晶圆贴合在一起,以辅助半导体制造工艺或者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异质复合晶圆。键合技术有很多种,通常根据晶圆的目标种类可划分为晶圆-晶圆键合(Wafer-to-Wafer,W2W)和芯片-晶圆键合(Die-to-Wafer,D2W);根据键合完成后是否需要解键合,又可分为临时键合(Temporary Bonding)和永久键合(Permanant Bonding)。
  • 机械设备行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紧抓增量市场机遇-机器人系列报告(六)之电机-东莞证券
    旋转传动和线性传动之源,政策助推行业发展。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的设备,用于产生旋转运动或线性运动。电机种类多样化,根据不同分类标 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按工作用途来分类,电机分为驱动电机和控制电机。 其中,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均属于控制电机分类。国家积极颁布一系 列政策推动电机相关产业的发展。电机作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为重点突破 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未来人形机器人实现规模量产,将进一步驱动电机 需求。
  • 从柔性传感到人形机器人触觉革命
    电子皮肤通过模拟人类皮肤的外观、赋予机器人更多感知能力,让机器人变得更加像人。当前全球电子皮肤市场价值正在迅速膨胀,应用场景包括人形机器人、医疗健康监测、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假肢等多个领域。看好电子皮肤相关产业链:柔性传感器、柔性基材、封装材料、电子皮肤填充物等。 
  • 电源,把握AI供电体系升级机遇
    机柜功率密度提升,大陆厂商逐步突破。高压电从电网进入 数据中心后,服务器电源 PSU 会先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并降压到 48 伏特;接着主板上的 DC/DC 转换器,再将电压转换成 CPU 用的 12 伏特和 GPU 用的 0.8 伏特低电压。随着以英伟达为代表的厂商算力芯片功耗持续提升,机柜功率密度增长,峰值功耗或将由 2024-2025 年的 130-250kw 到 2026-2027 年的 250-900kw。当前海外最新的 AI 服务器使用 5.5kw PSU,未来有望升级到 10kw 及以上,我们测算,在 5.5kw PSU 单瓦价格为 2.5 元,2025 年 GB200 NVL72 等效出货量 2.5 万柜假设下,GB200 NVL72 电源的市场规模为 165 亿元。
  • 机器人行业: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 SoC芯片企业受益-跟踪报告之一-光大证券
    小米集团手机 +IOT 基本盘稳固,汽车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4Q3 小米集团手机 及 AIoT 业务实现营收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6.8%。小米集团 IoT 与生活消费品 收入 24Q3 实现营收 261 亿元,同比增长 26.3%。24Q3 小米全球可穿戴产品出 货量同比增长超过 50%,其中,智能手表及 TWS 耳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集团发布全新真无线降噪耳机小米 Buds 5 Pro。Buds 5 Pro 耳机配置三颗小米顶级发声单元、全链路无损音质。小米 Buds 5 Pro 拥 有 55dB|5kHz 超宽频深度降噪,支持 100dB 环境通话降噪和 15m/s 抗风噪, 且新增多项 AI 智能应用。此外,小米集团发布 SU7 Ultra 汽车新品。性能方面, 小米 SU7 Ultra 拥有 1548PS 最大马力,目标打造地表最快的四门量产车。 0-100km/h 加速最快仅需 1.98s(不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 350km/h。
  • 【PEEK材料】轻量化的核心,期待人形打开成长空间——人形机器人系列深度(七)
    PEEK材料:“以塑代钢”的绝佳材料,下游应用广泛,行业壁垒高 1)核心优势:相较传统材料比强度优势显著(带来减重),分别是钢的21倍、铝合金的8倍,绝缘效果、耐磨性、抗疲劳性更佳(环境适应性)。 2)应用场景:当前主要在汽车、航天航空、电子、能源、医疗领域,期待未来成为人形机器人减重的重要替换材料,成长空间打开。 3)行业壁垒: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客户验证时间长,重资产投入。国内龙头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如未来需求爆发、有望优先受益。
  • 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2025年机器人行业系列报告之三
    高效AI大模型不断涌现,性能快速迭代,推动具身智能大发展:所有设备公司均应该思考如何用AI赋能,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这将关系到设备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竞争格局重构。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之光伏设备专题报告-东莞证券
    光伏电池设备是实现光伏电池技术革新的关键。按照光伏制造产业 链划分,可将光伏设备分为硅片设备、电池设备、组件设备。降本 增效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光伏电池作为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 因素,是现阶段光伏产业链最核心的技术变革领域。光伏电池技术 的迭代发展以及光伏设备的技术演进和应用共同推动光伏电池片生 产的降本增效。2024年以来,N型正在快速替代P型成为光伏主流电 池技术。根据CPIA,2023年N型电池片市场占比达26.5%,较2022年 提升17.4个百分点,其中,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约23%,其次为异 质结(2.6%)和XBC(0.9%)。根据CPIA和拉普拉斯招股说明书,N 型TOPCon电池的市场占比将从2023年的23%,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 60%,成为市场主流路线。
  • DeepSeek推动AI产业变革,上游算力、下游终端迎发展机遇
    DeepSeek推动AI产业变革,上线以来持续火爆。DeepSeek(深度求索)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AI大模型的开发,并已完成多款大模型的迭代,规模、性能与复杂度持续提升。2025年1月,公司发布最新大模型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权重,实际性能对标GPT 4o 等海外领先大模型,在数学、代码和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中表现优异,并在多项第三方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作为我国在开源AI领域的重大突破,DeepSeek-R1在发布后引发全球关注,上线一周即登顶中美等140多个国家应用商店下载榜首,日活用户突破4,000万,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海外科技巨头先后上线支持部署。
  • 复苏转繁荣宜捂股,消费+AI端侧应重视——2025年投资策略
    复苏转繁荣宜捂股。从估值安全边际来看,截至2024年12月26日,电子(中信)指数PB估值已上涨至历史中位数水平,半导体(申万)指数PB估值已上升至历史中位数水平以上,我们认为,当前电子行业整体估值反映了2025—2026年电子周期从复苏转换至繁荣的预期,现阶段整体基本已不存在低估的假设,在观察到EPS拐点前,整体板块波动主要受流动性和政策预期变化影响,当前胜率和赔率均处于中性。我们认为,根据历史经验,市场可能将从25Q2开始交易EPS向上拐点的预期,25H2电子景气度将从复苏转至繁荣,并持续至2026年。我们维持2024年年中的交易观点,当前宜持股,若25Q2前行 情震荡是提供低点建仓或加仓的机会。
  • 中国集成电路生产及贸易高频监测报告
    2024年12月,中国集成电路生产量为428亿块,较上月增加52亿块;同比增速为13%,较上月增加4个百分点。2024年12月,集成电路的出口额为14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亿美元,在中国前十大出口商品中位列第五。从3个月移动平均走势来看,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速略有上升,主要归因于价格负向贡献度减少。集成电路的进口额为36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亿美元,在中国前十大进口商品中排名第三。从3个月移动平均走势来看,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主要归因于数量正向贡献度减少。
  •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AI数据中心电源,HVDC还是UPS?-电力AI系列报告二-光大证券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整个从电源线路进用户起,经过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到负 载为止的电路系统。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中主要包括市电引入、高压变配电系统、 柴油发电机系统、自动转换开关系统、输入低压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列 头柜/母线槽配电系统和机架配电系统等。供配电系统是数据中心的“心脏和血 管”,负责把能量输送到系统的每台设备,在数据中心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从“制造”到“智造”——中国科研红利的崛起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依靠丰富劳动力实现工业化。1980 至 2000 年间,工程师红利助力了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生产效率并推动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今天,科研红利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动力,以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性,正在引领中国经济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型。 科研红利依赖于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特别是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的深度协同,知识创新和技术突破得以快速转化,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 我国加快发展端侧大模型,AI板块催化不断持续热度不减
    深圳加快发展端侧大模型。本周,《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 年)》印发。其中提到,加快发展端侧大模型。鼓励人工智能终端企业、端侧大模型企业通过模型压缩、蒸馏等轻量化和优化技术,减小模型体积与计算量,提高人工智能终端模型转换、优化和工程部署的效率和效能。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