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化肥减量的进展与对策
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肩负着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双重目标,面临较大压力。尽管河南省化肥减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化肥使用总量和施用强度依然偏高。化肥施用强度过高将影响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河南省存在化肥施用强度较高、主要粮食作物大市肥耗较高、化肥减量技术推广不甚理想等问题。本报告在借鉴先进地区测土配方、种养结合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基层推广技术体系,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强种养结合,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绿色发展新技术的使用,保护耕地质量等相关对策建议。
-
河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于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河南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呈现多种模式,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基础薄弱、缺乏人才支持等问题。鉴于此,为更好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应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完善支持政策,加强风险管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发展。
-
河南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及对策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河南畜禽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畜产品供给平稳有序,重大动物疫情保持平稳,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河南畜牧业应坚持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河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态势及对策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始之年,主要任务目标是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避免发生规模性返贫。但2021年7月以来,河南多地受特大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不利因素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排查,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两手抓,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
中俄农业合作新机遇及对策研究
中俄农业合作有深厚的基础,并已成为相互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伙伴。2014年,中俄农业合作迎来了新的合作机遇,两国建立了政府间农业合作机制、中国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和俄罗斯制定了反制裁措施等。但是,中俄农业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介绍中俄农业合作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新机遇,并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中俄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提供民间合作平台、加强金融支持等政策建议。
-
积分制促进河南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和对策
乡村治理积分制,符合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环境逻辑、农民话语权提升的话语逻辑和治理技术创新的技术逻辑,其嵌入乡村治理效能的三重保障,契合乡风文明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激发乡村宜居宜业的内生动力、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要素,具有“一发动全身、一举求多效”的效果,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目前,河南积分制在运行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即“道德积分储蓄站+积分制”、“文明家庭积分超市+积分制”和“网格化+积分制”。基于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导向和现实需求的目标导向,要充分发挥积分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必须因地制宜拓展评价内容、创新运作机制、提升运行效能,并根据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展动态完善。
-
河南农业“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
农业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和绿色农业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对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农业既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态固碳的重要源头,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尽管河南农业在减排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在政策体系、人才队伍、经营主体、规范标准、科技研发等多个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亟待提高。河南农业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完善农业碳交易市场体系、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符合低碳农业规范的多元化支撑体系,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农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农业碳排放协同治理,用好财政、税收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和倒逼作用,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实现农业的低碳化和绿色化转型。
-
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过程中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工业化引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不仅改变了、并不断改变着人地比例,从而触动了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农产品的供需结构、供需总量和供需形式,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农业经营活动的效率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为对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要求愈来愈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