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023年第14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3-04-06 -- 2023-04-16)

行业资讯

投资分析报告

  • 风电行业:我国首座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启航-月报
    3月26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离开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海油观澜号”装机容量为7.25MW,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是全球首个给海上油气田供电的半潜式深远海风电平台,也是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和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约22.5亿千瓦,未来我国对海域环境的探索进程和海上风电项目的布局有望加快,海上风电将朝向深远海、大功率方向发展,继续看好风电整机、零部件和海上风电相关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1-2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0.37GW,2022年度中国风机订单量达到93.8GW
    光伏:国家能源局:1-2 月光伏新增装机20.37GW,同比增长87.74%。3 月2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1-2 月,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037 万千瓦(20.37GW),同比增长87.74%。2023 年1 月光伏利用率达到96.8%,风电达到95.5%。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1 月光伏利用率96.8%,风电95.5%。本周硅料价格持续下调,降幅2.6%;硅片价格持稳运行。本周硅业分会发布数据:硅料价格延续缓跌下行走势,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1.82 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2.63%;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1.62 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2.66%。欧洲议会:2028 年前,所有新太阳能屋顶建筑必须使用太阳能。欧洲议会拟规定至2028 年所有新建筑必须使用太阳能屋顶系统。德国BMWK:每年新增11GW 地面、11GW屋顶光伏。德国制定了至2030 年80%的电力消费由可再生能源覆盖的目标:2026年起,每年分别增加约11GW 的地面光伏系统和光伏屋顶系统。山东:印发2023年全省电力电量平衡方案。方案指出,预计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448 亿、550亿千瓦时,合计998 亿千瓦时。
  • 公用事业行业:东方电气的“氢实力如何?-专题研究
    十余年深耕,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布局。公司自2010年开始启动燃料电池研发工作,历经多年探索和积淀,全面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旗下东方氢能已开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膜电极、高功率密度电堆及测试设备;旗下东方锅炉致力于加氢站系统集成、储氢罐生产制造、氢燃料电池供能系统等。此外,2022M8东方氢能产业园正式投运,是国内首个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技术应用示范园,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装备、应用和系统方案支持。
  • 氢能行业:氢能产业周期开启-系列报告之一
    发展绿氢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氢能具有来源多样、清洁低碳、灵活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是清洁低碳的绿色能源。目前根据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的不同将氢能按颜色主要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种。发展绿氢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三方面:1)发展绿氢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2)绿氢储能具备大规模、长周期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3)绿氢是连接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与需求中心的重要桥梁。在全球主要国家的政策积极推动下,氢能有望高质量快速发展。
  • 储能行业:储能产业乘风而起,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系列报告之一
    抽水蓄能占据较高份额,新型储能占比逐步提升:储能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按照储能形式可以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是典型的物理储能方式,其装机规模逐年提升,但其装机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8 年的95.8%下降到2021 年的86.3%。新型储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储能形式,包括锂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其市场份额近几年逐步提升,从2018 年的3.5%提升至2021 年的12.5%。
  • 电力行业:1-2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2%,特高压建设需求迫切
    1-2 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2%,新能源装机快速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2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383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截至2 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 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 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 亿千瓦,同比增长30.8%。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9 亿元,同比增长2.2%。
  • 新能源行业:电网智能化投资加速,我们看好的投资机会?-新能源消纳系列报告(二)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将数字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前沿技术融入到传统输配电系统中,以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储能和用电的电力系统为对象,通过合理利用传感、测量等先进技术,以达到系统地优化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目的。政策端看,电网的智能化改造为能源体系发展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之一,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亦强调,“十四五”期间特高压、电网数字化将为工作推进重点。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视角下,光热电站的价值发现-光热发电专题报告1
    光热发电是一种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主要包括聚光部分、吸热部分(光→热)、储热系统、发电系统(热→机械能→电)。聚光、吸热部分是电站设计、投资的关键,在初始投资中占比超过50%。当前主流采用塔式聚光+熔盐储热。光热电站所需原料、零部件主要有超白浮法玻璃、光热支架、电机、熔盐、熔盐罐、发电岛等。在不同能流模式的适时转换下,全球运行的数个太阳能热发电站证明了其具有多天24 小时连续发电能力。
  • 氢能行业:国鸿氢能赴港上市获批-月报
    3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批复国鸿氢能赴港上市,核准发行不超过16810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产品的科技企业,此次募资将用于加强燃料电池的技术开发和提升燃料电池的产能,以及开展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和碱性电解槽的研究。完成本次港股发行后,国鸿氢能将成为继亿华通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燃料电池技术公司。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中的公司纷纷寻求上市融资,成功后将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带来资本注入,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建议关注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 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如何看待火电的短期弹性和中长期前景?
    短期看沿海纯火电业绩修复弹性较大。传统上沿海火电厂因海运便利、所在地区经济活力强,因而煤炭采购结构灵活、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盈利能力居于行业前列。2022 年沿海地区经济活动受疫情影响较大,进口煤价倒挂而长协煤覆盖率普遍较低,导致业绩深度承压。我们判断2023 年沿海火电厂通过进口煤价回落和长协煤覆盖率提升,燃料成本下降空间较大,推荐关注沿海火电资产占比较高的华能国际、宝新能源、浙能电力;短期推荐关注5500 大卡动力煤市场价能否跌破1000 元/吨。
  • 电力行业:特高压、电网自动化、数字化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3月PMI高于荣枯线
    我们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我国能源行业正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数字电网建设提升 了新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特高压、电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是重点投资领域。建议关注: (1)特高压直流核心标的: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中国西电等。特高压交流核心标的:平高电气、中国西电 等。(2)关注调度、配网自动化相关企业: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宏力达、东方电子、积成电子、四方股份 等。智能电表标的炬华科技等。(3)关注电力信息通信相关企业:国电南瑞、国网信通等。(4)瓷绝缘子龙 头企业:大连电瓷。
  • 储能行业:户用储能需求高景气,全球市场多点开花-系列报告之二
    欧洲市场:经济性驱动下,户用储能需求持续旺盛:2022 年受居民用电价格大幅上涨的催化,欧洲地区户用储能新增装机量实现跃升。尽管当前欧洲政府已出台“暴利税”干预能源价格,且天然气价格出现下行趋势,但我们认为上述情况对欧洲批发电价的影响均相对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暴利税出台主要用于限制极端非理性电价,限价后业主平均度电收入仍处高位;而天然气价格的有效控制则是当地政府积极增加储量、限制用量的结果,由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维修仍需时间,我们认为欧洲天然气供需关系尚且无法支撑气价持续低位运行。此外,即便假设批发电价下行,欧洲居民电价在市场化交易机制下仍由供需关系决定,而非是简单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因此我们预计欧洲居民电价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可以支撑户用光储系统的经济性。在此情况下,欧洲户储需求有望持续旺盛,2023 年新增装机量或实现13GWh。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