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卫生和社会工作(2021年第33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1-10-08 -- 2021-10-17)

行业资讯

境内分析报告

  • EMIS Insights -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 2021年第二季度
  • 江涵秋影雁初飞——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养老产业是块潜力巨大,具有稳定性的大蛋糕,加上土地,人才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占比极高,养老产业最终必将走向区域化和规模化。在摸着石头的过河的现今,制胜关键在于找准正确的长期定位和战略,明确认知,坚持长期主义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细心耐心关注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 2021年中国消费者全健康需求洞察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0亿。其中,10~24岁青少年人口2.29亿(占比 16.4%),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高压行业就业人数2.48亿(占比17.7%),22~45岁育龄女性2.38 亿(占比17.0%),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而55岁及以上人口为3.52亿(占比25.1%)。 青少年、高压行业人群(以下简称“高压”)、育龄女性以及55岁以上初老人群,都超过了总人口的15%的比例,他们具有差异化的健康需求,共同构成了“全健康”的四大策略人群。
  • EMIS Insights -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2021年第一季度

综合分析报告

  • 2019年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全球视野与浙江实践
    德、美、日、韩等国较早进行康养产业探索,并分别发展出适应各自国情的森林医疗、森林保健、森林浴与森林福祉服务等不同模式。和国外森林康养研究与实践相比,我国森林康养产业总体上起步较晚,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传统中医药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进行不断探索。本研究以浙江省森林康养发展实践为案例,将其分为较为典型的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模式是以安吉为代表的自上而下、有意识地进行规划打造的全域森林康养基地;另一种模式是以磐安县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由市场主导形成的森林康养区域。研究发现,尽管二者在发展模式上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共同的发展经验。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环境、康养居住条件,优化康养体验项目、医疗设施服务,并进一步完善康养小镇功能和等级认证制度。
  • 1960~2019年康养小镇发展与实践:以广西巴马县甲篆镇为例
    在健康中国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长寿之乡的康养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长寿之乡尤其是百岁老人的符号价值凸显。本文首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和健康地理环境进行背景介绍。选取我国最负盛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为案例地,在对广西巴马县健康地理环境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巴马县甲篆镇康养旅游概况,对甲篆康养小镇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对促进大健康产业成为我国长寿之乡支柱产业具有案例示范意义。
  •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新一轮医改以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共同富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制定本规划。
  • 2016~2019我国医养结合:康养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
    “医养结合”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方向,是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多个案例城市医养结合服务开展的现状调研,发现在实践中“医养结合”缺乏有效合作模式与运作机制、专业化医养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职能部门间缺乏协调管理机制等。为高质量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建议创新医养结合的合作模式与运作机制;构建多层次的专业医护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标准体系;改革、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医疗体制;健全医养一体化的行政协调机制。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