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乳酸吹膜过程中传热系数的研究
通过Fluke热像仪采集聚乳酸(PLA)在挤出吹膜过程中的温度场,研究冷却风风量(Q_v)及吹胀比对PLA吹膜过程中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h)的影响,同时对传热系数在低Q_v下和高Q_v下随高度的变化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随着Q_v增大,温度下降速率增大;低Q_v下(Q_v=0,0.66 L/s),随着Q_v增大,h变化不明显;高Q_v下(Q_v=1.32、2.00 L/s),随着Q_v增大,在距口模出口高度(Z)为0~0.03 m内h增大明显;随着吹胀比的增大,温度下降速率增大,在口模位置处h增大明显;在不同Q_v下,h可近似表示为高度Z的函数。
-
全生物降解聚乳酸/聚碳酸亚丙酯共混物研究进展
介绍了完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熔融及结晶行为、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加工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选用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乙酰柠檬酸三辛酯(ATOC)、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及新型植物基增塑剂ID-37制备了增塑聚氯乙烯(PVC),对添加53份增塑剂的PVC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180℃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80℃时静态热稳定性DOTP与TOTM最优,DOP与ID37次之,ATBC与ATOC相当;增塑剂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对硬度影响较大,其中DOTP与TCTM所增塑PVC的肖氏硬度(A)比其余4种增塑剂增塑PVC高约5度;TOTM及ATBC增塑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相对较高,约为-22℃,其余4种较为接近,约为-25℃。
-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苯酚、氢化钠为原料,碳酸钾为催化剂,丙酮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核磁磷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HPC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丙烯酸树脂中,测试了不同添加量HPCP的丙烯酸树脂的阻燃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HPCP的添加量为20%时,丙烯酸树脂的垂直燃烧可达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从17.5%增加到32.2%,空气中700℃时残留质量提高至18.95%,平均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至43 kW/m~2和37 MJ/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