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22年第9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2-03-21 -- 2022-03-27)

境内分析报告

  • 2020年中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面对严峻的形势,2020年全国各地都在始终如一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海洋非遗”)的部署和工作开展有所推迟。但从总体上看,“海洋非遗”的建设保持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诸多项目循序渐进地开展,采取的保护和发展措施也初显成效。本报告对2020年我国“海洋非遗”的发展现状、发展成效和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综合来看,2020年既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助力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海洋非遗”助力脱贫工程取得了新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砖添瓦。2020年,各沿海省市更加强调“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海洋文化产业更是带动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此外,在疫情影响下,很多“海洋非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逐渐探索出了一种“海洋非遗+电商”的新发展模式。这无疑是助推“海洋非遗”传播与发展的一项新探索,更是实现海洋文化创新发展的新举措。
  • 2017~2020年中国国家海洋督察发展报告
    在2020年的国家海洋督察中,部分地区根据国家海洋督察组的反馈意见,继续进行整改落实。在国家海洋督察的强大压力下,省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形成了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态势。自然资源部根据整改情况组织海洋督察“回头看”,开展了海南省整改情况专项督察。总体来看,国家海洋督察打破科层制运作下的常规治理,实现督察制与科层制的互为补充。实施国家海洋督察“回头看”,确保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的贯彻落实。重构国家海洋局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依托省级政府将督察压力传递给各级地方及其相关部门。与此同时,国家海洋督察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国家海洋督察可持续性不强,督察“回头看”的比例偏低,督察制与科层制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等。为此,应有针对性地对国家海洋督察制度进行完善。
  • 2020年中国海洋教育发展报告
    2020年,我国海洋教育整体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政策上,海洋教育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引导并被纳入部分沿海省市的“十四五”规划;在实践上,海洋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方式更加多样化、规模逐渐扩大化,无论是学校海洋教育还是社会公众海洋教育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在研究上,海洋学者与海洋研究类期刊在学术界都获得了更多关注。但海洋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鉴于此,本报告提出了完善海洋教育政策规划、改进海洋教育实践与推进海洋教育研究的建议,以推动海洋教育事业合理发展。
  • 2020年中国海洋法制发展报告
    2020年以来,海洋立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为以下六项:一是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二是多项涉海政策发布,如《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3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办法》《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编制的通知》等;三是《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四是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六是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
  • 2020年中国远洋渔业管理发展报告
    “十三五”以来,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0年年初突袭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在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下,中国取得防疫复产阶段性胜利。在渔船管理方面,中国修订了《远洋渔业管理规定》,强化了远洋渔业公海转载管理和远洋渔船境外报废处置,推动开展公海登临检查。首次发布《中国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2020)》以及试行公海自主休渔,成为中国远洋渔业管理的亮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十四五”期间,中国远洋渔业将保持原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 2019~2020年中国海洋灾害社会应对发展报告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沿海地区遭受的海洋灾害风险逐渐增加,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但近两年海洋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呈下降趋势。本报告以时间为轴线,简要梳理了2019~2020年海洋灾害及其社会应对的基本情况,从不同应灾主体阐述了海洋灾害的社会应对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防范海洋灾害的法律体系、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引导和加强基层社区防范。
  • 2020年中国海洋公益服务发展报告
    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我国海洋公益服务事业抗疫不停工,变压力为动力,采用更灵活创新的方式推进各项业务的开展,不断投入国产新设备,打开了极地科考的新局面,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任务。我国的海上搜救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搜救成功率;海洋观测业务发展并没有出现停滞,海洋卫星体系不断完善,在周全预案保障下科考船继续航行作业;海洋防灾减灾业务在重视制度建构的同时持续推进具体业务;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构和信息共享两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海洋标准则出台了多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发展海洋公益服务事业是我国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要行动,因此接下来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国际合作,同时还要注重宣传的全民性。
  • 2012~2020年中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报告
    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来,大连、天津、青岛、宁波、舟山、厦门、广州七城也相继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各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了针对海洋经济建设、科教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增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等一系列发展措施,但由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中国仍处于建设探索、起步阶段,各省在海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水平、资源承载力、文化重视程度、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各城市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过程中要逐一解决的。
  • 2020年中国海洋管理发展报告
    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海洋管理实践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海洋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和海洋法制建设反映了当前海洋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化,涉海部门间、各国政府间的海洋空间规划合作深入发展,风险环境中的政府和企业合作更加紧密,海洋文化宣传与教育工作形式多样,数字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未来我国的海洋管理工作将呈现以下三个特点:涉海主体的协同治理水平加强,功能互补效应显现;推动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国作为海洋国家的角色面临深刻转变。同时,未来应该意识到海洋治理的资源限制和制度短板,完善涉海主体的参与和互动机制,化解海洋治理的多重矛盾,以实现高质量管理,统筹我国海洋事业全方位发展。
  • 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审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能直接反映我国在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的缺陷。2020年是很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关键节点,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示范区建设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管理保障五个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下,示范区建设在海洋产业优化、海洋管理制度、对外海洋合作等领域还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也呈现出某些特点,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化、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交融化、海洋执法建设突出等。未来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应该牢牢把握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回温的大趋势,在海洋产业优化、落实海洋管理工作的责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海上合作等方面逐步改革,力图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 2020年中国海洋社会发展总报告
    2020年,我国海洋事业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然稳步推进,综合化管理在海洋事业的各领域普遍呈现,制度化进程持续深入推进,国际合作更趋多样化与多元化。此外,我国海洋事业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海洋科技攻坚还需要持续加速,综合化治理的瓶颈仍需进一步突破,制度化建设必须持续推进,社会公众参与海洋事业需要更多有效的引导。可持续的海洋社会发展依然需要在诸多环节上加强治理。
  • 2020年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
    海洋文化理论探索与建构已有数十年历史,但作为专门理论体系的主体性存在,迄今并未得到学术界认可。作为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有必要就2020年海洋文化的学科主体性困境与突破予以专题论述。海洋文化究竟是学科还是领域,是知识集合还是理论体系,在学界颇有争议。海洋文化学科主体性构建,遭遇传统学术思维惯性的挑战、经世致用思想的挑战、研究对象范畴模糊的挑战和研究方法个性缺失的挑战。关于如何直面挑战,走出理论建构困境,实现理论主体性突破,本报告认为需要坚持“人海主体”的理论建构,坚持“人海和谐”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海依存”的研究范畴,坚持“人海互动”的研究方法。如此,方能逐步确立和强化海洋作为学科体系的主体性,使海洋文化研究成为助推“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思想基础、理论自觉与行动方向。

投资分析报告

  • 环保行业:CEA周成交35万吨,CCER周成交48万吨-“碳关税“提案加速我国碳市场与欧盟接轨
    环Ta保ble板_S块um上m周ary涨] 跌幅。1)上周环保、燃气、水务、电力(申万指数)分别下跌3.95%、5.55%、4.41%、4.00%;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波动+0.23%、-1.77%、-0.95%。2)上周环保个股涨幅前五名分别为:华骐环保(+11.57%)、江南水务(+7.48%)、景津装备(+5.68%)、京蓝科技(+3.48%)、三川智慧(+2.45%)。3)跌幅前五名分别为:建工修复(-16.09%)、北清环能(-11.24%)、金圆股份(-10.35%)、水发燃气(-10.06%)、雪迪龙(-9.93%)。
  • 氢能行业:“双碳“趋势下的长坡厚雪赛道-深度报告
    氢气是一种二次能源,其本身具有热值高、能量密度大等特点,且理论上可实现零碳排放。长期以来,氢能在中国一直被认定为高危化工产品,这使得整个氢能产业链在报批建设时存在诸多制约。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将氢能划分成能源范畴,大大提升氢能地位。 氢能源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燃料电池汽车、轨交船舶、发电、供暖、化工与冶金等领域,氢能源的广泛应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 新股精要国内给排水阀门领域龙头企业冠龙节能-IPO专题
    冠龙节能(301151.SZ)是给排水阀门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公司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10.15 亿元,归母净利润1.11 亿元。截至2022 年3 月17 日,可比公司对应2020 年平均PE(LYR)为31.17 倍。
  • 环保公用行业:抓紧两条主线,把握碳中和浪潮-2022年环保公用春季投资策略
    聚焦“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整体上看,这样的表述和之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基本一致,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对于“双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策环境报告

  • 2019年中国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与优化调控对策研究
    开展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与优化调控对策研究,是落实最严格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分层化、组团化特征,平均综合效率为0.677,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由于区域定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区差异显著,大致可分为A、B、C、D四个级别。综合效率最高的(A级)包括东城、西城、石景山、门头沟和密云,主要以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为主,既体现了土地精细化管理发展优势,更彰显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次(B级和C级)为平谷、怀柔、海淀、朝阳和延庆,建议通过精细化规划和精准化规模调控予以改进;综合效率较低的(D级)包括顺义、大兴、房山、昌平、丰台、通州,除丰台属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其余均属于城市发展新区,应坚定推进减量化战略,通过空间优化和结构调整,深挖土地利用潜力,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 “一带一路”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并非相互孤立运行的,而是相互促进、高度相关的。京津冀地区既是协同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结合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一带一路”战略既是破解当前京津冀地区存在的诸如产业竞争力不强、产能过剩、创新能力较弱、空间优势未能有效发挥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策略,也是实现京津冀未来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应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两个重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加快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机制,大力推动区域交流与合作,积极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借力协同发展推动大开放的局面。
  • 2020年中国海洋执法与海洋权益维护发展报告
    2020年,我国海洋事业不断发展,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上治安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保障我国海洋事业持续繁荣发展,我国在海洋领域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海上执法制度和监督制度也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执法与维权呈现精准化与专题化、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并致力于建设系统性的、联动性的高效执法体系,体现了我国严厉打击海上犯罪的决心。与此同时,我国积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展开密切的交流合作,并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在海洋事业顶层设计、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法治体系以及海洋基础研究方面还有众多课题需要攻破。

综合分析报告

  • 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创新做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的发展概况,梳理了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及重点,说明了其通过坚持森林保护、绿色产业发展、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林场现代化经营,取得了竞争能力提升和职工收入提高的效果;其次归纳了原山林场构建现代化体制、林场企业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并对高质量发展林现代化提出了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建议。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