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22年第5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2-01-24 -- 2022-02-13)

行业资讯

中文技术报告

  • 河南省绿色能源发展指数研究与应用
    推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开展能源绿色转型进程的客观、高频、量化评估,及时准确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绿色能源发展指数的研究与构建,依托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统筹绿能开发、绿能消费、绿能生活三大维度,设计了“三级三类”的评价指标,形成了绿色能源发展指数体系,并以河南省为样本开展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绿能指数”稳步提升,在全国排位累计提升了9位,其中绿能开发指数、绿能消费指数、绿能生活指数年均分别增长76.7%、29.7%、5.4%,体现出“十三五”期间能源供给引领了全省绿色转型,能源需求的绿色发展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投资分析报告

政策环境报告

  • 中国生态治理问题及其优化思考
    本文首先指出,在生态统筹协调治理中,政府与社团组织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不对称关系,以政府处于强势地位,而其他治理主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特征;其次,提出了在资源依赖的视角下,党政主体生态治理的权责同步扩大,“关键少数”的治理责任愈加突出等;继而,总结了不对称关系下生态治理的优化路径,即坚持党的全方位领导,打造生态治理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和环境等,从而不断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效能。
  • 新时代农村能源转型变革典型模式与对策建议
    加快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变革,是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关键性举措。本文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经济适用”原则,在系统总结国内农村能源变革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河南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将河南农村划分为资源驱动型、经济引领型、农业主导型、生态保护型四类,分类提出了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发展目标及转型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综合分析报告

  •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林业学科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
    为加强林业学科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林业学科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技的供给能力,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要求,本文对国内林业学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进行总结,提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全方位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协同创新等建议。
  • 河南省地热资源监测平台的构建与发展建议
    近年来,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态势强劲,地热供暖面积已经超过1亿平方米。地热资源动态监测是保障地热资源科学统筹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河南省促进地热能供暖的指导意见要求,先供暖领域、后其他领域的工作部署,开展了河南省地热资源监测平台的建设。河南省地热资源监测平台的建设将充分利用地热资源这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新型能源,分别面向政府、社会、市场提供决策建议、科普科研、技术咨询等服务,为河南省地热资源科学统筹规划、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高质量完成“双碳”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村能源消费情况调查
    全面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地区,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地区,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地区。本文以河南为样本,全面开展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情况入户式调查,厘清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助力河南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河南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呈现消费品类多样化、能源选择品质化、生活用能电气化的趋势特征,以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豫北、豫中、豫西地区商品化能源消费比例高”的地域差异;河南农村能源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补强、居民收入水平限制能源消费能力、清洁用能意识有待增强等突出问题,亟待加快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性与清洁性兼顾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强能源政策支持与保障、加大清洁用能宣传力度。
  • 碳达峰碳中和下新型储能经济性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储能可通过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增强电网的灵活响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源转化利用效率,对于全省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动河南省储能设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本文在梳理储能技术发展和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储能项目的成本构成和发展趋势,测算了新型储能项目投资收益情况。基于河南实际,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个维度对新型储能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完善电价机制调节、优化调度运行方式、逐步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建议,推动储能与新能源、常规能源协同发展,为河南构建多轮驱动的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等建议,助力河南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站稳脚跟。
  • 中国生态林业发展报告
    本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新《森林法》的修订与实施,国有林区改革和林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等成绩,对生态林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018年中国生态林业发展指数进一步提高,2018年较2017年提高了2.38个点,增长率为4.6%。中国森林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森林蓄积量、面积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动全国森林生态发展指数从2017年的7.30增长至2018年的7.78,增长幅度为6.6%,为2013年以来最大增幅。2018年中国林业产出指数进一步快速提升,从2017年的15.64上升至2018年的17.92,增长幅度为14.58%。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给出“十四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新《森林法》、聚焦高质量生态建设、推动林草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的建议。
  • 碳达峰碳中和下河南省节能提效路径研究与建议
    节能提效是加快推动能源革命、合理控制消费总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必然要求。河南作为传统能源大省,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快推进全社会、各环节节能提效。本文详细阐述了加快推进节能提效的重要意义,站位河南视角,系统梳理了全省能源消费情况以及节能提效面临的形势,从优化终端用能结构、推进重点行业节能两方面,提出了河南大力实施节能提效的具体路径与典型模式,最后聚焦结构、服务、标准和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节能提效的相关对策建议。
  •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体系研究
    本文在阐述活动体系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中国开展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研学教育市场主体鱼龙混杂、研学教育活动体系开发不够系统等问题,从顶层设计、推进举措和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全方位提升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内涵和品质,建立一批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基地、营地,打造一批具有地区或行业示范性的自然教育和研学营地教育精品线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教育网络,出台更多的政策,投入更多的资源,进一步完善自然研学的组织管理、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 河南省碳排放监测分析平台构建与应用
    碳排放监测分析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有助于摸清排放底数、明确减排重点,对于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能力、推动清洁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梳理了碳排放监测分析平台的建设背景,依托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开展了河南省碳排放监测分析平台的功能体系设计工作,建立了涵盖区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模型库,构建了“省—市—县—企业”碳排放监测体系,为构建双碳数字生态,激活能源数据价值,助推河南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现代化技术辅助手段。
  • 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研究
    本文首先探讨了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其次,总结了国内与国外的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即参与形式多样、组织多元等,并提出了其显著成效。最后,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层面提出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 构建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 促进林业高质量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的社会必然性、经济必然性和科技必然性,其次阐述了国内林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当前国内林业发展的问题及挑战。为便于借鉴,进一步枚举了马来西亚、日本、德国、瑞典等高森林覆盖率国家林业发展的特色。最后从实践出发,为如何构建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促进林业高质量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河南省电力负荷可调节能力调查与市场化机制研究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对新发展阶段我国能源电力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升电力负荷可调节能力,加强供需两侧协同互动,是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本文选取河南省21个重点行业129家企业,深入开展了行业用电特性和可调节能力的调查分析,并基于电力大数据,分季节、分时段,系统研究了全省重点行业电力负荷可调节能力现状以及2025年规模潜力,梳理了负荷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现状及有关政策情况,提出了市场化实施路径及有关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全省负荷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运行、提升整体灵活调节能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