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综合分析报告(2013年第2期)
(报告加工时间:2013-04-22 -- 2013-04-28)

综合分析报告

  • 2013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2013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1%。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9%。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1.0%;食品价格下降2.9%,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1.3%,服务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
  • 行业季度报告——宏观经济2012年3季度
    201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外需和内需双双不振,我国经济增长延续逐季下滑态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渐显效,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正在形成。
  • 201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逐步趋稳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经济运行企稳、结构调整加快、民生继续改善的积极变化。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增长7.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 行业季度报告——宏观经济2012年4季度
    2012年4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小幅回升,当季GDP同比增长7.9%,比上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增速虽低于上年,但也超过了年初预计目标。需求端有所改善,国内消费与投资增长保持小幅提速势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速的负拉动进一步缩小。生产端略有回暖,一产增速小幅加快,二产增长保持平稳,三产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小幅回升。其中,在国内投资需求拉动下,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反弹,4季度同比增长10.0%,比上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
  • 201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201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1-2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6%。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 2013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2013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2012年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79%。
  • 201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 行业季度报告——宏观经济2012年1季度
    2012年1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工业回落速度有所加快,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继续收缩,物价涨幅收窄。经济增长放缓既有外部经济减慢的影响,也有前期刺激经济增长政策退出的影响;既有短期库存周期调整的影响,也有过剩产能调整和制造业更新投资缓慢的影响。
  • 行业季度报告——宏观经济2012年2季度
    2012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蔓延,外部需求更加疲弱;加上国内房地产等政策主动调控以及经济潜在增长速度放缓等多重因素相互叠加,导致我国经济减速特征明显,出口、投资和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去库存”压力增大,通胀压力明显减轻。为了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对“稳增长”政策进行了预调微调,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呈现初步企稳迹象。
  • [国研专稿]培育和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兴现代服务业,代表性行业有文化、电子商务服务、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这些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快,发展空间大,是我国今后重要、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在前期已经推出的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充分释放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补充和调整;探索和推进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方式和监管方式改革;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支持新兴现代服务企业“走出去”。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