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21年第34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1-11-01 -- 2021-11-07)

行业资讯

  •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管理与宣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绿色转型驱动“双碳”时代将产生三大“绿色革命”
    “我国经济绿色转型中的重点行业主要是建筑业、纺织业、化工业、交通和钢铁等行业。这些行业扬尘、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相对密集,治理难度较高,是当前我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宋向清认为,治理重点行业要大力度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一,要转变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建立起低碳能源消费体系。第二,要大量引入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倡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淘汰落后产能,以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第三,要创新经济绿色转型的新管理模式。
  • 国际社会严重关切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

投资分析报告

  • 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生产生活
    10 月25 日-10 月29 日,上证综指单周累计下跌0.98 个百分点, 报3547.34;沪深300 指数单周下跌1.03 个百分点。申万环保工 程及服务Ⅱ指数下跌0.43%,跑赢沪深300 指数(下跌1.03%) 0.59 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上涨2.00%)2.43 个百分点。 2021 年初至今,环保工程及服务板块整体指数表现较好,累计涨 幅为7.69%,跑赢沪深300 指数13.76 个百分点。

政策环境报告

  • 能源资源税的改革与发展
    从2010年开始,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结束了从价计征的历史。2014年底,资源税从价改革范围从石油、天然气扩大至煤炭资源。因为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实施是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资源税的变革不仅牵动着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等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而且对我国能源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资源税的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资源税的设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相关政策不能及时跟进,限制了资源税改革效益的发挥。本报告以资源税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改革背景和运行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油气及煤炭三大能源资源税的改革进程及改革效益,进而对资源税改革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 把握机遇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已经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基础。电力行业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及售电环节,在电力生产及传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力行业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采取的是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行业开始逐步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电力市场结构、交易结构、平衡市场的特殊性,我国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着电价上涨、制约经济发展、运行协调机制等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新常态下,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借鉴英国、美国及欧盟电力市场化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情况和电力市场的特性,在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应优化电源结构与布局,推进电价配套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电力监管制度和电力金融市场,从而把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向新的水平。

综合分析报告

  • 推进天然气行业产业链改革与协调发展
    在当前环境压力增大、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的大背景下,天然气行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在世界天然气行业发展整体利好的同时,我国的天然气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优化,产业链具有协调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天然气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但在顺应全球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也面临不少挑战。非常规天然气作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可以作为推进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作为天然气行业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在借鉴英美天然气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将利好我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发展。若想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并以市场化为最终的改革方向,这对推进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亚太能源合作前景一片大好
    对于世界上任意一个国家而言,能源都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与此同时,有很多因素在敦促我们去改变,尤其是地缘政治以及看得见的“政府之手”和看不见的“经济学之手”。当然,还有人类对资源限制的共同认识,以及我们对地球和自身命运的担忧。尽管我们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能源使用变得多样和灵活,尽管我们越来越关注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但从现实角度出发,世界各国依然像一个世纪前那样极度依赖化石燃料能源,因此博弈与合作共存是大势所趋。如今的能源格局如何?从资源与选择、政治与政策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整个世界处于何种状况?我们正被带向何方?这些正是本报告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 开启能源与水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新篇章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当前能源体系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体系过渡”的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能否实现规划中的任务要求,值得关注。经济发展需要依靠能源,而化石能源的消耗又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发展新能源成为国际上能源发展的趋势。水能资源是清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在我国的储量十分丰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选择之一。
  •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与外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后,有关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业已提上日程。本报告就混合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内涵和逻辑进行梳理,并对能源领域的三大部分——煤炭、电力和油气行业逐一进行剖析,探究各个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 石油行业即将到来的“改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西欧和日本支配着世界石化工业的格局,这3个地区的石化产品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80%。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世界的格局甚至也在发生变化。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然而由于世界石油储存、开采和消费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石油成为最大的海运货类。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石油输送通道就是现代工业的“血管”。一旦通道发生问题,完全或部分受阻,哪怕只是暂时的,都可能对世界石油供需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牵动着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的变化。直至今天,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争夺和控制丝毫没有停止。世界石油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变”!对于中国而言,石油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石油采购、运输的供应链不仅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而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着再次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整个大环境在发生变化,中国石油行业也必须进行革新才能适应变化着的中国经济,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中国石油行业权力下放、运行机制改革、炼油装置及产品升级、原油期货上市等都体现了中国石油行业的加速“改变”。
  • 用发展的眼光支持新能源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而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单纯依靠速度的外延式增长转入以创新驱动、结构升级、节能环保等为特点的中高速平稳增长阶段。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同时作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新能源产业必将在新的增长阶段中大有作为。从世界范围看,各国近年来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能源革命。中国也在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的目标。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差距和问题既意味着巨大的潜力,也充分说明挖掘新能源这座“金矿”一定要有战略眼光。
  •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推动核电装备“走出去”
    电力在现代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纵使技术发展到现在,电能的获得仍然主要依赖于燃烧传统化石能源的火力发电,但是火力发电由于其本身存在的问题,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具备安全、清洁、高效特性的新型发电方式必然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核电。本报告首先介绍了我国核电的现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我国核能发电的未来趋势做出了大致的辨析和预测,最后根据先前的分析提出了一定的政策性建议。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