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给宏观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都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影响。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潮流中,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接踵而来的就是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也造成了许多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性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性的影响,影响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而说明出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形式中,我国宏观经济所受到的影响。
-
从1%到11%的历史性跨越 巨灾保险如何增厚灾害“缓冲垫”
在应对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过程中,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其保险保障功能日益彰显。但从近期发生的河南强降雨极端天气灾后赔付情况来看,其中绝大多数出自财产险或人身险,巨灾保险仍面临覆盖面不足、配置比例偏低等问题,巨灾保险功能作用的发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年我国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特别是前不久发生在河南的强降雨极端天气,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灾情,保险业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简化手续、环节、标准,实现快受理、快查勘、快理赔。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17日至8月25日,河南保险业共接到理赔报案51.32万件,初步估损124.04亿元,已决赔款68.85亿元。
-
“数据跑”替代了“客户跑”——浙商银行为小微融资打通快车道
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分布密集。近年来,浙商银行综合运用金融科技优化服务,深耕小微,以“数据跑”替代“客户跑”,驱动小微金融数字化、线上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末,浙商银行小微线上业务累计授信金额超1000亿元,小企业客户电子渠道申贷率达92%以上、网签率达97%、网提率达98%。
-
教育“双减”政策落地 险企热情意外点燃
我国正经历经济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变,由此引发的保险消费需求全面升级,保险不仅需要扮演风险兜底者的角色,还要能提供与健康管理、养老等相关的多样化服务,满足人们日趋个性化的保险需求。需求的变化给保险业供给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人力方面,提升销售从业人员的素质,打造专业化、年轻化的销售队伍、提升销售产能已成为保险公司发力的重点。各上市险企日前先后发布半年报显示,人力队伍大规模缩减,优质的保险销售人员是各家险企必争的“资源”。面对寿险转型和年轻人保险需求的新变化,近期,我国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市场又有哪些新变化?本期报道围绕上述话题展开分析,敬请关注。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份又称“双减”政策的落地,在毫无意外的直接影响了教培人员“饭碗”的同时,却意外地点燃了人身险公司的热情。
-
从遍地开花到趋向规范 “惠民保”能否持续惠民仍需观察
诞生于2015年,惠民保作为一种城市定制型普惠补充医疗保险,经过政府与保险机构的不断摸索,在2020年迎来井喷式增长。直至今年,此类产品的火爆发展态势仍在延续。但相较此前,消费者的心态正从追捧变为理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了惠民保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及在监管引导下的规范性发展。本期报道聚焦惠民保的“前世今生”,寻解消费者疑虑,探讨如何让这种惠民保障模式持续前行,敬请关注。从2015年雏形诞生,到2020年井喷式增长,城市定制型普惠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的发展着实体现了星火燎原的态势。且进入2021年后,这种“火势”还在蔓延。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就有累计超93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100多亿元,这两个数字均已超过去年全年。
-
数字技术如何改变金融机构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和经济理论均表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推动着金融体系的转型与变革。20世纪8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由手工记账向电子自动化转变,实现了跨区域的通存通兑。进入21世纪后,金融机构的网络化转变实现了业务网上审批、资金异地实时汇转,推进了金融机构资金清算、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效率的大幅提升。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些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不断融合,在催生新兴数字金融业态、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是金融发展的规律与自然趋势,应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遵循顺应市场、支持创新和优化监管的原则。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已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这期间,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较为旺盛,不仅年轻人更倾向于移动支付、网络理财等线上金融服务,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人士也迫切需要“不出门、不见面”就能获得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这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
“优”环境与“减”税费激发出市场“新活力”——“十三五”以来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发展状况评估
为跟踪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发展状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税务总局利用税收大数据对“十三五”以来全部涉税市场主体开展了研究评估工作。研究发现,五年多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大规模减税降费,促进了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壮大、税基扩大、市场竞争环境优化的良性互动态势。
-
互联网金融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随着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多绿色理念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因此绿色金融也逐渐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但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也在迅速发展,两者的关系在不断深化,借助互联网金融工具,探索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改善生态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两地上市热 年内6股实现“A+H”
“精神病院第一股”康宁医院要再次冲刺A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记者注意到,包含康宁医院、诺诚健华等在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谋求“A+H”两地上市。经Wind统计梳理,目前“A+H”股共有135只,仅今年以来就有中国电信、时代电气、中集车辆等6股实现“A+H”。据了解,“A+H”两地上市目前仍包含“先H后A”“先A后H”“A+H同步”三种模式,其中“先H后A”仍是主流。业内人士指出,企业都有多元投融资需求,预计“A+H”两地上市会成为今后的趋势。
-
产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践:聚焦河南
本文通过梳理第五章分区域实证研究所得相关结论,结合中部区域典型省份———河南省近年来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经济现状,探讨和论述了产业集聚模式下的政府行政治理边界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各地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
[国研专稿]2021年8月资本市场运行分析
截至2021年8月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合计4467家,比上月增加39家,流通市值70.37亿元,总市值86.73万亿元。其中,沪市上市公司1975家,流通市值41.22万亿元,占比58.58%。深市上市公司2492家,流通市值29.15万亿元,占比41.42%。8月,利率债总发行规模环比上升、同比下降。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的合计发行量小幅下降,共发行11094.90亿元,发行量较上月小幅下降;共实现净融资7558.76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其中,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分别发行6646.50亿元和4448.40亿元,净融资额分别为4680.96亿元和2877.80亿元。全国地方债共计发行8797.28亿元,较上月增加2229.52亿元;净融资额为4833.82亿元,与上月相比增长781.47亿元。截至8月底,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为50.49%,8月发行虽然加速,但依然显著慢于2020年及2019年同期的发行节奏。从发行利率看,8月国债受资金面及避险情绪影响,配置需求较强,发行利率稳中有降;对于政策银行债和地方政府债,除2年期发行利率相较7月小幅上行外,其余主要期限发行利率均显著下行。
-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会议综述:不平衡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观察2021年第56期
美国东部时间2021 年8 月26 日,由堪萨斯城联 邦储备银行主办的2021 年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在 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 “不平衡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美联储主席鲍威 尔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来自经济学界、金融市 场、美国政府和媒体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货币政策与 不平衡冲击”、“财政政策与不平衡冲击”、“疫情 冲击与劳动力市场不平衡”、“低利率与不平衡经 济”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
开放银行模式发展的挑战与展望——基于民营银行视角
自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落地开业至今,已经有19家民营银行获批成立。截至2020年末,19家民营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目前多为“一行一店”模式,业务上无法参与同业拆借、难以发行金融债或大额存单等,存在诸多业务限制,但在股东资源、科技基因和体制机制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营银行主要业务类型包括三类:个人消费贷和小微企业贷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可以说,民营银行的诞生初衷就是带着开放互联、科技创新和差异化经营的历史使命的。除微众银行等“头部”民营银行外,当前多家民营银行整体利润水平较低,仍处于微利经营的状态。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下,民营银行借助自身科技和资源等优势,通过推进开放银行模式跨界互联,与各业态进行融合,尽可能实现差异化经营,满足长尾客户需求几乎成了民营银行发展的必然。
-
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视角探究公司价值维护
《公司法》第142条修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可基于“为维护公司价值所必需”,但此规定仍存不足,适用此条款的具体情形未予明确规定,“公司价值”“维护”的判断标准规定不明,并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忽悠式”回购、内幕交易等潜在风险。为应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运用“公司价值维护”的现存问题,应明确“公司价值”“维护”的判断标准,对其潜在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
-
金融期货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研究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家多次强调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然后重点探讨了金融期货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并论述了我国金融期货发展建议,从而更好发挥其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
中保协建议:明确第三支柱准入要求 统一养老产品标准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近日发布《商业补充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自2018年以来,中保协连续第四次发布有关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供款便利、实现税优方便、投资选择范围广等优势明显。特别是第三支柱进入门槛低,通过财税激励、长期专业化投资、个人账户自由转移等机制,有利于为第一、二支柱覆盖率较低的平台经济灵活就业群体和新兴职业劳动者建立养老规划。同时,在账户制下应当研究探索多种形式的激励政策,通过提高税优支持力度(如降低整体税率、设置差异税率)、简化抵税操作流程(如将抵扣限额改为固定限额标准)、第二和第三支柱合并计量(如允许个人选择将企业年金余额转入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时暂不征税)等举措,鼓励各类群体参与,引导第三支柱长期积累。
-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以H省为例
近年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均与“三农”问题相关,农村发展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农村金融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而且其发展程度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通过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1995-2018年H省农村金融以及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H省农村金融从多个方面正向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应继续从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等入手,提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