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企业创新知识金字塔构建
文章围绕企业创新,构建了企业知识金字塔架构,分析知识架构对汽车企业创新和企业获得市场垄断地位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汽车发展趋势,分析了智能化环境下的汽车知识架构,对汽车企业完善技术规划及核心人才布局有一定借鉴意义。
-
汽车模块化设计动向与展望
过去,为了确保汽车的振动、噪声和乘坐舒适性等性能,需要微调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互“协同型”典型产品。近年来,汽车的模块化设计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德国VW汽车公司(以下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模块化设计发展很快。
-
浅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借助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供应商及支持性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状况,机会和政府六个要素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中国汽车产能究竟过剩了吗?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钢铁、煤炭、水泥、船舶、平板玻璃、电解铝、风电、光伏、石化和纺织业产能严重过剩,被认为是“去产能”的重点行业。
-
车企如何应对“史上最严”油耗标准?
回顾我国实施的第三阶段燃油消耗限值标准,各车企的达标情况可谓差强人意。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15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乘用车行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97L/100km。而去年,这一数字为7.22L/100km。这意味着,2015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降反升,而且增长了0.75L。工信部的一纸公告让诸多车企一直紧绷的弦再次收紧。
-
燃料电池汽车典型企业发展分析
燃料电池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现代、丰田、本田这三个汽车企业已经推出市场化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本文对这三个汽车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与其对标,同时提出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
基于心理模型的汽车满意度数据可视化系统交互式GUI研究
“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已成为交互界面设计领域的主流,心理学研究中的“用户心理模型”对于交互式界面研究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良好匹配用户心理模型的界面,能够显著缩小用户在认知界面过程中执行阶段与评估阶段的障碍,从而提升界面的易用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文通过用户行为观察和用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数据可视化系统的相关汽车企业用户进行实际调研,搭建了有针对性的“用户心理模型”,使设计人员深入有效地定位到了汽车企业用户的需求,并据此对可视化系统界面进行了初步设计。
-
新能源汽车仍在路上2020年将迎来真正的决战
在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辉煌成绩的背景下,虽然2016年前三季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产销量增幅以及产销总量等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有人甚至开始担心,国家中长期规划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目标能否按期完成。
-
互联网造车在质疑中前行
今年以来,互联网造车风生水起,IT企业加速进军汽车业。尽管业界对“互联网造车”还没有达成共识,但风风火火的造车运动已在历史潮流中滚滚向前。
-
聚焦新形势下的汽车人才变革创新——记2016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
“互联网+”对汽车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将使汽车在产品、生产及商业模式等各方面更加智能化、更有效率。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提到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都促使汽车人才发展要顺应产业要求进入新格局,推动汽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转型升级。
-
2030年电动汽车将与燃油汽车平分天下?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在30万辆以上,数量占到汽车整体销量的1.35%。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发展增速和总量两个指标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
汽车经销行业信用风险分析
2014年以来,我国汽车经销行业亏损面扩大,部分地区4S店出现倒闭潮,汽车经销行业信用风险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梳理了汽车经销行业发债企业信用状况及级别迁移情况,并结合12家样本企业的经营绩效分析,对我国汽车经销行业信用风险特殊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
2016年三季度汽车投诉分析报告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2016年三季度共接到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有效投诉10,926宗,环比增长7.5%,同比2015年三季度则增长了29.7%。至此,2016年前三季度月均投诉量均已超过万宗,创造了车质网的历史新纪录。本季度投诉共涉及120余个汽车品牌的550个车系,环比增加了40个车系,同比车系则增加了39个。
-
车联网时代汽车行业将何去何从?
9月28日,适逢2016上海浦东国际汽车展览会举行之际,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的“2016上海(浦东)车联网峰会暨中国汽车互联网+创新大典”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隆重召开。
-
我国汽车有害物质管理的环境经济学思考
2016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载客车辆(M1类)车型的国家标准<汽车禁用物质要求>符合性情况名单(第一批)》。本论文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我国汽车有害物质管理现状及成效分析,利用环境经济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出我国汽车有害物质管理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
中国汽车后市场即将迎来蓬勃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市场规模达到1180亿美元,预计将以复合年均增长率12.7%速度持续增长,于2020年达到2140亿美元。2018年,中国汽车的平均车龄有望超过5年。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一旦车龄超过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有望迎来新的繁荣。
-
汽车行业氢氟碳化物(HFCs)减排国际政策环境研究
氢氟碳化物(HFCs)作为破坏臭氧层的气体(CFCs和HCFCs)的替代物被广泛使用,但HFCs的大量使用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因素中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已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削减HFCs。本文分析了HFCs减排的国际条约和欧美日国家汽车行业氢氟碳化物(HFCs)削减的政策环境,以期为我国汽车行业HFCs减排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
中国汽配B2B行业发展报告(2016)之环境解析
1953年,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兴建,并于1956年建成投产,解放牌卡车诞生。“中国一汽”的建成与投产拉开了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的帷幕。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政策》分别从“产量发展目标”、“产品发展重点”、“产品质量把控”、“产品技术”、“投融资与外资利用”等各个方面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方案。其后,随着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身份的恢复以及加入WTO的实现,我国的汽车产业在与国际市场不断的接轨融合过程中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并伴随着自90年代中期至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应用,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正沐浴在一个从传统生产到智能制造,从传统产销到供应链协同运作的产业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