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医疗服务纵向整合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目的:了解农村医疗服务纵向整合影响因素,为整合提供政策依据。方法:2015年8月,对江苏省三地288名整合参与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农村医疗服务纵向整合影响因素。结果: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分别为组织管理因子、激励机制因子、政策及配套措施因子、信息共享及业务交流因子。卫生管理者、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对影响因素评价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03、0.04、-0.02。结论:出台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建立互相交流沟通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整合成功的保证。
-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验能力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在实验室检验能力方面的建设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利用SAS 9.2软件和Excel 2010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我国各级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人数及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专用实验室数量在2012年增幅较大,之后增长速度放缓;实验室仪器设备拥有率在2011年急剧增加后趋于平稳,东部地区各级疾控中心平均拥有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省、县区级疾控中心基本检验项目达标率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而地市级疾控中心基本检验项目达标率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
-
江苏省常州市区域医疗机构服务协同案例分析
目的:分析常州市区域医疗机构服务协同的背景、主要做法和实施效果,总结典型经验,为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运用定性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基于管理协同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常州市通过市级层面统筹建设医疗联合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医联体内部资源整合,建立问题反馈机制等措施初步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服务协同。结论:市政府制定政策统筹推进、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医联体内部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区域医疗机构服务协同,但仍存在协同程度不紧密,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扩大紧密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实施范围,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政策。
-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的经济效应——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消除健康的内生性问题导致的偏误,利用CHNS数据库中我国农村居民4年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文章证实了健康的经济效应,并建议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视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健康的经济效应。
-
移动购药的运营现状分析及监管建议
目的:探知移动购药的运营现状,对药品类线上线下零售模式(O to O)的监管提供建议。方法:对现行法规进行解读;对我国现有的药品类移动商城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药品类“O to O”零售企业提供的服务和质量参差不齐,现行法规对其约束不够,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尚有不足。结论:建议从监管法规、准入资质、质量检查等方面建立制度,对药品移动购药加强规范和约束。
-
医药改革新形势下品技术转让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分析医药改革新形势下药品技术转让的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药品技术转让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医药改革背景,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控的措施。结果显示,药品技术转让过程中存在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及技术风险,药品技术转让双方应从适当改革药品技术转让方式等方面加以应对,规避或防控风险。
-
激励机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医药卫生管理开始实施改革。将激励机制应用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可有效促进医院快速发展和稳健运行。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是可直接发现医院现存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不合理、不规范、不人性之处。实施激励机制应注意精神与物质双重激励机制、采用岗位差异多元化手段及提高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时效性。
-
慢性病管理是零售药店发展的重点方向
零售药店作为慢性病管理载体优势,可以弥补追踪患者院外后续康复期间的服务缺口。零售药店应抓住三大核心内容、五个关键管理、七项细分工作,引导慢性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以身边的专业药店为健康驿站,医生、药师、家属、患者及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干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来改善和达到慢性病康复治愈的目的。零售药店除了做好药品供应服务以外,更需要利用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等服务的方便性,跳出慢性病用药本身,更多地从帮助慢性病患者做好膳食调整、运动强化、体质增强、生活习惯改善等基础性健康措施着手,从更大、更广的专业服务范畴上去创新慢性病管理,增加药店与患者的粘性和忠诚度。
-
社区居民药学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的药学知识情况和药学服务需求,探索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方法:选择在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及在万寿路辖区内居住的居民,共计对806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本辖区66.2%的居民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86.43%居民家中的常用药物来源于医院,64.33%居民就医首选三级医院;有56.10%的居民对药品不良反应“大概了解”;有52.13%的居民认为社区药学服务非常重要;窗口咨询是最受居民欢迎的药学服务形式。结论:社区居民迫切需要药学服务,社区药师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药学服务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模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合理使用药品水平。
-
“互联网+”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影响与挑战
“互联网+医疗”模式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体系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各个环节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着变革、升级和转型,更优质、更理性、更科学的医疗服务体系新生态正在悄然形成。但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相关立法和政策引导并制定科学的监管体系来解决,这样才能促进“互联网+医疗”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
珠海市大病保险政策对不同医疗保险人群待遇差异的影响
目的:分析珠海市大病保险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大病保险政策对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人群待遇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珠海市2012年、2014年医保患者的数据,对大病保险待遇获得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病保险待遇获得概率的因素,构建三重差分模型比较大病保险政策对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人群实际报销比差距的影响。
-
互联网对药品供应体系影响的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数据获取、存储和使用的空间限制,使医院间、医院与其他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医院处方流动的藩篱被破除,社会药店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药品流通企业通过药品供应链延伸服务,促进了医院药品供应模式转型。药品流通企业也从传统“拉”式被动服务变为“推”式主动服务,并向智慧服务方向转变。药品流通骨干企业的药品战略储备模式也发生变化,药品生产企业被纳入了战略储备体系中。互联网技术为实现对药品的全方位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为药品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
美国FDA哨点行动及其对我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管理的启示
目的:介绍美国FDA哨点行动背景、项目、内容、特点,为我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共享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围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哨点行动计划收集材料并梳理分析。结果与结论: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资源共享与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工作密不可分;顶层支持有助于数据协同共享等工作开展;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式值得借鉴;产学研结合有助于开展数据分析挖掘;相关方广泛参与有助于从源头保障数据质量。
-
政府公共卫生供给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分析
目的 建立科学的政府公共卫生供给评价指标,使得政府公共卫生管理有效、投入公平。方法 在梳理现有关于政府公共卫生评价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依从数据可得、操作可行等原则,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在政府公共卫生筹资、人员和机构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政府公共卫生供给的6个指标内容,并将我国2010—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代入到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中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 我国在公共卫生供给方面具有一定的行为偏好,且2010—2014的政府公共卫生供给整体呈增长趋势。
-
中国医生集团模式及法律风险防控建议
本文介绍了医生集团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模式,并分析了中国医生集团发展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主要法律风险表现在:医生集团的性质模糊,法律法规对其监管缺乏明确的规定;医生集团合作模式的合法性难以界定,对合同有效性和落实缺乏法律保障;受到利益驱使和法律规范的缺位,集团医生可能会非法转移病人;多点执业政策不完善也为医生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法律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以下防范措施:首先,应明确医生集团的性质、监管和税收标准;其次,对医生集团合作模式的合法性确立标准,规范医生集团的行为;最后,应该确保多点执业政策与《医师执业法》的贯通实施。
-
香港地区药物安全网对大病医疗保障的启示
补偿患者高值药品费用是大病医疗保障的重要途径。我国香港地区建立了药物安全网,在提高高值药品可及性、减轻患者疾病负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系统梳理了香港地区药物安全网的历史沿革、药品纳入流程、药品及患者申请条件、发展现状以及特点。指出我国内地虽已逐步通过药品谈判建立保障大病的高值药品目录,但机制尚不成熟。应借鉴香港地区药物安全网,建立高值药品目录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实现高值药品目录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的衔接。同时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筹资机制,扩大高值药品保障范围。最后坚持买赠结合的谈判原则,改革单一的定比例补偿方式,以进一步加强大病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