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采用先酸化再空气氧化的方法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了纯化处理,并制备了2种环氧树脂(EP)/CNTs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NTs及纯化CNTs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冲击性能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处理后,CNTs表面的催化剂粒子和无定形碳被去除,得到了纯净CNTs;当纯化CNTs含量为1.5%时(质量分数,下同),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分别为24.95kJ/m2、127.2 MPa;当纯化CNTs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达1.237 W/(m·℃)。
-
芳香性聚酰亚胺的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综述了芳香性聚酰亚胺(PI)在共混、共缩聚以及结构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共聚改性按引入基团的不同又分为聚酰胺酰亚胺(PAI)、聚酯酰亚胺共聚物、引入含氮杂环等,结构改性包括在主链中引入杂元素、功能性侧基的引入、引入扭曲或非共平面结构,并提出PI在阻燃领域的发展方向。
-
废弃聚苯乙烯颗粒接枝改性制备防水涂料的研究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采用溶液接枝法对废聚苯乙烯(PS)进行接枝改性制得PS接枝共聚物,然后以PS接枝共聚物的乳液为基料制备改性PS防水涂料。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S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以及填料和增塑剂的用量对改性PS防水涂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S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工艺为:PS用量为30g,溶剂用量为60mL,引发剂用量为2.2g,单体用量为20g,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h;向改性PS乳液中填加10%的填料和4%的增塑剂制得的防水涂料性能最佳:耐水时间为25h,耐盐时间为27h,表干时间为18min,冲击强度达50kg·cm。
-
三嗪三苯基次膦酸仲丁酯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以三聚氯氰和苯基次膦酸二仲丁酯为原料合成了磷、氮协同阻燃剂2,4,6-三(O-仲丁基-苯基次膦酰基)-1,3,5-三嗪化合物,对各步反应进行了优化;用红外光谱、核磁等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用极限氧指数方法测试了产物的阻燃性能等。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三聚氯氰和苯基次膦酸二仲丁酯的摩尔比为1∶3.2,100℃持续反应5h,同时分馏出反应生成的2-氯丁烷,蒸馏出有机溶剂,重结晶得2,4,6-三(O-仲丁基-苯基次膦酰基)-1,3,5-三嗪,产率为89.4%;该产物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及该产物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分别阻燃PBT的最高极限氧指数分别为21%、30%、26%,且融滴均较慢,成炭性均较好。
-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ABS-g-(GMA-co-St),AGS]为改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80/20)共混物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改性后共混物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两相间的界面黏结增强;AGS对PBT/PC共混物具有强韧化的作用,与未添加AGS的PBT/PC共混物相比,当AGS含量为10份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9.8%和17.4%;AGS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界面强度和相容性;添加AGS能够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峰温度,起到促进晶粒生长的作用.
-
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及其发泡行为研究
采用密炼机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乳酸(PS/PLA)共混物,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法制备了PS/PLA共混物泡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LA等温结晶行为、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和PS/PLA共混物泡沫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反应型增容剂使PLA的等温结晶速率提高,晶体尺寸降低;增容剂能够促进PLA在PS中的分散;PLA的加入在发泡过程中能够起到异相成核作用,PLA的结晶有利于气泡的增长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