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综合(2025年第8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5-04-14 -- 2025-04-26)

境内分析报告

  • 历史上,我国出台过哪些促消费政策?——扩内需政策研究专题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 4 月 2 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向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高关税税率。若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将对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亟 待政策发力提振内需。李强总理在上月末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 年年会中明确表态,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因此,政策进一步发力值得期待。本 文复盘了历史上促内需中的消费政策,以期对后续可能的增量政策提供参考。
  • 【宏观专题】暗流涌动——美国金融市场风险全景扫描
    根据各金融市场距离美联储的远近,依次梳理美国金融市场目前存在的风险:在岸货币市场:分为①联邦基金市场——观察指标为 EFFR 是否走高,现状是目前仍在正常水平。②回购市场——观察指标为 SOFR-EFFR 利差转正,现状:近期利差反复转正,且 SOFR 利率已连续 2 天突破利率走廊上限 IOER,回购市场流动性紧张。
  • 阿里妈妈向新趋势白皮书
    居民消费需求保持增长,线上消费蓬勃发展。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8万 亿元,达到近五年来最高值,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与此同时,线上消费成为居民的主要购买形式,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4年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32.1%,预计未来将持续上升。
  • 中国跨境支付行业年度专题分析
    本报告全面盘点2024年跨境电商、 B2B外贸等场景下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创新,重点分析拉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区域跨境支付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关税阴霾下跨境支付承压、DeepSeek等在跨境支付场景应用逐一分析。
  • 美国对等关税:目的、可能演绎及影响
    4 月 2 日特朗普对等关税落地,一是对所有国家设立 10%的“最低基准 关税”,于 4 月 5 日生效;二是对贸易逆差较大的经济体征收更高的关税,于 4 月 9 日生效。美国对等关税的目的是多重的,包括引导制造业回流、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解决贸易失衡、消除所谓“贸易不公平”、增加税收弥补财政缺口等。此外,遏制中国也是重要目的。
  • “高估”的关税冲击——“反脆弱”系列专题之四
    关税冲击弹性存在“非线性递减”特征,边际影响或下降。市场估计关税对出口的冲击弹性多为 1,即税率上升幅度等同出口下行幅度。但弹性并非固定,而是随税率变化出现“非线性”变化,超高税率反而会降低冲击弹性,缓和出口压力,譬如 2024 年新能源车税率上升 100%,但冲击弹性为 0.3。当前美国加税 145%,冲击弹性已由 1.8 下降至 0.3。
  • 资产价格与居民消费和消费类公司股价表现关系的思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为什么稳股市、稳楼市对消费如此重要,通过哪些途径来发挥作用,对消费的各细分领域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如果中国房地产价格结束下行阶段进入平稳期,居民消费会怎么走,投资者应该怎么投,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 关税豁免90天,将会发生什么?——全球供应链新秩序(2)
    2 至 4 月,特朗普的关税博弈框架开始明朗:从序幕(表明关税态度)到升级(针对所有国家)再到深化(双边博弈)。 4 月 9 日关税税率快速下降,颇具戏剧性,但这并非意味着关税博弈结束,相反关税博弈进入深水区。 美国工业制造业底子偏薄,大量生产生活必需品高度依赖进口,美国或难以承受一次普遍高额的关税带来的滞 涨冲击,特朗普主导关税博弈一条或有路径是“高税率口号-->给定缓冲时间-->观察并博弈-->推进下一步博弈”。未来 90 天预计美国与贸易伙伴国开展双边或小范围多边商谈,关税博弈进入深水区。此间或有反规避调查等非关税行为,抢出口浪潮能否再现,存在不确定性。不论如何,短期内中国企业或将重新考虑产业布局,放缓第三国投资。
  • 美国发动“对等关税战”的影响
    特朗普发起对所有国家加征“对等关税”,表面上是为了解决财政赤字,使制造业回流美国,但实际上是想以关税作为筹码,以解决美国巨额债务负担问题。随着美国国债偿付风险的增加,美元信用受到较大影响,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加动摇了美元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国际贸易体系开始瓦解,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长此以往有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
  • 政策半月观—应对关税,会出哪些政策?
    近半月,最大焦点在于美国对等关税靴子落地、我国也发布多项反制举措。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5.3.24-4.6)的政策跟踪。核心结论:总体看,近半月政策延续聚焦稳增长、扩内需,最大关注在于对等关税落地后的应对。
  • 关税的“经济”冲击:GTAP 模型测算
    对等关税在政策目标上关注贸易逆差和关税收入,但在政策执行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及投机主义特征。“对等关税”最早由纳瓦罗(Navarro)在 2019 年提出,主要瞄准 7 大经济体,目的是降低贸易依赖度、减少贸易赤字,此次对等关税方案也由纳瓦罗主导推出。美国的关税税率及提升速度已超过“大萧条”时期。对等关税落地后(4 月 9 日版本),美国平均关税税率升至 27%,超过 1930 年代初的 20%。对等关税导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上升斜率更陡, 短期内提升 25 个点,1930 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仅使美国平均税率上升 6 个点。
  • 就业数据稳健但市场担忧关税冲击——美国3月非农就业数据点评
    美国 2025 年 3 月的失业率从上月 4.139%略微上升至 4.152%,预期 4.1%。Sahm 法则指标为 0.27%,上月为 0.27%。根据 Sahm 法则,如果这个数值超过了 0.5%时,经济就即将步入衰退期。2025 年 3 月劳动参与率为 62.5%,上月 62.4%,本月较上月上升 0.1pct。 
  • 中国产能周期:变化、机遇与挑战
    目前宏观政策和市场的一个重要关切在于,中国产能周期能否较快回稳,这关系到增长内生动能的变化、物价指标的趋向。本文着眼于 2024 年下半年以来产 能周期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积极变化,资本开支层面的优化调整,展望 2025 年产能周期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内部机遇。

投资分析报告

  • 地方债市场全景梳理与市场前瞻
    地方债一级定价的市场化改革经历三个阶段,目前地方债定价主要以同期限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为锚的市场化定价。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非市场化发行的非固定加点时期):地方债发行 定价参考同期限国债收益率,非市场化定价下地方债发行利差较低,该阶段利差范围为0.03BP49.24BP,平均值为23BP。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国债固定加点模式):财政部指导地方债发行利率以国债收益率为基础固定加点,并设定投标下限为25BP,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间利差范围为24.93BP-33.15BP,平均值为27BP。2021年6月至今(市场化定价趋势):摒弃行政干预,各地地方债发行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区域分化和项目差异正通过市场化机制得到反映,部分地区利差突破25BP下限,该阶段利差范围为5.90BP-24.85BP,平均值为14.72BP。
  • 水风光一体化,能否再造一条雅砻江?——深度研究
    “水光互补”电站利用水电站的库容带来的调节性能以及水电机组快速启停的特性,平抑光伏出力的随机波动,相当于虚拟水电,最终向电网输出平滑、稳定的清洁电力,提升电网对于大规模风光的接纳能力。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