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021年第38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1-11-08 -- 2021-11-14)

境外分析报告

  • 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本文主要阐述蒙古国内金属类和非金属类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分布情况,蒙古国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 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本文阐述了在中蒙矿产资源合作中如何加强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性研究,如何做好矿产资源合作的前期准备和项目链接,如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如何加强政府协调和双边关系等问题的对策。

综合分析报告

  • 旧城改造PPP的模式、难点及风险规避
    旧城改造是城市永续发展过程中的常态,也是城市运营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转入新常态,大部分城市大规模造城运动停止,旧城改造项目逐渐增加。由于旧改本身资金需求量巨大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政府和企业单独承担旧改的难度很大,因此PPP成为可用于旧城改造的理想工具和模式。与其他领域的PPP项目明显不同,旧城改造PPP至少涉及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主体,工作内容更为复杂,难点很多且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从旧城改造的特点出发,对旧城改造PPP模式及其难点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防范思路。
  •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商业模式初探
    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我国城市内涝并强化雨水收集与利用。中央安排近200亿元的中央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项目将奖励10%。海绵城市作为非经营性项目,项目在推动过程中存在政府与市场边界及其商业模式不确定,进入门槛较高,利益风险分配分担机制不清晰,可操作性受限导致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有余、动力不足等现象。本文以和谐共生、低影响力开发理念为理论依据,阐述分析目前非经营性项目建设的难点,并结合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实例,从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出发,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商业模式的总体思路与路径,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建议。
  • 高速铁路经济带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和大规模的客运系统成为必要,而高速铁路网络的建成将满足这一需要。根据原铁道部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包括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系统的高铁网络,运营里程将超过1.6万公里。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 PPP在镇域整体开发中的应用探索
    区域整体开发是PPP应用领域重要的拓展方向。镇域经济可能会在未来一个时期大力持续发展。镇域整体开发在镇域经济比较发达、交通区位条件适当的乡镇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本文针对镇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以PPP为基本工具,就镇域统筹机制、规划实施单元、投融资规划、产镇融合机制、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立镇域整体开发机制的建议。
  • 高速铁路与区域土地开发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如铁路和公路的线桥隧涵、客货运站场、港航码头、机场以及运输服务区等,均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应该在尽可能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进行。高速铁路作为区域新进入的交通设施,能够用较节约的土地资源满足交通需求,对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此外,高铁的进入使得区域土地的利用模式和效率产生更积极的渐次性变化,创造更高的土地利用价值。
  • PPP模式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思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继续增长,并呈现机动化出行(尤其是采用小汽车方式的比例明显提高)和出行距离大幅增加两大特点。在此背景下,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中小城市也饱受交通拥堵之苦,各地为缓解交通拥堵实行了各种措施,部分措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很难根本扭转基本态势。很多地方政府在制定缓堵措施及实施过程中,受资金、运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并未充分收到预期的缓解拥堵效果。本文通过交通分析的四阶段法,逐阶段分析采用PPP模式运作某些项目缓解交通拥堵的可能性,分析运作难点,提出总体工作思路与工作路径。
  • 用PPP模式推动城市内河治理
    城市内河治理涉及面广、主体多元,治理难度大、投资巨大、周期长且缺乏明确收益机制,传统社会资本较难参与。在当前公共清洁环境呼声高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下,PPP模式成为购买综合环境服务的重要方式,越来越成为环境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国内内河治理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以及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当前两类国内内河治理政企合作案例,从政企关系、管理架构、融资和收益模式等方面对城市内河治理PPP模式进行了解析和总结,并从模式化角度对城市内河治理PPP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 甘肃农业改革开放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甘肃省农村改革开放大致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确立、资源配置市场化、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等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甘肃省未来改革关键在于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完善粮食保障机制、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和健全乡村振兴制度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突破发展瓶颈,推动甘肃省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报告从开放发展的视角,对甘肃农业改革开放方面的成就与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梳理,展望全面深化甘肃农业农村改革和继续扩大农业开放的前景,提出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东北亚各国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旅游合作基础
    东北亚地区旅游合作基础良好,目前,区域内双边与多边旅游合作已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中俄、中韩、中日、中朝、中蒙间的旅游合作伴随着国家间经贸关系的发展步入新阶段;中俄朝、中俄韩、中日韩、中俄蒙三边合作日益发展,并建立初步合作机制。但东北亚的旅游合作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为加强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应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加强旅游企业间的跨国合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服务公共体系建设。
  • 高速铁路发展模式与政策
    高速铁路的出现,对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产生了影响。对于短途客运,高速铁路甚至比航空更有优势。高速铁路的建设以及成本回收,与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国土规划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近年来,我国高铁蓬勃发展,运送客流逐年增加,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捷。高铁的建设投资、生产运营和管理与传统线路有很大不同,研究高速铁路发展模式与政策的选择,对于发挥铁路交通运输网的综合优势,促进高铁事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甘肃中药材发展报告
    本文以文献资料调研和实地调研为基础,从甘肃省中药材资源特征、中药材生产、中药材加工营销和仓储物流、中药材出口和品牌建设、中药材支撑体系以及中药材产业在甘肃脱贫攻坚中的突出作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甘肃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改变生产理念、改进生产方式及技术、保障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推进中药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经营主体和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报告
    甘肃省针对寒、旱特质气候与脆弱生境叠加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从趋利避害入手,研究建立了脆弱生态环境治理、水土保育涵养减灾、生物耐旱耐寒避害、改变微地形下垫面覆盖调温保墒治旱治寒、立式深旋耕耕层结构再造集雨保墒、生物农艺农机融合、寒旱特质作物结构调整与耕作制度改制、中低产田改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残膜污染防控等减灾技术体系,发展粮改饲农牧复合高效农作模式,探索具有“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的新时代农业发展路子,奠定甘肃省具有寒旱特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有效助推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态势分析
    本文描述了在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做对比的情况下分析了中国矿物消费现状及需求趋势,中国矿物供应现状,中国矿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外依存度,中国供应安全问题及配置选择等一系列的状况,问题与应对方法。
  • 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区域)整体开发PPP模式初探
    关于城市问题和本质的争论无不因为城市的复杂性。在系统论出现以后,人类才有了可以从整体上认识城市发展问题的有力理论工具。我国以往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政府,但社会资本事实上应当具有的主体地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个方面越来越达成共识:PPP几乎是城市及区域开发绕不开的方式。本文从城市系统视角重新审视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区域)整体开发PPP的难点、可行性、发展思路及关键模块构建,力求为城市(区域)整体开发PPP项目建立基本的认知方法。
  • 养老行业的PPP创新发展模式
    我国“未富先老”老龄化到来,使得养老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局面,一方面是高空置率的养老设施,另一方面是老人排队等床现象,因此本文试图通过PPP模式与养老行业嫁接,形成养老行业PPP模式。首先,从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入手,理清养老行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和难点;其次,通过比较PPP模式特征与养老行业属性匹配性,构建养老PPP模式,从而政府与企业获得“双赢”;再次,通过部分城市或省份先行先试养老PPP模式,证明养老PPP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从顶层设计对养老PPP模式进行支持,实现PPP模式在政策上的可行性。
  •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是产业园区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很少有人注意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既不属于“产业设施”,也不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而是一个新的概念——产业基础设施。这一点一直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存有分歧,因此常常影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基本的政企关系,有必要从PPP角度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进行认真的界定和研究。本文结合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现状特点,通过将PPP模式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对比,探讨了PPP模式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越性;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降低地方债务性风险、推进社会法制建设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方面,分析了PPP模式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必要性;同时,通过案例研究,重点提出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应用建议,包括界定适合PPP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类型,设计PPP合作模式框架,明晰管理者与项目建设方的权责边界,规范PPP合作伙伴选择流程机制,科学设计PPP模式定价机制和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 格尔木市人口发展概况研究
    本文简要介绍了格尔木人口构成的特点,25个民族包括6个世居民族,以及人口的自然变动情况。重点论述了人口迁移对格尔木城市发展的影响,包括人口迁移的特点,迁移的多种类型,移民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指出正是由于移民人口的开发建设,才使格尔木成为今天的新兴工业城市。最后,叙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困难,以及计生管理人员的努力。
  • 应急行业PPP发展状况、趋势和建议
    应急行业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领域,是提高我国对突发展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途径。2015年,我国应急产业迅速发展,应急产品和服务种类继续丰富,企业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不断增多,政企合作经验不断丰富。但仍面临关键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不通畅等问题。本文在对2015年及一个时期以来的应急行业PPP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趋势和规律性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