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016年第10期)
(报告加工时间:2016-06-27 -- 2016-07-10)

境内分析报告

  • 对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考
    页岩气是清洁低碳新型能源的典型代表,大力发展页岩气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之一。本文首先对全球和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及开发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指出我国在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上位居世界第一;在页岩气资源开发上,我国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政策扶持是促进页岩气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重点阐述了国外相关产业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包括财税优惠政策、研发支持政策和开采环保政策等。同时,分析了我国发展页岩气产业发展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促进我国页岩气发展的政策建议。
  • 行业月度报告-石油天然气201605
    5 月,我国原油产量创下自 2001 年 2 月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企业投资积极性不足,行业投资继续下滑;由于进入季节性的维护期,原油加工速度明显放缓;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原油短期供应下降等因素推动下,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回升;天然气市场需求回升,供应能力得以提高,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液化天然气进口同比快速增长;开采难度加大、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油气行业延续亏损态势。
  • 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页岩气产业已迈入规模化商业开发阶段,多家权威机构评估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初步形成四大页岩气产区;页岩气开发技术和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配套管网建设和综合利用纵向一体化有机结合;政策和标准逐步完善。尽管如此,短期内中国页岩气产业仍存在资源未落实,核心开发技术和设备有待攻关,勘探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中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准入机制亟待完善,页岩气市场价格机制不合理,地质资料和信息共享机制不成熟,页岩气产业监管缺位等问题。针对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将面临的问题,建议加快页岩气资源调查和战略规划,夯实资源基础;科研专项投资和特别试验区双管齐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气产业发展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方面培育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制定完善环境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建立统一协调的环境监管机构。
  • LNG接收站期待松绑
    在新常态环境中, LNG 接收站业务发展有诸多问题需要在“十三五” 期间进行调整和解决。目前,中国已投产的 LNG 接收站共有 12 个,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近 20个。经过多年发展,国内 LNG 业务有效保证了国家供气安全,充分发挥了快速、及时的季节调峰作用;大幅减少了废气排放,助力了大气环境的改善;打通了海上油气通道,提升了国际市场中 LNG 贸易地位;使国内天然气市场更加繁荣,增强了国内 LNG 接收站自主建造民族工业水平。
  • 石化行业:《油价与周期》-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
    2015年全球原油产量44亿吨,其中沙特、俄罗斯、美国原油产量均在5亿吨以上,三国占全球原油供应市场份额的38%。OPEC的原油市场份额从70年代初的50%以上降至目前40%左右。 2015年OPEC原油产量18.1亿吨,约占全球41.4%的份额。
  • 中国特色油公司模式的演变历程与启示
    中国石油工业经历了石油会战模式和中国特色油公司模式两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向国际化石油公司模式演变的第三个阶段。历史证明,石油会战模式和中国特色油公司模式符合我国当时特定发展阶段的国情,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经过 30 年的发展,中国特色油公司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 1)管理效率低,盈利能力弱; 2)管理层级多,规模膨胀,竞争力不强; 3)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引领技术创新的氛围、机制还有待探索、建立和完善; 4)管理体制缺乏顶层设计,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 5)海外业务管理受现行体制和机制制约,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6)人力资源等深层次管理方面的问题仍然亟待突破。为克服中国特色油公司模式面临的发展瓶颈,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基本要求,由中国特色油公司模式向国际化油公司模式转变将是必然选择。

境外分析报告

  • 伊朗新石油合同模式投资效果对比分析
    伊朗政府推出的新石油合同与回购合同相比有了很多变化。对于伊朗原油开发项目,假定并选取投资参数,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计算对比回购合同和新石油合同两种模式下的承包商投资效益,结果显示,承包商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新石油合同略好于回购合同。回购合同模式下承包商的资金压力远高于新石油合同模式。低油价形势下,新石油合同的成本报酬回收风险相对较低。两种合同模式下,承包商均无法从高产量、高油价中分享到超额收益;在油田欠产、低油价时需承担投资效益受损的风险。产量、投资、实际油价、投标油价依次是影响新石油合同承包商效益的敏感因素;投资、产量、实际油价依次是影响回购合同承包商效益的敏感因素。新石油合同的承包商能从增产激励、高油价中分享部分超额收益,更愿意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控制成本,节约投资。
  • 以前瞻性研究应对未来国际油价的触底回升
    低油价下,美国页岩油和欧佩克国家等产油大国的常规原油供给分别受到生产成本和财政压力日益突出的影响,中长期供应量将有所下降;原油需求缺乏替代,且全球经济未来进一步大幅下滑的空间较小,全球原油需求将保持稳定甚至小幅回升。因此,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难以持续,或将出现趋势性的触底回升。建议中国开展相关的前瞻性战略研究,支撑国家和企业应对国际油价触底回升的合理布局;石油企业通过落实选区评价、建立勘探风险基金、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实施海外并购、加强技术创新和利用金融工具避险等措施,积极应对未来国际油价的触底回升。
  • 油价那么低NOC还挺着
    2015 年,国家石油公司持续增加油气产量以维持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2014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国家石油公司(NOC)经营业绩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2015 年,NOC 仍坚持增加石油产量以维持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油气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但收入急剧下降,利润降幅更甚。面对严峻的形势, NOC 普遍采取缩减投资规模、剥离低收益资产、推迟部分项目投资、加强合作等措施应对。但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最显著的不同是, NOC 鲜少有裁员安排,主要是通过降低薪资来压缩人工成本。此外,从投资项目结构调整可见, NOC 以开发油气资源为基础构建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并没有因为低油价而发生实质性改变。

综合分析报告

  • 油价下跌环境中石油企业的融资决策
    J.P. Morgan 企业金融咨询部对比研究了 1983 年以来石油行业经历的 7 次原油价格跌幅超过 40%的冲击,发现资本结构较保守的石油企业在油价下跌时具有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面对油价下跌,石油企业会通过削减资本支出、停止股票回购等内部融资,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外部性融资方式提高企业流动性,或者进行战略性兼并或收购,扩大规模,维持其资产负债表实力。石油企业在油价低迷时期的融资决策取决于其对油价恢复速度的判断。当前一些石油企业较保守的融资行为表明,他们认为低油价情形仍将持续。
  • 国际油价下跌对石油贸易格局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全球炼油能力的快速增长和美国页岩油革命推动世界石油贸易格局深刻调整,在油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全球石油贸易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低油价进一步激发世界石油贸易格局调整,同时中国石油贸易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 山东省石化行业2015年发展情况回顾及2016年展望
    2015 年,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简称“石化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出现下降。多数重点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产销衔接较为顺畅。全省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9 321.8 亿元,比上年下降 0.4%;实现利润 1 465.8 亿元,下降 15.3%。 2016 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 “中国制造 2025” 、 “ 一带一路” 等战略的全面实施,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预计 2016 年山东省石化产业将保持平稳发展。预期目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实现利润 1 640 亿元,同比增长 12%。
  • 油气资源并购:大事与大势
    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且未来发展前景极不明朗等因素影响, 2015 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大幅萎缩。从交易数量上看,全年共完成并购交易数量 322 宗,较 2014 年的 535 宗大幅下降约 40%,低于近十年来平均交易数量约 26%,并创下近十年来最低单年交易数量。从交易金额上看, 2015 年全年上游油气资源并购交易金额约 1380 亿美元,较 2014 年下降 20%,也较近十年的平均水平下降约 15%;除去壳牌公司花费 820亿美元并购 BG 公司外,其余并购交易总金额仅为 560 亿美元。从油气资源分类上看, 2015 年上游油气资源并购交易仍以原油资产为主,在除壳牌公司收购 BG 公司外的其他资产中,原油相关资产总金额高达 380亿美元,远高于天然气相关资产的 180 亿美元。总体上看, 2015 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存在诸多特点。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