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监管,铸就创新与安全平衡之道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显著地影响各行各业变革。今年以来,大模型技术与 AIGC 快速融合发展,大模型生成的内容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相应地,应用门槛的不断降低,使得“换脸”、“变声”等手段更容易实现,因 AIGC 滥用带来的虚假信息、偏见歧视乃至意识渗透等问题无法避免,对个人、机构乃至国家安全都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新监管需求也随着而来。目前。AI 多带来的新安全问题主要包括 AIGC 内容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
-
消费电子行业:什么是空间计算平台?
空间计算定义人机交互新范式,将机器中的空间(虚拟空间》和空间中的机器(物理空间》更好地联系在一起,让机腾成为人生活工作中更全面的伙伴,@解决计算设备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体积的冲奕;2提供更直观的显示和更自然的交互;@实现虚拟空间和真实物理空间的融合;4创建更深层次的连接。空间计算平台通过人、环境、空间计算设备的辆合实现更智能化的控制。空计算平台以环境信息和用户意图为输入,以呈现给用户的虚拟信息和作用在真实空间物体的操作指令为输出,实现直接,复杂的反馈回路,人、环境、空间计算设备形成相互据合的有机系统,提升智能化程度。
-
聊聊交换机,和AI有什么关系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法律层面上,OSI 七层协议为国际协议。20 世纪 80 年代,为了规范化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从而满足开放式网络的需求,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协议被提出,其采用了一种七层网络。事实层面上,TCP/IP 协议为国际协议。在 OSI 七层协议七层模型建立之前,TCP/IP 协议簇便已开始运行,且因特网在当时已覆盖了,借因特网的助力, TCP/IP 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
计算机行业:Cohere专注自然语言处理,降低企业应用AI风险-他山之石系列报告(四)
Cohere 致力于为企业定制生成式AI 服务。Cohere 成立于 2019 年, Cohere 专注 于为企业提供文本类生成式AI 服务,可基于企业数据进行模型定制。2023 年6 月8 日,Cohere 获得了2.7 亿美元的C 轮融资,投资者包括Oracle、 Nvidia、 Salesforce 等。Cohere 的估值也随之来到20 亿美元,在基础大模型领域仅次于 OpenAI 和Anthropic。
-
持续关注中报催化行情;建议重视增材制造和刀具板块投资机会
本周(2023.7.10-2023.7.14),中信机械行业上涨0.55%,表 现处于中下游,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 18。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 1.92%,中小板指数上涨 1.69%,创业板指数上升2.53%,机械行业上升0.55%,表现居中。从涨跌幅排名看,机械板块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名,总体表现处于中下游。
-
机器人行业:机器人灵巧手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本篇报告聚焦机器人灵巧手,主要探讨灵巧手的演变历程、分类方式以及未来有可能的发展方向。
-
机械行业:国产自主可控持续推进,关注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国产化产业链
我们认为首先继续持续推荐今年潜在的大风口: 产业链安全。中央、国务院近期各项重要会议都对产业链安全、高端制造等领城有更强的关注和推动。中长期看,供应链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一致认同、国产化经济性好、国产技术积累突破节点到来等多重逻辑共振下,行业逻辑硬、内生推动力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我国高端装各制造业向制造强图突破的关键点。
-
看好PCB多下游驱动有望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2023H1申万印制电路板板块上涨22.1%,在电子行业三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跑赢申万一级电子指数 11.1pcts。2023Q2 申万印制电路板板块下跌3.84%,在电子行业三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6,跑赢申万一级电子指数0.06pcts。6月(6/1~6/30)印制电路板指数跌幅整体高于部分主要指数。6月申万一级电子指数上涨 1.6%,申万二级元件行业指数下跌0.57%,半导体元件细分板块中,印制电路板(PCB)6月下跌1.53%,被动元件6月上涨1.31%。
-
互联网行业:电商出海,乘风而行,锐意进取
中国电商平台近年来凭借供应链和运营优势在海外迅速崛起,发展出以全托管和海外仓为代表的新兴商业及物流模式。市场拓展方面,电商平台主要依托垂类深耕和低价策略,瞄准海外“价差”市场迅速扩张。平台策略方面,SHEIN 深拼快时尚品类,近期积极推动本地化进程和第三方平台发展,以提升盈利能力并抵御潜在合规风险; Temmu 采用全托管模式,以绝对低价占据用户心智,或通过动态毛利率策略提升盈利能力,目前新站点拓展节奏较快。中短期内,二者或将保持错位竞争态势,共享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
-
海外大模型应用商业化进程加速,国内有望先B端后C端逐步落地
海外大模型商业化开始加速,国内也将先 B 端后 C 端落地:上周微软与 Salesforce 均对旗下重磅智能化应用进行了定价,相关价格均超市场预期,体现企业服务巨头对大模型赋能的 B 端产品有着较强的信心。从国内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发布,目前 B 端产品落地的障碍相对较小,大模型公司已开始建设生态体系并推动 B 端应用落地,而 C 端需等到大模型备案正式落地后才有可能加速。我们认为,能够开发新产品、或者提高付费转化率的产品,有着较好的业务弹性。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亟待开发的蓝海
数据要素有望开启三十年黄金发展期,整体规模可能会超过 60 万亿元。近期重磅政策频频落地,中国有望迎来数据要素元年。据发改委专家观点,数据要素全链条投入产出,以及围绕数据资产的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体规模可能会超过 60 万亿元,同时有望迎来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2022 年 12 月至今,我国相继发布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相关征求意见稿、顶层设计《数据二十条》、《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并宣布组建国家数据局。随着国家层面发布多个重要文件为我国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细则、地方政府与企业实践有望持续推进。我国有望迎来数据要素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