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笋壳基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以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氯化锌与笋壳质量比、氯化锌溶液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笋壳基活性炭的活化收率、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最显著;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笋壳基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m(氯化锌)/m(笋壳)=2∶1,氯化锌溶液浓度为5%,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90min.采用氮气吸附-脱附法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为中孔型活性炭.
-
包含左手介质的4层平板波导的转移矩阵和模式本征方程
研究了一个芯子层由左手介质构成、其他3层由普通介质构成的4层平板光波导系统.从波动方程出发,根据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得到了TE波的转移矩阵和模式本征方程,并用图解法对这种左手介质4层平板波导中TE波的场分布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
-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的解析法研究
采用剪切滞后模型理论分析了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受载时作用在复合材料上各组分的应力;考虑复合材料各种强化机制,建立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模型,研究了各组分性能参数对复合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的长度对CNTs/Mg复合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有限;碳纳米管层数越多或分散越稀疏越不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屈服强度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增加;CNTs的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存在最佳值.这表明该模型预测的复合材料屈服强度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
金属间化合物YFe12-xMx(M=V,Cr)的结构和磁性研究
采用线性缀加平面波展式结合改进的局域轨道方法(APW+lo),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计算和分析了Y、Fe、V、Cr和YFe12-xMr(M=V、Cr;x=0~5)体系的结构和能量.系统的总磁矩和原子磁矩的计算表明,YFe12-xMx的磁矩主要来源于Fe,但是随着M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M的加入不仅会降低体系中Fe的浓度,而且还将影响Fe之间相互作用导致Fe磁矩下降.利用计算获得的系统总的电子态密度和Fe的电子态密度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
基于分形理论的开孔聚氨酯泡沫等效导热系数研究
开孔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是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采用分形理论描述开孔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微尺度空间结构,建立了简化单元体模型,提出了计算其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模型,并导出了气相和固相热传导计算公式、热辐射等效导热系数计算公式、材料总有效导热系数计算公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总结了多孔介质材料绝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分析方法对新型绝热材料的研制和绝热性能的提高具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