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广州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本文总结了广州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广州海洋经济未来发展条件以及海洋产业发展重点,提出了推进广州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
-
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再认识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微弱增长期,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需更多驱动力。当前,TPP和TTIP等新规则的构筑使世界自由贸易体制面临空前的碎片化趋势。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外部增长环境。“一带一路”的倡议正是在发达国家重构全球经济板块和市场一体化的格局下被提出,旨在为中国在增长较快又有增长潜力的经济带建立密切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关系,以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2016年世界经济的增长情况,回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区域和双边贸易规则的构建,最后从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欧洲一体化和亚洲一体化的贯通、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以及国家战略考虑等层面对“一带一路”的意义从战略上进行了深刻的再认识。
-
广东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在充分掌握广东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家电与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广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广东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政策建议,为全省“十四五”时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挑战、风险与策略调查
现阶段,我国企业“走出去”势头强劲,规模与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那么,在“一带一路”推进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机遇?企业跨国并购之后的文化差异应如何应对?中国新旧热点投资地——美国、欧洲、非洲和印度等地区又存在哪些市场机遇与风险?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融资渠道和方式有哪些,又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进?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2015年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进行了调查,收集各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观点整理汇编,以供参考借鉴。
-
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成功经验案例分析
本文分析对比了山西右玉县新中国成立前和当前在经济发展、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基本历程,总结了在推动机制、整体工作谋划、改革创新、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出了遵循自然规律、优化推动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复制推广经验等启示。
-
统筹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考量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态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流域生态禀赋根本改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编制黄河流域全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方面,坚持整体统筹,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区分类实施保护;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面,坚持机会公平、水权平等原则,探索建立完善的用途分类、用量分级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的建议。
-
工业品品牌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工业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党的十六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十七大“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和十八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战略指引下,我国制造业逐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工业品牌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重点对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海洋工程与船舶制造四个细分领域的品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中国林权法律法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
本文结合了国际发展绿色能源大潮与中国国土绿化行动、林业经济建设的政策方向,聚焦现行林权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现状,分析了林权流转交易、林权流转监管、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即建立健全规范林权流转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是进一步推进林权改革创新工作、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
库布齐沙漠治理的做法、模式及经验
库布齐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该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本文分析了在绿色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的共同引导下,库布齐的以科技治沙为主导,以产业治沙促发展,以“生态—产业—民生”多元发展为核心的“库布齐模式”;继而,本文探讨了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经验,“库布齐模式”全方位地协调了政府、企业、农牧民的利益,使各方主体通过出台政策、增加投资、积极参与的方式,与延续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成果,为全世界防沙固沙提供了中国经验。
-
国有林场做大做强生态林业产业和产品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一些国有林场生态产业和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来看,中国林场在提供生态产品上还没有跟上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进程。分析其原因,发现中国国有林场存在林业产业链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人才紧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国有林场应该优化林业生态产品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员配备素质等政策建议。
-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对策研究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既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向内陆地区纵深发展的趋势,也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是河南省在加快实施国家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四张牌”的同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的重大举措。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现实意义、基础条件、制约因素和突破口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
-
“一带一路”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应对
“一带一路”的目标是与沿线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本文首先综述了“一带一路”被提出的内在逻辑和时代背景,指出“一带一路”着眼于解决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调整演变的主动牵引。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关系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挑战。最后针对如何应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塑造良好的战略环境、整合国际资源、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文明融合以及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等全方位的建议。
-
合作多元化发展战略
澳门目前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仍然受到制约。澳门地域、人才、产业发展等问题都无法很好地靠自身能力来解决,因此,其必须通过区域合作来解决自身的限制,施行合作多元化战略。
-
实现天然林保护全覆盖的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中国天然林资源概况进行了总结,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部分,在生态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次,对中国林业政策体系进行了梳理,深入探究了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最后针对天然林保护全覆盖的实现,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统一调查规划设计、提高林业资源整合能力,完善保护修复制度、全方位深化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