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3年第3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3-01-09 -- 2023-01-15)

境内分析报告

  • 2021-2022年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在新能源汽车、5G 通信、消费电子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市场进一步发展。总体而言,2021 年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市场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新基建”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期。赛迪顾问认为,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PD 快充应用需求的爆发将分别拉动SiC 和GaN 材料市场快速增长。未来,龙头企业要紧抓市场格局重塑的历史机遇,注重原始创新,垂直整合产业链各环节资源,通过加强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国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快速应用。
  • 2021-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2021 年,全球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稳步发展,新技术、新概念持续赋能制造业专项升级。通过观念普及、创新驱动、标准建设、试点示范等举措,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已经进入“由点及面、以链成圈”系统推进和深化应用的新阶段。2021 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持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持续增长,并将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21 年底,中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4.7%,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70.9%。
  • 2021-2022年中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2021 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无人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负面影响,但较2020 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改善。全球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7 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25.2%,中国无人机产业规模依然遥遥领先,占比超过80%,大疆创新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无人机企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其中,工业级无人机在安防监控、应急保障、能源巡检、农林植保等应用场景中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消费级无人机以航拍等典型应用需求为主。2021 年,中国无人机产业总体未受到疫情明显影响,在物流、电力巡检、农林植保等领域应用逐步深入,产业规模增速重回两位数,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
  • 2021-2022年中国5G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2021 年,5G 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国际方面,在产业规模上,2021 年全球5G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达到11956 亿美元,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产业结构上,得益于全球5G 基站的快速普及和5G 终端出货量的大幅提升,基础器件层和终端层在全球5G 产业规模中的占比较高,分别占比27.3%和36.9%;在区域分布上,亚太(除日本外)和美国处于5G 产业规模的第一梯队,分别占全球产业规模的29.8%和33.2%。国内方面,在产业规模上,2021 年中国5G 产业规模达到15975.9 亿元,同比增长101.9%,实现大幅提升;在产业结构上,5G 终端层规模实现4824.7 亿元,占比达到30.2%,仅次于基础器件层,较2020 年提升0.7 个百分点;场景应用层规模达到1294.1 亿元,规模占比提升1.2 个百分点,成为2021 年占比提升最为显著的领域。目前,中国正在加快对5G终端、行业平台、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补齐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加速应用落地,发展壮大5G 产业集群,预计到2024 年中国5G 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 万亿元。
  • 2021-2022年中国医疗IT应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2021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在给全球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球医疗IT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2021 年,全球医疗IT 应用市场规模达到13005.1 亿美元,增速高达15.3%。从全球医疗IT 应用市场产品结构分析,硬件市场依然保持最高占比,同时服务和软件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从中国市场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直接加速了中国医疗IT 应用的发展。随着电子病历、远程诊疗、互联网医院等在各地的持续部署和升级,医疗IT 应用在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深层次改革中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2021 年,中国医疗IT 应用市场整体规模达948.9 亿元,同比增长16.1%。“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开展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数字化试点示范,继续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届时,中国医疗IT 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 TMT硬件行业:碳化硅,搭乘新能源发展东风
    寡头垄断市场,产品供不应求:SiC 产业链可分为上游衬底材料、中游外延生长、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市场。虽然我国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SiC 器件生产制造能力距国际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SiC 上中游产业链多被美、日、欧等国企业垄断,外加近年来各国政府提高对新一代芯片研发制造的政策支持,使海外头部公司迅速扩张产能,快速占领市场。尽管近年来我国SiC 企业发展迅速,但在关键技术节点上还有待突破,产品良率与性能均弱于海外竞品,短期内国产替代难度大。

投资分析报告

  • 军工行业:百亿赛道大潮已至,国内厂商百舸争流-模块电源专题
    模块电源为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制电路板上的模块化电源供应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新能源车等领域。受益于军用信息化建设提速及自主可控需求驱动,百亿级特种模块电源赛道正蓬勃发展;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下,头部企业有望凭借技术、渠道及供应链管理优势,迎来黄金发展期。长期来看,民品拓展及产业链延伸有望打破行业天花板,并进一步打开企业成长空间。推荐新雷能、振华科技。
  • 通信行业:关注底部复苏机会-2023年1月投资策略
    运营商经营稳健,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工信部公布1-11 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运营商经营持续稳健,新兴业务维持快速发展趋势。同时,运营商资本开支有望迎拐点,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均提出未来5G 资本开支逐渐下降且资本支出占收比降至20%以下的目标。看好运营商传统业务稳健发展、新兴业务增收,并迎资本开支拐点等实现ROE 企稳回升,建议关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 电子行业:需求回升推助去库存,景气度上升预期强化-被动元器件行业点评报告
    5G手机MLCC用量将提升10~20%,另外,单个5G基站大约需要15000颗MLCC及10000个电阻器,约为4G基站的2-3倍。随着5G手机渗透率的提升以及5G基站建设的推进,被动元件需求有望大幅提高。在车用领域,以动力系统用到的MLCC数量为例,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MLCC用量为平均每辆300-500颗,混动车(包括轻度混动车和重度混动车)数量为1000-1600颗,插电混动车为1500-2000颗,纯电动车为2000-2500颗。电动车渗透率提高和功能迭代带动车用被动元器件市场扩张。在新能源光储领域,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有望带动相应被动元件需求快速增长。
  • 新能源电池行业:利空出尽,性价比凸显-2023年度策略
    电池指数年内大跌27.78%:年内电池指数下跌27.78%,电池指数走势明显弱于沪深300 指数,电池指数大幅下跌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由于碳酸锂价格从2021 年下半年的10 万元/吨涨至2022年4 月的50 万元/吨,电池产业链盈利能力受损;2)由于国内新能车渗透率已突破30%,加之2023 年新能车国补全面退出,市场担心2023年行业需求不足。
  • 电子行业:周期将探底,把握国产替代与成长主线
    在手机、PC等消费电子终端2022年出货量不断下调,疫情封控措施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下,半导体、元件、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均出现25%以上的跌幅。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申万电子指数累计下跌36.54%,相对跌幅(沪深300)为14.90%。全年申万一级电子行业指数跌幅为26.32%,申万二级消费电子行业年初至年末(2022/01/04-2022/12/30)市盈率下跌了43.65%,元件行业市盈率下跌了32.25%。目前电子行业估值整体处于10年历史底部位置,各细分行业估值均处于10年历史底部位置。
  • 通信行业:固网升级浪潮再起,光接入产业的三点预期差-专题研究
    接入网产业投资黄金期正在接近。市场低估了固网接入侧的景气度,认为是单纯的投资驱动且毛利率相对较低,而我们看到从2022 年开始,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重心从5G 无线转向“千兆固网”,同时海外各地政府开始加码推出固网加强计划,全球固网建设拐点已经到来。其三,光接入芯片的国产替代也为上游市场打开了空间。站在5G 后周期的拐点上,面向元宇宙、AR/VR 等应用,“宽带中国”有望二次起飞,PON 产业链作为与固网升级关联度最高的行业,投资的黄金周期正在拉开序幕。
  • 海外TMT行业:行业重心回归性能提升和体验升级,聚焦汽车智能化及XR-2023年CES国际消费类电子
    2023 CES 展会于1 月5 日至8 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今年CES 展会迎来全面线下复苏,迎来约10 万名与会者,以及3200+家参展商,其中中国公司参与数量为485 家,自2020 年后因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企业数量大幅缩水。2023 CES 设定的六大科技主题包括企业科技创新、元宇宙与Web3.0、运输与移动性、健康科技、可持续性以及游戏及服务,今年热点除传统热门汽车、PC、显示、芯片等之外,元宇宙、智能健康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品发布和技术迭代颇为吸睛。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