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题录
金融业(2021年第40期)
(报告加工时间:2021-11-01 -- 2021-11-07)

行业资讯

  • 多家银行净利增速超20% 净息差依然承压
    近日,上市银行陆续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业绩报,延续了中报业绩上涨态势,多家银行营收、净利润均现双增长,资产质量亦是稳中向好。不过,受让利实体经济、贷款收益率下降、负债端成本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净息差,依旧呈现小幅收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仍然是下一步的重点,银行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适当提升高收益类信贷资产投放,尤其要加强对负债成本的管控,通过创新差异化产品、压降高成本负债规模降低负债成本,提高客户存款、活期存款占比。
  • 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
    注册制改革是完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大改革,也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2018年11月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向着注册制大步迈进。2019年,科创板在上交所开市,注册制试点正式落地。2020年,深交所创业板开启注册制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当前,如何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如何压实各方责任?怎样依法从严治市?这些都成为市场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
  • 推动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
    金融科技赋能推动创新发展逐步改变传统金融业态,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是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政策性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适用一般企业的价值管理模式,同时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肩负特殊使命。
  • 美国或迎来“最贵”假日购物季
    美国正迎来以感恩节为序幕的假日购物季,尽管机构预计今年销售额有望创下新高,但由于通胀高企、薪资涨幅不足、价格折扣不如以往等因素影响,美国消费者将迎来一个“最贵”的假日购物季。
  • “十二岁”创业板:改革硕果满枝头 打造新经济高地
    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开板十二周年纪念日。十二年来,创业板始终保持初心,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力推动了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十二年间,创业板成绩斐然:公司家数从28家增加至1050家,总市值突破13.09万亿元;板块“三创”“四新”特色凸显,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近六成;股权融资金额达10896.16亿元,资金直接投向创新创业领域,持续推动新经济发展。
  • 2021年10月德国通胀率达4.5%,创下28年以来的新高
    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10月份通胀率达4.5%。创下28年以来的新高。1993年,受德国统一后各项政策措施的影响,德国通胀率上升至4.6%。专家认为,多种因素推动了当前通胀率的大幅度上升,例如供应链问题和国际物流问题,但最主要的因素是能源价格的飙升。
  • 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养老钱”投资渠道再拓宽
    “养老钱”投资渠道面临再拓宽。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近一年来,监管部门从供给侧入手,先后推出多项改革试点,旨在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种类。记者采访获悉,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将迎来“三新”:一是首批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已进入监管报备阶段,发售在即;二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已“尝鲜”,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化;三是养老储蓄业务试点已进入研究阶段,相关细化方案有望出台。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近日公开表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在全部人口中占比18.7%,养老金融需求巨大。我国居民存款已超90万亿元,可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金融资产非常可观,因此,规范发展第三支柱的基础和条件都已比较成熟”。
  • 瞄准高质量发展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动作频频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动作频频。根据日前中原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原银行拟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合并后,中原银行规模体量有望达到万亿元以上。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开始,四川、山西、辽宁等地均出现了中小城商行合并重组的案例。业内人士表示,原本数量众多、经营粗放的中小金融机构合并整合,有利于其化解风险、提升经营能力以及改善金融运行效率,为中小银行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境内分析报告

  • 未来碳价会持续上涨吗?
    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碳配额价格经历了一周的持续上涨,此后稍有回落,但始终维持在50元/吨以上。与地方碳市场试点期间的加权平均碳价相比,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碳配额价格已出现了大幅上涨。考虑到我国气候目标的推进,以及国际碳价趋同的预期,市场普通认为我国碳价后续仍将有较大上涨空间。对此,本文认为应该保持理性。经研究发现,碳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碳市场本身的制度设计因素,也包括宏观经济与技术水平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碳市场的供需情况,并最终反映在碳价上。
  • 2021年8月银行间市场运行报告
    2021年8月,银行间市场成交总量折合人民币152.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货币市场成交104.3万亿元,同比增长9.6%;债券市场成交20.9万亿元,同比下降11.3%;外汇即期市场成交5.5万亿元,同比增长0.3%;外币货币市场成交7.4万亿元,同比下降9%;利率衍生品市场成交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外汇衍生品市场成交13.0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截至8月末,银行间本币市场法人类市场成员4150家,非法人投资产品36024支,分别较上月末增加26家和213支;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749家,较上月末增加5家。
  • 债市机构行为分析系列:公募基金篇
    不同类型债券基金的资产配置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债券配置比例较高,一级债基打新受限后债券配置比例也较高,而二级债基债券配置比例与股市表现负相关。债基杠杆主要受监管政策驱动,久期择时则与利率负相关性很高;债基券种组合以利率债、信用债为主,二者配置比例受信用利差和宏观环境影响。公募债基持有利率债以政金债为主,持有信用债种类丰富,且信用下沉较为谨慎,信用风险显露后快速向高评级靠拢。由于不同机构投资的负债结构和成本不同,其投资目标也不同,面临不同的约束条件,在投资债券市场时行为也迥然不同。作为本系列报告的第三篇,本文研究了公募基金的债市投资行为。
  • 如何理解放缓的三季度经济增速?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目前宏观经济政策不太可能起到更大的支持作用。首先,今年全年经济可能增长8%,轻松超过政府6%的目标。其次,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工资以合理的速度增长。第三,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困境表明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性。第四,在缓解影响产出的供应瓶颈方面,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太有效。然而,政策制定者也不会袖手旁观,他们可能会继续使用微观经济杠杆来进行调节,比如增加煤炭和芯片的供应。

中文技术报告

  •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促进了企业实质性创新吗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面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市与省间加码促进企业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市与省间加码通过促使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助来提升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据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 [国研专稿]国际主要碳金融工具对比研究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个方面主要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意见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任务:一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二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三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四是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五是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六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七是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八是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九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十是完善政策机制。
  • 城投债务规模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
    基于2011—2017年我国地市级数据,利用门限模型探讨城投债务规模与城市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投债务规模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倒U形关系,与政府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环境创新能力存在正U形关系;城投债务规模促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阈值为0.2%~2.9%;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投债务规模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环境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异质性。因此,地方政府需根据自身发展合理发行城投债,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防控城投债风险。
  • 大数据下共享涉税信息的界定——基于纳税人权益保护视角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随之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在涉税信息方面逐渐得到广泛运用,使传统的征管信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税务局不断推行强大的税务功能的同时,公权与私权涉税信息共享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矛盾,导致纳税人的权利缺乏一定的保护。因此,寻求相关的保护途径,界定涉税信息共享就显得十分必要。应厘清涉税信息及保护纳税人权益,建立合法、关联、合理一体的涉税信息标准。
  • 财政-金融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研究
    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关联与政府竞争行为结合的综合视角探讨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不仅推动了本区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还刺激了邻近区域的债务扩张;而金融分权则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分权规制对债务扩张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交互作用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和空间溢出。研究结论对于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我国城商行股权结构特征及优化机制研究
    打造稳定、合理的股权结构,对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银行业对民营资本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因此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股权集中程度稳中趋降,民营、异地和金融机构第一大股东明显增多,股东身份不透明、出资不实等乱象增多,关联交易、股权质押规模不断上升等特征。本文研究发现,不同股权结构的银行,其经营绩效会呈现出明显差异:股权结构适度集中的银行绩效较好;国有和外资股东控股的银行,经营较为稳健;非金融企业股东控股的银行经营业绩表现不佳。针对我国中小银行股权结构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明确功能定位,引导银行理性健康发展;借鉴国际经验,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强化金融监管,治理银行股权乱象;积极应对经济周期冲击,修复银行资产负债表;培育优质股东,打造银行股东的企业家精神。
  •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世界新兴现代服务业基地。相对于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具有高科技、高知识密集程度和高附加值的“三高”特点,而金融支持正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2005—2019年珠三角城市群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金融规模、效率与结构的三维视角,实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下,金融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效应存在异质性。本文以机理剖析和实证分析为依据,找到推进金融改革的着力点,为保障金融发展持续稳定支持现代服务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投资分析报告

  • ROE和PPI出现背离-2021年三季报剖析
    三季报A 股业绩开始反映经济下行压力,业绩增速明显回落,见顶回落的趋势明确。剔除基数效应,2021 年前三季度A 股上市公司收入相对平稳,但利润增速有所回落。

如果没有您需要的报告,您可以到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http://hybg.hbsts.org.cn )查找或定制

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