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法灰化-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钾、钙和镁
建立了测定烟草中钾、钙和镁的干法灰化-离子色谱方法.结果表明:①钾、钙和镁3种元素可以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②相对平均标准偏差RSD<5%;③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0%~ 105.0%,98.6%~102.3%,97.0%~104.9%;④检出限分别为0.06,0.03,0.05 μg/mL.
-
截流对烟叶物理性状和吸食品质的影响
为改进栽培措施、提高烟叶品质,对打顶后的烤烟茎进行截流(环割)处理.结果表明,截流对初烤烟叶物理性状和吸食品质有重要影响.截流可提高中上部烟叶的成熟度,降低中部淡黄烟比率,增加中上部桔黄烟的比率及香气质和香气量,明显改善吃味,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
-
烤烟表面颜色的量化及其与胡萝卜素类物质的关系
为揭示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特征差异的成因,采用L*a*b*均匀颜色空间的颜色表征方法对我国11个省60个产烟县的C3F烟叶进行了测量分析,并研究了烤烟颜色的色空间分布指标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不同产区烤烟颜色的色空间指标明度L*、红度a*、黄度b*、色饱和度c*及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差异明显,东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低,红度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叶黄素比例较高;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烟区烟叶的明度、黄度和色饱和度较高,红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北方烟区烟叶的明度相对较高,色饱和度相对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②烤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与颜色色空间分布指标关系密切,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红度、黄度、色饱和度等指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明黄度比值呈显著下降趋势.
-
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分析烟草中的重要香味物质
采用优化的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方法,以乙酸苯乙酯为内标,对烟草中的致香物质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 GC-MS/SIM)分析,准确测定了卷烟中的吡啶、噻唑、吡咯等24种碱性香味成分和糠醛、糠醇、β-紫罗兰酮等34种中性香味成分.结果表明:中性香味成分的回收率为73.05% ~ 97.3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其中20种成分的回收率高于80%;碱性香味成分的回收率为71.49%~98.93%,其中22种成分的RSD小于10%,2-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的RSD分别为14.96%和11.81%.
-
烤烟土壤有效钼临界值的初步研究
为有效合理施用钼肥,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钼素营养对烤烟不同性状指标的影响和土壤有效钼的临界值.结果表明,施钼能提高烟叶产量,改善和提高烟叶品质.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对于烟叶产量性状的土壤有效钼临界值约为0.30 mg/kg,对于烟叶油分性状的土壤有效钼临界值约为0.10 mg/kg.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于烟叶产量性状的土壤有效钼临界值为0.15 mg/kg,对于上等烟和杂色烟性状的土壤有效钼临界值均约为0.20 mg/kg.
-
卷烟侧流烟气中有害醛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为了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的有害醛酮类化合物,考察了卷烟侧流烟气捕集装置各部分对8种有害醛酮的捕集量和样品处理方法对其测定量的影响,建立了捕集、处理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卷烟侧流烟气中8种有害醛酮类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市售国内外21种卷烟样品侧流烟气中这8种有害醛酮的释放量.结果表明:所测卷烟样品侧流烟气中8种醛酮的总释放量在3300~4600 μg/支之间.其中,乙醛释放量最高,在1600~2300 μg/支之间;丙酮和甲醛次之,释放量在400~800 μg/支之间;而其他5种醛酮的释放量在70~250 μg/支之间.
-
烤烟烟叶理化指标与浓香型风格程度的关系
检测评价了河南省驻马店烟区60个C3F烟叶样品的理化指标与浓香型风格程度,并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烟叶理化指标与浓香型风格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烟叶厚度、钾、巨豆三烯酮A,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C与浓香型风格程度显著正相关,挥发性碱、山奈酚糖苷、糠醛、糠醇、5-甲基糠醛、巨豆三烯酮D与浓香型风格程度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与浓香型风格程度显著负相关,芳樟醇、金合欢基丙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2-乙酰呋喃与浓香型风格程度极显著负相关;②糠醛、5-甲基糠醛、2-乙酰呋喃、香叶基丙酮与烟叶浓香型风格程度存在极显著回归关系,共同决定了烟叶浓香型风格程度变化的88.7%,是影响烟叶浓香型风格程度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