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金融业(2021年第34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1-09-13 -- 2021-09-21)

境内分析报告

  • 全球金融财富 何以再创新高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报告显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2020年全球金融财富总额仍升至250万亿美元,增长8.3%,再创历史新高,而股市的强劲表现和储蓄激增更是助推了这股财富热潮。BCG发布的《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客户至上,掘金三大财富管理客群》提示,尽管疫情造成了持久的金融影响,但全球财富在整个危机期间显著增长,并有望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在未来五年持续保持大幅增长。报告称,北美、亚洲(除日本之外)和西欧将成为全球金融财富的主要来源地,从现在到2025年,全球新增金融财富增长的87%将来自这三个地区。
  • 财政规则能抑制公共债务膨胀吗?研究进展与启示
    管控公共债务风险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项旨在促进财政可持续性的政策设计,财政规则被近百个国家采纳,在经历了第一代财政规则和第二代财政规则两个阶段后,财政规则越来越注重灵活性、简单性和可执行性的平衡与统一。财政规则通过减少自由裁量权和提高预期违规成本来增强财政纪律,通过降低债权风险溢价来提高政府信用评级和降低融资成本,并通过增强财政政策反周期性和缓解财政政策力度过大来抑制公共债务。但抑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其自身特征和利益相关方行为的影响,财政规则设计需特别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对于中国而言,财政规则设计应更加注重法定性和预期性,在约束性的基础上体现灵活性和适应性,设计激励约束兼容的财政规则机制,是中国建立防范财政风险长效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同时,文章的研究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关系协调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内部收敛与中国的增长潜力
    本文检验了内部收敛———地区性、效率性和技术性收敛———如何维持中国长期增长。本文作者估计了中国三个地理区域以及全国的增长方程,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区域收敛速度、投资效率水平和技术进步速率。作者计算,中国的区域收敛能够提供12个百分点的增长红利,技术收敛可以使得中国的增长潜力提高三分之一,而两个内陆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投资效率的收敛对增速水平的效应并没有多大。
  • 真假亚当·斯密——从“没有分工的市场”看近世中国乡村经济的变迁
    本文聚集于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一书,对国内外中国经济史学界有关斯密型动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批评与讨论,对阿里吉与加州学派有关斯密分工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所作的解读提出强烈质疑,并通过阅读斯密、马克思的原典,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斯密,即强调“社会分工”的斯密,并引入吴承明“没有(社会)分工的市场”概念,主张将两者(即真假斯密)结合起来,用历史的眼光对明清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演变做出重新解释,进而为中国乡村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条不同于主流认识的新思路。
  • 积极发挥财政稳增长效力
    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进度缓慢,专项债发行规模远不及正常年份。一方面,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11.7万亿元,占年初预算数的59%,明显高于正常年份(2017~2019年均值为56%),而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12.2万亿元,占年初预算数的49%,明显弱于正常年份(53%);另一方面,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达到年初预算数的41%,而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4.2万亿元,仅占年初预算数的32%。政府性基金支出疲弱,主要因为今年专项债发行后置,上半年专项债仅发行了全年已下达额度的30%,而2019~2020年同期均在60%以上。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在跨周期调节背景下,财政政策有意后置,重心落在调结构与防风险。3月5日,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的财政政策要与今后年份做好衔接,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表明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的意图。跨周期调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后移财政政策的发力期,不仅避免上半年经济过热,而且能够有效支撑下半年的总需求。在调结构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体现为加强民生支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上半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0.1%、8.6%,明显高于4.5%的整体公共财政支出增速。在防风险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体现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强化专项债项目监测及绩效管理,今年上半年债务付息支出增速达到14.5%,高于民生类支出增速。
  • 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经济新常态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
    本文通过研究三个重要的议题结束了第一部分。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中国经济的轨迹;影响经济轨迹的政策选择;一些可能融合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附加元素。他特别研究了中国经济挑战中许多具有冲突性的解释,尤其是中国经济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之间的差别。通过使用新型分析框架将中国面临的政策挑战进行分类———分成“硬件”类和“软件”类———作者们提出改革日程表,从而帮助中国防止出现潜在的“制度缺失”。这一改革日程表包括:实现国有企业部门的结构性改革;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去规制过程;治理机制的结构性变革,例如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改革等。不仅如此,在“国际新常态”———霸权稳定的缺失的大背景下,作者们认为,中国现在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以这些方式推动全球化,从而丰富前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并将其进一步转换到“和谐世界”的概念。
  • 煤化工概念股狂掀涨停潮!资金大举加仓,为资源再定价作出方向性选择?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连续上涨,由于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自然引起市场的关注。受此影响,9月16日早盘,煤化工板块持续拉升,华信新材、丹化科技、新疆天业、兴化股份等多股涨停。同时也带动煤炭板块盘中大幅拉升,中煤能源盘中一度涨停。截至中午收盘,兖州煤业涨幅达9.93%,股价刷新历史高点;中煤能源涨幅达5.75%;陕西煤业、中国神华、晋控煤业等纷纷跟涨。
  • 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相向而行,“南向通”进一步拓宽境内投资者途径
    香港与内地的债券投资市场开启了进一步互联互通的新局面。201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了“北向通”,打开了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银行间的债券市场;时隔4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打开了境内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下称“境内投资者”)投资于香港的债券市场,称“南向通”,将于9月24日正式实施。人民银行指出,“南向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内地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有利于稳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有利于支持香港提升竞争优势,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 [国研专稿]2021年8月外汇市场运行分析
    2021年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跌后升,最终小幅收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8月初开于6.4660,前20天人民币震荡下跌,后10天转跌回升,截至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收6.4679,与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30日)相比,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跌77个基点。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知识溢出
    本文发现,无论是省属企业的OFDI还是中央直管国有企业的OFDI,都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OFDI对省域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可能是从OFDI向省域经济所在地逆向知识溢出的结果,其中包括: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劳动力流动、前向和后向产业联动、信息流、推动本地企业出口、帮助母国经济的产业重构和技术升级等,从而提升当地企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促进母国经济增长。总体而言,这个研究提供的很强的经验证据表明,O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相关政策应该瞄准开发一套更为开放化和市场化的OFDI机制,鼓励研发和技术开发以提升母国经济中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并鼓励母国经济中跨国企业与母国经济中本国企业之间的互动,从而强化和加速从OFDI这种积极的逆向知识溢出效应向中国经济扩散。
  • 王一鸣: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持。”在9月10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演讲时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数字普惠金融,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加快银行借贷与支付清算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科技企业,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并在网络支付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数字金融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 金融服务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
    稳住外贸基本盘,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意。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严峻挑战面前,外贸进出口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潜力。全省进出口额自2020年第一季度大幅下降后迅速修复,并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连续保持正增长。2021年上半年,广东进出口额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4.5%。在规模稳步恢复的同时,广东外贸还呈现出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提速的特点。在广东外贸攻坚克难、回稳加固和稳中提质的各个时期,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积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贸易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外贸发展的质效,为“双循环”新格局下推动广东贸易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数字货币:重构金融生态体系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能,其中,依托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数字货币体系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领域之一。虽然数字货币最早以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货币形态出现,但随着全球央行对数字货币关注度的提升,已经呈现出从私人数字货币体系向法定数字货币占据高地的多层次体系转变的趋势。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基本都在加紧研发和试点(央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CBDC)。国际清算银行(BIS)对全球CBDC发展状况的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底,受访的60多家央行中,超过80%正在从事CBDC的研究、试验与开发,至少36家央行已经发布了数字货币工作进展,且有10%的央行已经上线试点项目。其中,欧洲央行正在加快推动数字欧元建设,争取在未来5年内使数字欧元成为现实;日本央行计划于2021年春季开始数字货币的实证实验。我国央行牵头的数字人民币进展也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实现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新区等国内多个城市的交通、消费等多个场景的应用试点。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元的发行机构美联储,虽未公布明确的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内容和计划,但由美国的互联网巨头——脸书(Facebook)牵头的Libra(已改名为Diem)计划,自2019年6月首次发布白皮书以来,持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英国时报》的最新报道,Diem可能会在2021年率先上线与美元1:1兑换的单一稳定币,而且会优先拓展美国向欠发达地区(比如拉美)的个人汇款业务,也就是说,Diem有可能会成为事实上的数字美元。
  • 稳市场惠民生 保供稳价效果明显——市场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CPI涨幅重回“0时代”。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为保供稳价,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消费者以及商户、食品企业认为,近期物价平稳,消费市场供应比较充足,我国在保供稳价采取的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路径初探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需求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及国内资本监管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商业银行可能选择的资本补充路径,最后结合国内银行业资本现状,对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 张承惠:绿色转型和双碳驱动是我国ESG发展的主要动力
    9月15日,由《中国经营报》、中经未来联合主办的“重塑与升级——2021 ESG投资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长张承惠以“责任引领:中国ESG特色及发展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在张承惠看来,ESG本质上是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重新估值,可从发展理念、行为标准、评价工具和新型投资产品四个维度理解。首先,ESG是发展理念,是一种市场主体的价值观;奉行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理念可以深刻影响到市场主体的经营战略。其次,ESG是行为标准,可以引导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和管理层、员工的行为方向,进而演变成为行业的标准。再者,ESG是评价工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指引,以及提供投资决策的方法论。同时可以为市场管理者、金融机构的监管者提供一种绩效考量的指标体系。第四,ESG本身可以延伸为一种新型的投资产品,为投资人提供新的选择。
  • 9月1日起高危行业强制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护航企业发展
    9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近日,浙江省苍南县对高危行业矿山采掘企业进行执法检查中发现,辖区内两家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投保安责险。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决定对两家企业各处以10万元的顶格行政处罚。安责险全称是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为责任险中的重要品种,承保标的是被保险生产经营单位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去年以来,各地银保监局和保险公司接到的关于安责险的咨询和投保数量持续攀升。来自中国银保监会安徽监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省安责险累计签单66345笔,同比增长146%;提供风险保障额度3804.72亿元,同比提升272%。来自中华财险的数据显示,公司目前在售安责险产品50多个,涉及各类高危行业的产品,今年上半年安责险保费增速超过70%。
  • 寿险公司逐鹿高客赛道
    在人口红利终结、疫情催化加剧下,保险存量市场争夺战打响,深度挖掘各类人群保险需求成为制胜关键。记者梳理发现,继友邦人寿、中信保诚人寿等险企布局高客领域后,部分寿险公司也加入高客“争夺战”。蕴藏巨大潜力的高客市场渐渐成为又一必争之地。业内人士表示,粗放式发展之路走到尽头,寿险业转型迫在眉睫,探索高客领域是行业发展的突破口之一。不过,入局高客领域并非朝夕之功,需具备精英团队、专属服务及产品等“要素”,不能过分盲从。
  • 金融助推内蒙古涉外经济发展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金融支持涉外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副局长张永春,经常项目管理处处长全江波、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胥晓武,介绍2021年前7个月金融助力涉外经济发展情况,并共同回答相关问题。张永春介绍,今年前7个月,内蒙古银行本外币涉外收付款总额166.10亿美元,同比增长44.59%,规模居近年同期高位。服务贸易收支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7%。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5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86%。其中,直接投资收支36.17亿美元,同比增长49.64%,利用外资整体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持理性。银行结售汇总额8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66%。精准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深入推进区域外汇金融市场发展与对外开放,为内蒙古涉外经济发展和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前7个月,为1299家出口企业便利收汇34.17亿美元,指导银行为88家企业利用电子单证渠道办理贸易收付汇1.31亿美元;服务贸易项下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核验业务384笔、金额5.57亿美元,惠及96家企业。
  • 克难:以精准发力决战脱贫攻坚
    本文指出东平县通过产权改革,重点资产、资金、资源,有效激活贫了困群体主动脱贫、积极脱贫的意识和动力,并借助产权改革的土壤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推进脱贫进度;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引入市场资金、发展电商产业、搭建慈善救助平台、能人回请等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泉活水,将外部的资本、技术与人才等现代要素引入农村集体经济中来,创新了脱贫攻坚的思路;为实现长效脱贫,做到了“对象识别精准、帮扶主体精准、责任落实精准” ,实现精准脱贫攻坚。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